(⊙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NO.2566-基辛格去世
作者:無夢
校稿:辜漢膺 / 編輯:蛾
根據基辛格咨詢公司發布的一份聲明,曾在尼克松總統時期擔任過國務卿的美國知名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亨利·基辛格,于美國東部時間昨天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基辛格的一生完整地經曆過二戰、冷戰和新世紀的反恐戰争以及俄烏沖突,更何況他曾經站在權力的巅峰,不僅親曆,而且在這些重大的人類曆史節點做出過決策。他的人生堪稱一本行走的曆史教科書。
再見了,亨利(圖:壹圖網)▼
對于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基辛格其實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說熟悉,是因爲他老人家是我國官方和民間都公認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一本脍炙人口的著作《論中國》更是呈現出了他站在外交視角上,究竟是如何诠釋中國民族性格的。
書中有很多基辛格親見的細節
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圖:Flickr)▼
說陌生,則是因爲大多數人其實也隻聽說過基辛格曾經在上世紀70年代一手推動了中美兩國的破冰和建交,并不知道這位活躍于冷戰時期的外交大師還曾經取得過那些外交成就。
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送别這位老朋友的同時,回顧一下他波瀾壯闊、縱橫捭阖的一生吧。
此刻,這本活的曆史書,真正成爲曆史
(圖:wikimedia)▼
既是綠茵場健将,也是頂級做題家
盡管基辛格被中國人所熟知,多半還是因爲其美國前國務卿的身份,但從初始國籍上來說,基辛格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德國人。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出生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菲爾特市,他老爸路易斯·基辛格是一名老師,而母親寶拉則是全職家庭主婦。另外,他還有一個弟弟,名叫沃爾特·基辛格,長大後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基辛格兄弟的童年▼
從經曆上來看,基辛格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無疑是比較幸福的。在這個階段,基辛格特别喜歡踢足球,而他的球技也同樣精湛,甚至還被當地的知名俱樂部菲爾特的青年隊看重,在那裏效力過一陣子。
終其一生,基辛格都保持着對足球的熱愛
2012年,基辛格與兒孫在菲爾特俱樂部
(圖:壹圖網)▼
不過,美好的日子并沒能持續太久。1933年,希特勒和納粹黨上台,開始在德國國内執行排猶政策。不巧的是,基辛格一家人都有猶太血統,基辛格的父親因此丢掉了工作,而基辛格也沒辦法升入中學,前景可謂一片黯淡。
爲了躲避納粹的迫害,1938年基辛格一家人不得不逃出德國,先到了倫敦,後續經過一番輾轉,最終在美國紐約落腳。基辛格一邊在當地的剃須刷廠打工,一邊在這裏上完了自己的高中。有意思的是,或許是受童年影響較深,基辛格一輩子都保留了德國口音。
能逃出生天,基辛格一家是幸運的
要知道,很多猶太人沒能幸免于難
不久後,日軍偷襲珍珠港,美國被卷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而當時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上學的基辛格被應招入伍,參加了盟軍對納粹德國的反攻。基辛格後來回憶說,正是這段經曆,讓他真正對美國有了認同感。
當年爲躲避納粹迫害而逃亡的男孩
此時以盟軍士兵的身份重返德國
(圖:sfasu.edu)▼
戰後,基辛格回到美國,并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在那裏,他師從曾經給6任美國總統做過顧問的威廉·埃利奧特,還一路過關斬将,拿下了政治學博士學位,算是給自己日後在外交戰線上的大展拳腳奠定了基礎。博士畢業後,基辛格選擇留校任教。
本想教書度日,結果踏上曆史進程
(在哈佛大學,圖:CFIA)▼
在基辛格于哈佛讀書和任教的這段時間裏,他結識了一大批日後在美國外交領域青史留名的豪傑,如後來寫出過《大棋局》的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寫出過《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的薩缪爾·亨廷頓,等等。
幾十年後故人重逢,仍可坐而論道(圖:CSIS)▼
可以想見,這些既能拓展基辛格的關系網,又能讓他的消息來源變得極爲靈通的人脈,對後來搞上了外交工作的基辛格來說,是一筆何等寶貴的财富。
進入政壇呼風喚雨,完成中美關系破冰
靠着自己極高的學術水平以及極好的人緣,基辛格在上世紀50年代末終于得到了美國政治界的重視。1956年,石油大亨約翰·洛克菲勒的第五個孫子納爾遜·洛克菲勒找上了基辛格,希望他能幫自己競選紐約州的州長。
兩年後,小洛克菲勒如願以償,而基辛格也名聲大噪,在幫助自己的金主進一步競選美國總統的同時,他還進入了諸多官方和半官方部門任職,如美國軍備控制和裁軍機構、蘭德公司、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等。
交情不淺,基辛格一生都視其爲良師益友
(1975年,圖:wiki)▼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1960、1964和1968年的三次總統大選中,小洛克菲勒都未能獲得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基辛格卻結識了自己事業生涯中的貴人,即後來的美國第37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
在小洛克菲勒競選失敗後,基辛格加入到了尼克松的團隊中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一職,而這也開啓了基辛格職業生涯的巅峰期。
晚年,基辛格曾這樣評價尼克松(左)——
他的外交舉措是具有開創性的(圖:wiki)▼
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在冷戰中的處境并不太好,内有波及整整一代人的通貨膨脹和經濟發展停滞,外有勃列日涅夫領導下的蘇聯在全球多地發起猛烈攻勢。
更要命的是,美國此時正深陷越戰泥潭,反戰浪潮混合着及時行樂的嬉皮士思想,使得美國整整一代年輕人淪爲了"垮掉的一代"。此時上台的尼克松急需在外交方面尋找突破口,緩和美國所面臨的緊張局勢。
越戰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對立和撕裂
使得美國政府進退兩難(圖:wiki)▼
在中蘇交惡的大背景下,尼克松開始想要謀求"國際均勢",即讓美國、蘇聯、中國、日本和西歐都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定位置,從而達成相互之間的制衡和均勢。
但在當時,美國朝野上下都一緻反對與中國改善關系,如果通過正式的外交途徑來與中國溝通,那麽以雙方在很多問題上都難以達成一緻的狀态來看,中美恐怕會扯皮好一陣子。
不過,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賽,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與中國乒乓球代表團之間發生的互動,讓中美高層都看到了兩國關系破冰的曙光。
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以"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由此成型,随後周恩來總理通過巴基斯坦,向美國首腦發出了訪華邀請。
1971年,美國乒乓球代表團遊覽長城
(圖:diplomacy.state.gov)▼
在新中國成立後,中美兩國的敵對已經持續了20多年,貿然展開互訪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基辛格也在這時展現出了猶太人的精明一面。
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前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進行訪問。在晚宴上,基辛格稱自己肚子痛,早早離席,而已經知道内情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也打了掩護,聲稱基辛格要前往總統别墅修養以甩開記者。
1971年,基辛格訪問巴基斯坦期間
(圖:wikimedia)▼
實際上,從晚宴上離開後基辛格便直奔機場,坐上飛機秘密訪華。7月9日12點,基辛格抵達北京,11日12點離京,中間隻在中國呆了48個小時,卻和周總理一起開了超過17個小時的會。
會上,中美雙方商定了尼克松訪華、台灣問題、中國重返聯合國等一系列問題,算是給後來的尼克松訪華鋪好了路。
1972年,尼克松在訪華期間遊覽長城
還有一個能充分展現基辛格柔軟身段的趣聞是,在尼克松訪華之前,中國也曾派出代表團訪美,但談得并不怎麽融洽,雙方之間非常拘謹。
爲了打破雙方之間的隔閡,基辛格還專門派人去中國代表團所住的酒店外打了個招牌,上面寫着"美帝國主義走狗祝中國代表團聖誕快樂",我方代表看到後哈哈大笑,雙方後來的接觸也順利了許多。
基辛格外交生涯中的幽默時刻不少
其中有一些就被相機記錄下來了
(1974年,訪問日本,圖:Flickr)▼
外交戰場運籌帷幄,奠定美國冷戰勝局
除了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外,基辛格還在外交領域展開了很多工作,其中的某些代表性成果不僅幫助美國赢下了冷戰,有些甚至還延續到了今天,成爲現今國際秩序的一部分。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争爆發,由于包括美國在内的大量西方國家均站在以色列這一邊,導緻掌握着大量石油儲備的阿拉伯國家紛紛拿起了石油武器,宣布對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執行石油禁運。
基辛格剛就任國務卿沒多久
第四次中東戰争就爆發了
(圖:National Archives)▼
這不僅直接搞崩了美國人精心打造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還讓衆多資本主義國家陷入到了經濟危機當中。1973年11月,基辛格飛赴沙特首都利雅得,面見沙特國王費薩爾,請求結束石油禁運,但遭到了拒絕。
在接下來的4個多月時間裏,基辛格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埃及首都開羅,叙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和沙特首都利雅得之間來回穿梭,一方面要求以色列停戰并将西奈半島歸還給埃及,一方面協調産油國結束封鎖并增加産量。
基辛格在白宮内閣會議室開會
桌上的便是西奈半島地圖(圖:wiki)▼
基辛格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曾經寫到,直到1974年3月19日沙特國王下令停止禁運,自己在4個半月的時間裏一共開了28個會,其中他曾經與叙利亞領導人老阿薩德博弈6個半小時,搞得諸多媒體都以爲他被叙利亞方面扣押了……
在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後,美國與沙特之間達成了一份具體内容至今都未曾公開過的協議,但大緻内容已經被後來人摸清楚了:包括美國向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和軍火,向沙特逐步讓渡石油開采巨頭阿美公司的股份,但沙特必須要以美元結算石油,且允許美國駐軍,等等。
可以說,美國正是靠着這份協議,才實現了美元與石油之間的捆綁,進而締造了"石油美元霸權"。
1975年,基辛格訪問沙特期間
受費薩爾國王(左一)接見(圖:wiki)▼
此外,基辛格在任上還主導了包括美國從越南撤軍、《美蘇反彈道導彈》條約的談判、美國埃及關系正常化、中國重返聯合國等一系列冷戰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這位資深外交家的足迹。
基辛格揚名立萬之後,有雜志将其比作超人
不是美國超人,是從以色列來的猶太超人
(圖:壹圖網)▼
不過,基辛格的職業巅峰并沒有持續太久。1972年,水門事件被美國媒體披露了出來,進而導緻了尼克松于1974年黯然下台,基辛格在繼任者傑拉爾德·福特的内閣中又呆了兩年。在1976年的大選中,民主黨人吉米·卡特獲勝,基辛格也不得不離開了白宮。
1974年,随福特訪問蘇聯期間(圖:wiki)▼
1974年,福特訪問日本期間
基辛格陪同其遊覽京都二條城(圖:wiki)▼
不過,人走茶未涼,鑒于基辛格的豐富經驗以及他的廣闊人脈,他仍然在美國政商兩界享有着巨大的影響力,不少企業和政策研究機構紛紛聘請基辛格來自己這裏任職。
他本人也樂得充當這種牽線搭橋式的掮客角色,還參加過911事件調查、2002年冬奧會的國際奧委會危機公關等一系列重要工作。可以說,基辛格雖然遠離了白宮,但仍是一個大隐隐于市的江湖傳說。
幾十年閱人無數,慣看環球風雲(圖:Flickr)▼
1974年,與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
1974年,與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摩西·達揚
(圖:loc.gov)▼
1983年,與時任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
1991年,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接見
(圖:nixonfoundation.org)▼
2008年,與美國前總統喬治·H·W·布什
2009年,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喬·拜登(圖:wiki)▼
2012年,與戈爾巴喬夫(圖:壹圖網)▼
2017年,與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圖:wiki)▼
2017年,與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圖:wiki)▼
2017年,與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圖:wiki)▼
2019年,與時任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美國前國務卿賴斯等人
(圖:twitter @narendramodi)▼
2021年,與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
(圖:UK Government)▼
隻是令人惋惜的是,像基辛格這種極端推崇梅特涅的密室外交、制衡外交的人,在美國赢得冷戰後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受待見,反倒是秉持"美國就是山巅之城,理應向别國傳播民主和自由"理念的新保守主義政客開始大行其道,進而将美國拖入了伊拉克戰争和阿富汗戰争的泥潭。
時至今日,像基辛格這樣的美國最後一代冷戰外交藝術大師已經凋零殆盡,世上恐怕再難看到這樣一位奉行均衡博弈策略、能夠欣賞中式美學的美國外交家了,這又怎能不令人扼腕呢。
球局通知!!!
今天開始,我們的專業作者将在我們的"知識星球"分享不同領域的知識、個人體驗、行業信息
分享預告如下——
①第一期分享
▶主題:年輕人高發的疾病從何而來,爲何越來越多?
分享人:子昱醫生
(包含:頸椎病、腰椎疾病、視力減退、胃病、心血管疾病)
②之後的分享預告
▶主題:在車臣上過特種兵大學的制片人,分享開飛機、狩獵和野外生存的經曆
分享人:老貓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立即加99星鑽"即可付費加入,這裏支付的"99鑽"就是99元。加入後,在知識星球的小程序和app,都可以看到我們的付費内容。
掃描二維碼,訂閱我們的知識星球!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世界地理讨論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喜歡地理的你,可以來【微信公衆号後台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複"進群""讀者群"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複,隻會讓後台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複。隻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參考資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litary_history_of_Jewish_Americans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lson_Rockefeller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Kissinger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73_oil_crisis
5.《白宮歲月:基辛格回憶錄全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