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 ESG 組
作者|王靜
編輯|袁加息
頭圖|視覺中國
本文是 #ESG 進步觀察 # 系列第 042 篇文章
本次觀察關鍵詞:産品質量
8 月 17 日晚,一份 9 分鍾的錄音,再次将《中國好聲音》節目組推上輿論風口。
關于這份錄音的内容,是已故女星李玟講述自己在參與節目制作中遭到的各種不公正對待。
8 月 17 日 22:55,《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當前在網絡平台散布的錄音爲 " 自媒體賬号惡意剪輯 ",此舉 " 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 ",《中國好聲音》方面表示 " 強烈譴責 "。
聲明中還提到,《中國好聲音》與李玟曾經有過的誤會經溝通 " 當時即已消除 "," 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永遠銘記她對節目的真情付出 "。
而《中國好聲音》這一次應該很難快速平息所謂的 " 輿情 " 風波。這種回避的回應态度,進一步引發公衆不滿,陸續有之前的學員、業内人士站出來發聲,這一事件依然在持續發酵中。
最新進展是,8 月 20 日,浙江廣電集團發文回應《中國好聲音》争議,稱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将進一步調查核實。浙江廣電集團表示:" 我們清醒地看到,《中國好聲音》節目也不斷遇到一些問題,離大家的期待還有差距。浙江衛視有責任有義務加強節目監管,履行好播出平台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廣電在這份聲明中提到,督促節目制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在節目制作中切實維護公平公正,讓每一位參與者都得到尊重。
業績依賴綜藝大 IP
回想這一王牌綜藝曾經以可圈可點的綜藝内容屢登熱搜,如今節目制作中的種種問題卻飽受争議。這早已不是《中國好聲音》第一次被曝出問題了,大家也很難想到這幾年《中國好聲音》有什麽出圈畫面了。
與《中國好聲音》一同成爲衆矢之的的是節目制作方母公司——星空華文,争議風波蔓延至二級市場,星空華文股價在周五的跌幅高達 23.43%,收盤價爲 94.95 港元,總市值爲 378.4 億港元。這意味着,星空華文市值一天蒸發近百億港元。
星空華文的主營業務有四大組成部分,分别爲綜藝節目 IP 制作和運營、音樂 IP 運營及授權、電影及劇集 IP 運營及授權,以及其他 IP 相關業務。
其中,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爲綜藝節目 IP 制作、運營及授權。根據 2022 年财報顯示,該業務在總收入的占比達到 80% 左右。細分到具體熱門綜藝節目 IP,《中國好聲音》是星空華文最大的綜藝收入來源。招股書中曾顯示,2019 年至 2021 年,《中國好聲音》共爲星空華文掙得超過 10 億元的收入。
《中國好聲音》可以說是星空華文的業績晴雨表。星空華文招股書顯示,2019 年至 2021 年,《中國好聲音》分别貢獻收入爲 4.90 億元、3.24 億元、2.56 億元,分别在總營收中占比 31.4%、28.7%、29.3%。毛利率更是從 2019 年的 46.6%,大跌降到 2021 年的 2.2%。
再看星空華文整體的業績,2019 年 -2022 年,星空華文的營收分别爲 18.07 億元、15.6 億元、11.27 億元、8.73 億元,和 2019 年的 18.07 億元相比,星空華文去年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 52%,加速下滑。可以看到,随着《中國好聲音》熱度消退,很大程度影響到了母公司的業績表現。
" 産品質量 " 并沒被放在首位
星空華文早已深知過于依賴熱門綜藝 IP《中國好聲音》的風險,但顯然并沒規劃風險預警措施。
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一節中,它直言不諱地指出 " 我們依賴于我們的主要綜藝節目,該等節目口碑的潛在下降或會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産生重大不利影響。" 特别提到《中國好聲音》、《這!就是街舞》及《蒙面唱将猜猜猜》三檔熱門綜藝。
在星空華文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産品責任 " 部分,它詳細解釋了自己的角色:" 作爲中國綜藝節目、音樂、電影及劇集 IP 的領先創造商及運營商,我們提供全方位的文娛 IP 以及其他 IP 相關産品及服務,并緻力于不斷創新産品屬性、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客戶及觀衆的需求,并超越其期望。"
但是結合星空華文的 2022 年 ESG 報告中的重要議題評估一起看,最重要的議題是 " 産品質量 ",而這次李玟錄音暴露出來的争議最大的地方便是,星空華文和合作方爲了利益妥協了産品質量。
圖:星空華文的 ESG 實質性議題分析表。| 圖片來源:星空華文 2022 年年報
星空華文的前身有一個大家更熟悉的名字 " 燦星文化 ",2012 年,得益于《中國好聲音》爆火,燦星也在業内打響了名号,曾爲公司帶來不菲收入。
2014 年,燦星文化計劃随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後來因爲股權架構問題擱置。2018 年,燦星文化遞交 A 股 IPO 招股書,2021 年 2 月被否。2021 年 8 月,燦星文化與香港星空華文傳媒電影完成重組,更名星空華文,11 月遞表失效。2022 年 5 月,星空華文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2022 年 12 月 29 日,曆經數年折騰,星空華文終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登陸資本市場。
結合這幾年星空華文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伴随綜藝 IP 老化,這門生意越發不好做。制作方如果不僅不愛惜羽毛,還要變本加厲消耗積累本就不富裕的積澱,對企業的持續性打擊巨大。像《中國好生意》這種大 IP,曆年占到公司營收的 30% 左右,一旦做砸,對公司營收的影響是巨大的。
出現這種重大問題時,二級市場會給出最直接的反應。一般而言,二級市場對公司輿論危機的反應是恐慌式的,等危機平複之後,市場信心會自然修複。但是星空華文不一樣,公司做的本來就是公衆口碑生意,口碑就是估值。如果《好聲音》崩塌,那麽從公司市值中扣去 30%,自然合情合理。
星空華文這次大跌是一次性的,還是永久性的,本質上是考驗它還能有什麽辦法,能修複節目 IP 的公衆口碑。如果沒有,那就是永久性的了。
感謝您的閱讀。ESG 從業者或對此有興趣的研究者、投資者,歡迎掃描下面二維碼,申請加入我們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