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婚姻,僅僅是幸運嗎?
去年,在戀愛綜藝同質化愈發嚴重的時刻,一檔以離婚夫妻為觀察對象的真人秀——《再見愛人》,闖入了大衆視野,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最近,這檔綜藝的第二季剛開播,極短的時間内就多次上了熱搜。
你認識苑瓊丹嗎?她是《唐伯虎點秋香》裡的 " 石榴姐 ",也是大家童年回憶《封神榜》裡的哪吒的母親 " 殷十娘 "。随着一個時代的慢慢落幕,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怎麼看到過她的身影。但最近,她在這檔離婚綜藝裡的表現,卻讓人十分驚歎。
苑瓊丹作為其中一對離婚夫妻的多年老友出現在節目裡。
她以老友的姿态出現,句句話既公正又針針見血,邏輯清晰,話題一旦跑偏随時就被拽回來。而且全力幫助兩人找到問題出口的同時,并不會給人太強的壓迫感。一出口就是金句,完全做到了以理服人。
網友一邊看,一邊在彈幕裡 " 頂禮膜拜 ",高喊讓她成為常駐嘉賓。如果說婚姻裡的溝通是一門學問,那苑瓊丹一定是高分選手。節目裡的這三對夫妻,則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典型代表。
節目開播的最初,焦點基本都集中在宋甯峰張婉婷這對夫妻身上。" 張婉婷讓人窒息 " 的話題多次挂上熱搜,話題的讨論度居高不下。
這是一對由演員和經紀人組成的夫妻,兩人相戀僅僅一個月就因為意外懷孕走入了婚姻。閃婚加上生子,讓兩人甚至還來不及體驗完熱戀的甜蜜,就迅速進入到了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日子裡。
角色的轉變帶來了視角的轉變,宋甯峰身上那種原本吸引張婉婷的少年氣,在成為了丈夫之後,迅速變成了 " 長不大 " 的幼稚。憂郁和寡言,成了溝通時的回避和冷暴力。而宋甯峰越是不給她回應,她的反應也就越劇烈。
張婉婷性格比較強勢,在節目中呈現出了一種近乎壓迫的姿态,她跟宋甯峰的相處模式莫名像是一對母子,處處指導,處處規範。而宋甯峰本身不善言辭,經常會流露出一副有苦難言的痛苦表情。
張婉婷在第一季播出之後就聯系過節目組,她直言自己 " 就是來解決問題的 "。在一群人一塊兒談心的環節,她往往是最多表達自己的那個,但也是最容易被情緒牽扯着走的。
當她面對一群人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一旦感受到跟自己相左的意見,就會無意識地陷入到一種攻擊狀态,甚至将怒火殃及到其他嘉賓身上。在這種狀态之下的她看似在做強邏輯的辯論,實際上卻隻是在壓迫性地試圖說服對方,證明自己的正确。
也正是這一點,讓屏幕前的觀衆感覺到了 " 窒息 ",這樣的畫面看起來太氣人,但又太真實。這種 " 我為你好 " 的姿态和不停輸出的狀态,讓很多人感覺到熟悉,由此聯想到自己跟父母、伴侶溝通中的痛苦時刻。
不過,随着劇情的推進,張婉婷這種不斷表達,勇于直面問題的姿态也顯現出了好的一面。前兩期,節目組邀請來一針見血的記者易立競,跟三對夫妻分别進行談話。比起另外兩對夫妻的隐忍平和,張婉婷宋甯峰夫婦解決起問題來明顯更加直指核心,不回避,因此猛烈暴風雨之後,兩人的關系看起來卻是三對夫妻當中最親近的。
另一對年輕夫妻盧歌和蘇詩丁則是另一種極端,一個是音樂人,一個是舞者、戲劇人。兩個人在藝術工作的過程中相遇,欣賞對方的才華,也為對方身上的和自己相近的氣息所吸引。經曆過非常甜蜜的戀愛期,一起走過世界各地的許多角落,一起看世界,也一起聊藝術。
但卻因為各自的事業發展規劃而漸行漸遠,為了追求自己的事業,兩人溝通交流的時間越來越少,異地之後愈演愈烈,最終在分居一年左右之後離婚。
節目裡,觀察團感歎他們是太 " 般配 " 的情侶,卻也發現他們比另外兩對夫妻要客氣疏離。
對于他們來說,似乎還沒真正建立起 " 我們 " 的概念,就走到了分開這一步。他們相互競争,不理解對方為何選擇事業而不選擇自己,由于不知道如何深入溝通而覺得痛苦。節目播出到現在,經曆過無數次談話的兩人仍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破冰,甚至顯得愈發不理解對方。
第三對夫妻的情感羁絆比前兩對要深許多,他們相識三十年,婚齡十八年,一起經曆過病痛生死,卻在六十歲選擇分居,原因竟然是因為女方 " 打麻将 " 的問題。
而這顯然不是問題的根本,在表象的背後折射出的是許多老年夫妻都在面對的人生命題,病痛、生死,以及對對方時刻流動的生命狀态的理解。
每對夫妻的問題都像是一個混亂的毛線球,很難抽出一根主線就将它理清,隻有将無數纏繞的細節都解開,才可能讓一切漸漸明朗起來。
過去提到婚姻,總會想起錢鐘書那句著名的金句:"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對于幾十年前的年輕人們來說,走入婚姻并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有人因為覺得條件合适結了婚,有人覺得兩情相悅領了證。但在如今這個社交多元、思想開放的時代,婚姻卻愈發成了無數年輕人的難題。
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結婚登記人數已經連續 7 年下降,2021 年首次低于 800 萬對大關。
換句話說,城裡的人依舊想出來,而城外的人卻越來越不想要進入這座圍城。
人們已經對愛情不抱希望了嗎?事實好像又并非如此。在各種影視劇作品中,所謂 " 無腦甜劇 " 越來越受到歡迎,人們沉迷于俊男美女談情說愛的故事裡,用嗑 cp 的方式體驗愛情裡的酸甜苦辣,從而收獲 " 替代性滿足 "。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就像是一種 " 愛情代餐 ",付出了真心,體驗了情感上的起伏,卻不會産生什麼真實性的傷害。回到現實生活中,則依舊是 " 智者不入愛河 " 的忠實擁趸。
這樣充滿矛盾的現狀背後,是一種對親密關系的渴望與恐懼交織的複雜情緒,内心深處我們依舊對名為愛情的親密關系充滿了渴望,但卻不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幸運與能力去收獲一份健康的美好的親密關系。
婚姻,一種長久的相互許諾的陪伴關系。它意味着更近的距離,也意味着更多産生摩擦、破壞幻想的可能。它就像是一個精美易碎的玻璃杯,而保存一個精美的玻璃杯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束之高閣,隻觀賞,不使用,也就不必面對某天突如其來的一地玻璃渣。
但短暫的逃避僅僅意味着将問題置後,對親密關系的渴求仍然存在。
與父母輩相比,面對婚姻,我們對愛情濃度的要求更高了,也多了一份理性,需要有物質基礎,不講求 " 有情飲水飽 ",但又希望能 " 不将就 "。兩相結合,進入婚姻的門檻更高了。
那句充滿戲谑感的 " 不婚不育保平安 " 顯然無法真正回應人們的矛盾處境,它既無法澆滅對親密關系的渴望,更無法教會人們如何愛自己如何愛他人。
無論是否決定走入婚姻,都需要先了解什麼是婚姻,經營親密關系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前人已經走過的彎路。或許,隻有在讀懂了題目之後,才真正擁有了答題的自由。
最後,我們也跟一位資深的心理咨詢師聊了聊,從心理學的角度試圖探讨婚姻中的親密關系,希望我們的談話能夠給你一些關于婚姻的啟發。
心理咨詢師:餘曉潔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廣東省心理健康協會社會心理服務
工作委員會委員,曾任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醫生,從事心理學社會應用工作十餘年,發表心理學專業期刊論文十餘幅,參與編寫多本心理學書籍。
1. 在情感狀态如此多元的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走入婚姻 ?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上來看,雖然說每個個體的需求會有不同,但是愛與歸屬是絕大多數人的一個本能的需求,在滿足了吃飽穿暖之後,對愛和歸屬的渴望是需要被滿足的。而一個穩定的親密關系,恰好是能夠給予人這方面的滿足的。
什麼樣形式的親密關系能滿足這個穩定性呢,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要素中認為,愛情體驗是由激情、親密、承諾三個要素組成的。婚姻就是承諾的一種形式,它對人的行為有所限制,但也讓身處其中的人不再能那麼容易說散就散。
2. 現在的年輕人 " 恐婚 " 究竟恐的是什麼 ?
其實主要是兩個方面吧,一方面是在意邊界感,恐懼在婚姻中自我的流失。另一方面其實是對自己經營和維護親密關系的能力不自信,婚姻或者說親密關系其實是一種考驗,怕考得不好,就可能不願意參加考試,這樣就不用面對那個糟糕的成績。
但咱們有句話叫 " 先破後立 ",很多時候就是得先去突破,最後才能有所建立。一次情感上的失敗當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敗,離婚也是同樣,但也不要草率地進入婚姻。
3. 那愛情發展到什麼樣的狀态,才能進入婚姻 ? 或者說進入婚姻需要理清哪些問題?
每個人的判斷方法其實都挺不一樣的,我隻能從自己的角度做一個分享。大概在八九年前,我跟我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有段時間争吵得特别激烈,吵得連我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麼要那樣去吵。但是每次複盤之後,有覺得好像他真的能讓我發現自己以前忽略掉的一些東西。那種感覺就像是他是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我原來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是刻意忽略掉的,不願意面對的地方。每次吵完之後,多少還能有點獲得感,我們都不回避問題,願意去解決。那個時候有一種直觀的感覺,就是我會親手把心目中那個完美的他毀掉,再重新建立起來,重新面對一個更真實的彼此。
4. 婚姻中的共情好像特别困難,很多人看别人的婚姻似乎能一眼看到問題的關鍵,到了自己身上就會陷入死循環,在婚姻中透過當下的情緒狀态去看的自己和對方更深層次的訴求,好像總是件很難的事情 ?
其實,我們找到的那個伴侶,或者說建立起的親密關系的互動模式,跟自己以前的經曆,跟原生家庭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像一個功課,你在這段親密關系裡很可能是要去面對你本身的弱項,必須要成長的那個部分。
另外我們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 " 客體關系 ",伴侶有的時候就像是你的客體,你将自己投射到對方身上。當你們越走越近的時候,那個共情困難的時刻,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你無法跟自己共情的時刻,是你無法悅納的那部分自己。
那些跟伴侶相處得很好的,但又不壓抑不失去自我的人,往往也是跟自己相處得很好的人,他不是一昧的妥協和讓步,他讓對方感覺到彼此都是獨立的個體,我也站在你的角度去替你考慮,但是我尊重你的選擇。
5. 張婉婷那種 " 我給你生了個孩子 " 的心理,對于夫妻雙方來說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 ?
從這句話裡面我們明顯可以感覺到,背後的意思是 " 我 " 對你的價值需要通過我的功能來體現的,我為你從鬼門關咬着牙把孩子生下來。這個時候伴侶也很委屈," 這個孩子就是我一個人的嗎?難道就不是你的嗎?"
6. 婚姻關系中的女性應該如何去做好生育的準備 ? 是否準備好,有什麼簡單的判斷标準嗎?
女性的産後抑郁非常常見,一方面生育之後女性要面對自己身體裡激素的變化,另一方面如果在育兒上還處在孤立無援的狀态,就很容易導緻心理上的創傷,而且這個創傷的影響不是很快能恢複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生育之前,伴侶首先就要給出自己的支持,情感上、心理上、育兒工作上的支持。然後是對生育過程中會面對的各種情況的科學了解,從理性的視角做充足的準備。
在我們做個案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這樣的情況,夫妻在生育之後精力過于傾斜在孩子身上,兩個人的關系沒有好好去維持,從兩人世界到三人世界,兩個人反而越走越遠。要知道,夫妻之間的關系才是家庭的根基,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是很好的狀态,才能夠一起做好育兒的工作,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境。
7. 離婚帶給人的一定是傷害嗎?什麼狀态下的離婚才是帶給人成長的 ? 或者至少是對彼此都好的 ?
離婚其實就是親密關系中的一種選擇,不用很悲觀的去看這個選擇,隻要你能為自己承擔這個後果就行。有些人說為了孩子的原因去硬撐了很多年,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是更不好的,生活在一個沒有愛又充滿了對抗的家庭環境裡,孩子也很痛苦。這個時候坦然地告訴孩子父母面臨的狀況,重新組建家庭,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結果。
但是在真正做離婚這個決定之前,還是應該先嘗試着好好解決兩個人面對的問題,不回避,不逃避。如果說兩個人依靠自己很難看清問題,這時候求助于心理咨詢師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借助于他人的視角,專業的視角去看到問題、分析問題,說不定會有轉機。
我們經常跟當事人說一句話," 你如果不會遊泳,即便換一百個泳池也沒用 ",還是要先去探索,去修複自己,學着去經營親密關系,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
8. 最後,怎麼定義好的婚姻關系 ?
如果我們把人比作植物,比作樹苗的話,婚姻就像是一個土壤,兩棵樹苗在一個好的土壤環境裡是能夠越長越好的。不是那種我要吸幹你的養分,也不是你會吸幹我的養分,而是我們在這個共同構造起的環境裡都成長得越來越好了。
# 福利征集來啦
留言并分享給我們
你的親密關系是什麼樣的?
你有哪些 " 難以解決的問題 "
或 " 愛的感動瞬間 "?
我們将選取 2 位用戶
送出拾啟萬物的兔年限定香薰 " 兔 home "
(2022 年 12 月 30 日 評論區開獎)
監制 / Vivian
新媒體編輯 / Orange
文字 / 三三
視覺 / LZZ
圖片 / 《再見愛人》官微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内容】
我們想聽聽你發生在 2022 的故事 | 有獎征集
新冠期間,怎麼吃才能增強抵抗力?
免疫力,人體最強 " 特效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