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萬買中大型純電 / 增程車,零跑準備和比亞迪掰手腕
撰文|Jacky
編輯|路由社
3 月 1 日,零跑汽車(以下簡稱 " 零跑 ")在杭州召開新品發布會,一口氣發布了三款新車—— 2023 款零跑 T03、零跑 C01 純電版、零跑 C11 純電版。
其中,2023 款 T03 售價爲 5.99 萬 ~8.99 萬元、2023 款零跑 C01 純電版售價爲 14.98 萬 ~22.88 萬元、零跑 C11 純電版售價爲 15.98 萬 ~21.98 萬元。
至此,零跑 T03 的整體售價下調了 2 萬元左右,而零跑 C01 和零跑 C11 純電版的售價也分别下降 3-4 萬元不等。
現場,零跑也正式公布了旗下首款增程式混動車型——零跑 C11 增程版的售價 14.98 萬元 ~18.58 萬元。
換言之,此次新品發布會的主題,可以用兩個詞概括:降價與轉型。
在造車新勢力利潤率普遍偏低,幾乎都瞄着純電路線打的時代,爲何零跑能将降價和轉型放在同一時間開啓?通過此次價格調整,新晉 " 價格屠夫 " 零跑,能否真的和比亞迪掰一掰手腕?
官降的底氣:全棧自研 + 成本控制
目前,造車新勢力的産品兩極分化非常明顯。
一端是以哪吒 V、零跑 T03 等微型車爲代表,主打 5-10 萬元的入門級市場;另一端是以蔚來 ES6、小鵬 P7 等中型或中大型車爲代表,主打 25 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無論哪一端,無論走量與否,共通之處是不怎麽賺錢。
即便是以 " 蔚小理 " 爲首、主打中高端市場的新勢力,利潤率也不能令人滿意。
2022 年第三季度," 蔚小理 " 三家公司的産品毛利率均低于 15%,其中,理想汽車以 12.7% 的毛利率墊底,最高的小鵬也僅有 13.5%。
這也是 " 蔚小理 " 的車型價格常常隻漲不跌的原因之一。
相比而言,零跑此次全面調價,我們認爲核心原因有二:
第一、垂直整合戰略與全棧自研的合力。
目前,零跑是造車新勢力中唯二能做到軟硬件全棧自研的品。以往 " 蔚小理 " 等品牌僅僅隻是自研軟件,而硬件則完全依靠供應商體系,因此,供應商在整車制造中拿走了大量利潤。
從最核心的 " 三電 ",即電池、電機、電控,到智能座艙、車上所有控制器,零跑均采用了全域自研的方式。因此,包括 CTC 電池等核心部件上,其同系列産品(即 C 系列或 T 系列)的零件通用率高達 88%,高通用率帶來的是同一零件的高采購量。
大量技術專利和相對較高的采購量,保證了在向供應商采購過程中,零跑擁有更高的議價能力和話語權。
同時,零跑對同一種零件還會采取不同的供應商,以求保證供貨體系的穩定和價格的穩定。
就拿電池組爲例。目前,零跑 C11 的電池組供貨商有三家,分别是蜂巢能源、國軒高科和江蘇正力。這三家雖然在産能和技術水平上不如甯德時代、比亞迪等大廠,但由于技術核心掌握在零跑自己手中,這三家更多的是作爲代工身份存在。
第二、較高的成本控制能力。
供應商體系的多元化和采購數量的穩定,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成功的 " 開源 ",不過,要做到主動降價,還需要确保能夠 " 節流 "。從車輛成本上下功夫,也是零跑的拿手戲。
衆所周知,純電動車最大的成本來自電池組。
目前,主流的電池原材料分别是磷酸鐵锂和三元锂兩種,磷酸鐵锂的成本相比起三元锂低了 25%。以零跑 C11 最低配的 500 舒享版爲例,其配備的 69.2kWh 電池組如果采用三元锂電池,成本大約在 5.5 萬元左右。換成磷酸鐵锂電池之後,成本下降了 1.7 萬元,僅爲 3.8 萬元左右。
同時,相比起 2021 款的 510km 續航版本,現如今的 500km 續航版本,電池容量還降低了近 10kWh,其成本還将進一步下探。
同時,相比起 2021 款車型的最低配版本,2023 款的 500 舒享版省略了部分高階駕駛輔助系統,比如,打燈變道、疲勞駕駛提示、并線輔助、車道居中保持、盲區監測和自動泊車等功能。天窗的部分也将可開啓天窗變爲全景天幕,減少了一個開啓電機。
由此可見,此次新品發布會的普遍官降,很大程度上是官方爲各款車型都推出了入門級的低配版本,以适應用戶對于大空間、高性價比産品的剛需。
進軍的跳闆:借增程拓展市場
除了官降,此次發布的零跑 C11 增程版成爲各方關注的重點。
此前零跑方面就已官宣,旗下所有産品均會在 2025 年前推出增程版車型。
這次,由 C 系列開啓的全面進軍增程市場的動作,對于零跑而言至少有着下面兩層意義:
其一,從表層來看,進軍增程市場的目的仍然是提升利潤率。
增程車型的成本相比純電車型而言更低。
此前有車圈大佬表示,老款理想 ONE 的增程系統成本非常低,賣 30 萬純屬坑人。此次,零跑 C11 增程版采用的正是同款東安動力 1.2T 三缸增程器,15 萬元的售價似乎反向坐實了理想 ONE 的成本低廉。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這套動力系統的成本隻有數千元。增程版 C11 縮減了至少 40kWh 電池組,節約成本超過 2 萬元。由此可見,C11 增程版的成本遠低于純電版,其毛利率也相對較高。
其二,深層的目标是對新市場的拓展。
随着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的退坡,以及多個城市對混動、增程車型的送牌政策變化,增程車型正在逐漸擠占和融合燃油車的市場。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的統計數據,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爲 680 萬輛,燃油車總銷量在 2000 萬輛左右。
一旦增程和燃油車市場合并,燃油車的市場總量預計将會拓展至 2400 萬輛左右。屆時,憑借超低價格和超高配置,手握 " 性價比 " 利器的零跑,将有能力與中國品牌主力車型掰一掰手腕。
譬如,就拿零跑 C11 憎程版和插混市場的爆款比亞迪宋 PLUS DM-i 爲例,在車身尺寸全面優于對手,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輔助配置普遍高于對手的情況下,零跑 C11 增程版的售價卻要低于後者 1 萬~3 萬元不等。足見其錨定核心競品的市場意圖和野心。
當然,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目前仍處于品牌原始積累期。與那些成規模的傳統大廠搶占市場份額,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早一步布局,也就多了一份挑戰對手的可能與先機。
「寫在最後」
此次,零跑新品發布會上的一系列市場動作,很大程度上是對新能源車市場的一次宣示,也是對傳統大廠發起的局部挑戰。
當新勢力頭部企業宣稱旗下車型沒有降價空間、毛利率過低時,零跑卻反其道而行之。借此,它告訴所有人,新能源汽車并非高不可攀,或者隻有向上走這一條路,同時,它又對外展示了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謀劃更多市場份額的野心。
從造車新勢力到成爲一方造車新實力,新晉的智能電動車品牌們,都需要完成一輪從活下去到活出彩的進階與蛻變。現在,零跑正在通過産品序列的梳理和價格體系的調整,運用價格屠刀讓用戶在選車時能率先想到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