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9 日訊(記者 鄒俊濤)近日,證監會發布 A 股市場減持新規,引起市場廣泛讨論。财聯記者注意到,新規在破淨、破發以及分紅方面提出要求,倘若按照新規,上市銀行控股股東、實控人,或者第一大股東将集體面臨減持受限。
據 Wind 數據統計,截止 8 月 28 日收盤,A 股上市銀行有 41 家破淨、12 家破發;分紅方面則普遍滿足要求,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的隻有 1 家。新規之下,上市銀行預計普遍無法滿足不得存在破淨、破發情形的限制。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上市銀行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真正實現減持的并不多見。據 Wind 數據統計,過去三年間,42 家上市銀行中,第一大股東持股份額增加的有 23 家,僅有 6 家持股份額出現下降,原因則各自不同。
上市銀行集體面臨減持受限?
新規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從公開數據下來,長期以來,A 股上市銀行的破淨率始終居高不下,無疑成了新規下股東減持的最大阻力。Wind 數據顯示,截止 8 月 28 日收盤,A 股 42 家上市銀行中有 41 家市淨率依舊不足于 1,符合破淨情形。目前,唯有甯波銀行尚未破淨,當前市淨率約爲 1.11。
除了破淨,部分上市銀行也同樣面臨破發窘境。據 Wind 數據統計,截止 8 月 28 日收盤,A 股上市銀行中已有 12 家銀行的股價(複權後)低于 IPO 發行價格,占比接近了三成。其中,尤以城商行和農商行最爲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 12 家銀行,同時面臨破發和破淨。
此外,新規還要求 " 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 30%" 的情形也不得進行減持。
不過,分紅積極一直以來都是銀行股的優良傳統。據 Wind 統計,截至 2022 年末,最近三年未進行過分紅的隻有鄭州銀行一家,該銀行于 2018 年 9 月 19 日在深交所主闆上市。其餘 41 家上市銀行均有過分紅,三年累計分紅占比也均在 30% 以上。
其中,招商銀行的三年累計分紅占比最高,達到了 96.11%,青島銀行、蘇州銀行等多家城商行以及中農工建交郵儲等五大國有化的分紅占比也在 90% 以上。
多家銀行大股東不減反增
盡管存在減持受限的可能,但财聯社記者注意到,上市銀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真正實現減持的并不多見。過去三年多時間裏,上市銀行控股股東的持股份額整體處于穩中有增的局面。
據光大銀行财報顯示,該行控股股東中國光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光大集團)曾在 2020 年三季度、四季度以及 2023 年一季度對其進行多次增持,期間累計被增持多達 126.62 億股。
此外,郵儲銀行财報也披露,被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郵政)進行多次增持。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間,中國郵政累計增持郵儲銀行股份 62.66 億股。
據 Wind 數據統計,截至 8 月 28 日收盤,42 家 A 股上市銀行中有 23 家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持股份額出現增加,僅有 6 家持股份額出現下滑,原因則各自不一。
期間增持股份在 1 億股以上的有 11 家銀行,3 億股以上的有 6 家,除了前文提到的光大銀行、郵儲銀行,還有重慶銀行、華夏銀行、鄭州銀行和南京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