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钛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微信公衆号億歐網,作者|王鵬,編輯 | 顧彥,钛媒體經授權發布。
繼抗原試劑、布洛芬、體溫計之後,血氧儀也變成了疫情下的 " 硬通貨 "。
在電商平台搜索血氧儀,可以看到許多熱賣商品(尤其是低價型号)目前都處于缺貨狀态,部分店鋪還發出預售搶購、延遲派送等提醒。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血氧儀的價格也 " 坐上火箭 ",價格較平時上漲數倍不止。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某電商店鋪銷售的 " 魚躍 YX301 指夾式脈搏血氧儀 " 标價高達 1380 元,而同一産品在官方旗艦店的售價為 299 元,這還是官方漲價後的數字,幾個月前其售價也不過是現在的三分之一。
因為搶不到血氧儀,不少消費者盯上了具備血氧檢測功能的智能手環 / 手表,從而帶動相關産品的銷量。
有媒體報道稱,一位天貓數碼類店鋪負責人透露,最近店内智能手環 / 手表的銷量相比上個月增長了 300%-400%;蘇甯易購平台數據顯示,帶血氧儀功能的手環 / 手表同比去年 12 月銷量增長了 330%。
但作為消費級産品的智能手環 / 手表,真的能取代血氧儀這種醫療器械嗎?
搶血氧儀正在成過去時
血氧儀最近有多火?
根據商指針提供的數據,2022 年 12 月京東平台的血氧儀銷量達 183.4 萬件,環比增長 1854%。百度指數顯示," 血氧儀 " 一詞近一個月内的搜索指數同比上漲 7523%,環比上漲 2093%。
對于許多年輕朋友而言,血氧儀或許是一個新名詞。
顧名思義,血氧儀就是能夠測量血氧飽和度的儀器。衆所周知,人體細胞所需要的氧氣都是由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來輸送,而血氧飽和度,指的就是正在工作的血紅蛋白(氧合血紅蛋白)占全部血紅蛋白的比例。
正常人體動脈血的血氧飽和度為 95%-100%,一旦低于這個數字,就證明身體供氧不足,患上了低血氧症。低氧血症是呼吸科常見危重症之一,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通常會伴随發绀、氣急、呼吸困難等症狀。
最近大家之所以都在瘋搶血氧儀,就是因為新冠有可能會引起低血氧症,需要用儀器來監測身體狀況。
當然,大部分人不需要自備血氧儀,因為新冠感染者患上低血氧症的概率并不高,即使病發也症狀明顯,感到不适去醫院檢查即可。但少數群體(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會出現 " 靜默缺氧 " 的情況,就是說患上低血氧症也沒有症狀,這時候就需要血氧儀出手了。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血氧儀包括指夾式、腕式、台式、手持式等,屬于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産銷售需要注冊相關資質。根據國家藥監局數據,截至 2022 年 12 月 28 日,國家藥監局和各省藥監局已批準 90 個血氧儀産品上市,獲得注冊證書的共有 76 家企業,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這一波血氧儀搶購熱潮,也讓相關上市公司備受關注,二級市場上甚至出現了血氧儀概念闆塊。許多 " 血氧儀概念股 " 都在 2022 年 12 月 28 日迎來一波大漲,行業兩大龍頭康泰醫學和魚躍醫療當日漲幅分别為 17.87% 和 4.73%。
康泰醫學是國内較早研發、生産和銷售血氧儀的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血氧儀供應商之一,2020 年和 2021 年公司累計生産超過 2500 萬台血氧儀。1 月 8 日,在京東血氧儀熱賣榜上,康泰醫學熱銷的 CMS50D 型血氧儀月内銷量高達 111.6 萬件。
魚躍醫療的銷量雖不及康泰醫學,熱度卻隻高不低,近來一度因為漲價過多而遭到口誅筆伐。1 月 2 日,魚躍醫療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應稱,目前血氧儀産品沒有漲價,隻是因成本上漲,公司取消了折扣和優惠。
億歐發現,目前電商平台熱銷血氧儀的價格普遍在 100 元 -400 元的區間,這顯然是市場供需失衡引發的價格亂象。此前,康泰醫學曾在财報中透露,其血氧儀單件成本僅為 41.46 元,平均售價 64.74 元。
好在有關部門已經組織相關公司擴大産能以保障供應。2022 年 12 月 29 日,工信部表示,已組織北京、河北、江蘇、深圳等地工信主管部門和生産企業加大指夾式脈搏血氧儀生産供應,日産量由 12 月初的 11.5 萬部提升至 25 萬部以上。
可以預見,随着政府和企業加強保供,血氧儀 " 價格暴漲 " 和 " 一機難求 " 的日子将很快結束。
智能手環 / 手表不能當平替
血氧儀不是唯一能檢測血氧的電子設備。早在 2020 年 9 月,蘋果就在 Apple Watch Series 6 中就增加了血氧檢測 App,時至今日,這一功能已經成為市面上主流智能手環 / 手表的标配。
因為血氧儀又貴又難搶,智能手環 / 手表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 " 平替 ",開始在電商平台上熱銷起來。
億歐在各大電商平台上搜索發現,血氧檢測功能目前已經成為不少品牌智能手環 / 手表的核心宣傳點。不過,這些宣傳頁面的邊緣部分,無一例外都寫着 " 非醫療器械 "、" 數據僅供參考 "、" 結果不能用作醫療目的 " 之類的說明。
從此類說明不難看出,智能手環 / 手表在血氧的檢測精度上,還是無法媲美作為專業醫療器械的血氧儀。
一項發表在 Digital Health 上的研究發現,Apple Watch Series 6 與醫療級标準血氧儀的平均偏差約為 1.2%;當血氧水平低于 90% 時,監測結果與醫療級設備的偏差在 8% 以内;對于 90%-100% 的血氧水平,監測偏差在 6% 以内。
事實上,智能手環 / 手表進行血氧檢測的原理和血氧儀類似,都是利用 " 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和其他血紅蛋白對光波的吸收能力存在差異 " 這一基礎理論,借助光學探頭測出兩種血紅蛋白的吸光度,再由芯片來計算二者比例。
不同之處在于,血氧儀采用的是透射脈沖測定法,使用時會夾在血紅蛋白濃度較高的手指部分,光學探頭的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在手指兩側,通過測定透過手指的光波來計算結果。
而智能手環 / 手表采用的則是反射脈沖測定法,使用時隻能佩戴在手腕附近,光學探頭的發射端和接收端在同一側,通過測定從手腕上反射回來的光波來計算結果。
透射脈沖測定法和反射脈沖測定法圖解
對比來看,智能手環 / 手表不能像血氧儀那樣把檢測部位完全包裹起來,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佩戴位置、松緊程度、腕部動作等都會讓光波檢測不穩定,進而影響實驗結果。
億歐嘗試用華為 WATCH GT2 和 vivo WATCH 2 兩款智能手表多次檢測血氧後,發現華為手表的數據波動幅度為 3%,而 vivo 手表的波動最高達 11%。
當然,這不是說智能手環 / 手表檢測血氧完全就是 " 智商稅 ",因為其技術原理是很成熟的,和血氧儀的差距,也僅僅是在數據精确度和穩定性上。
近日還有網友反映,使用包括蘋果、華為在内多個品牌的智能手環 / 手表,給火腿腸、蔬菜等物品檢測出了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等數據,引起了廣泛關注。
智能手環 / 手表檢測出非活物血氧這一現象,其實隻是因為上述物體反射的信号和人體組織相似,被光學探頭接收後就會走完計算流程并得出數據。血氧儀其實也會有這樣的誤判,如果我們拿血氧儀去檢測火腿腸,同樣會得到相應的血氧讀數。
所以當這些電子産品沒有用作 " 正途 ",得到的數據沒有價值,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向醫療級産品進化
血氧儀的火熱,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可穿戴市場的寒氣。
IDC 數據顯示,2022 年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3229 萬台,同比下滑 8.4%。其中,耳戴設備出貨量為 1753 萬台,同比下滑 12.1%;智能手環出貨量為 389 萬台,同比下滑 15.6%;唯有智能手表有些許增量,出貨量達到 1080 萬台,同比增長 1.8%。
從這些數據也不難看出,智能腕帶市場的風向,正由入門級的智能手環向功能更為齊全的智能手表調轉,随着智能手表逐漸受到大衆認可,這一細分品類接下來有望呈現恢複性增長。按照 IDC 的預計,2023 年中國成人智能手表出貨量将增長 3.5%。
近兩年,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健康檢測一直是智能手表市場的主旋律。
根據 Global Market Monitor 發布的調查報告,在智能手表衆多功能中,健康檢測功能受到的關注度排名第一,超過七成的潛在用戶會考慮産品健康檢測功能的完整性。也就是說,健康檢測功能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智能手表的主要因素。
以蘋果、華為為代表的主流廠商,已經在這一維度開啟了内卷模式。
一方面,智能手表能夠檢測和記錄的人體指标正在不斷增加。此前大多數産品的檢測範圍隻有心率、ECG(心電圖)、血氧,而今包括體溫、血壓等體征信号的檢測技術也被應用到了智能手表當中,還有腦電、血糖和乳酸等維度正在持續攻關中。
另一方面,随着檢測數據的不斷豐富,智能手表的健康分析軟件也在同步升級。從過去的指标失常提醒、睡眠質量分析,到現在的生理周期判斷、心髒房顫和睡眠呼吸暫停預警等,各種 " 數字療法 " 正在通過軟硬件結合來尋求突破。
以蘋果 2022 年 9 月發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8 為例,這款産品新增了兩個高精度的傳感器,不但可以日常監測體溫,還能通過精确至 0.1 度的體溫變化幫助女性去判斷生理周期。
前面提到,智能手表在血氧檢測功能上和醫療器械還有一定差距,但在心率、ECG、血壓等指标上,智能手表廠商這兩年已經通過資質審批向專業級産品靠齊。
目前,蘋果拿下了 3 張 FDA(美國藥監局)醫療器械證書,華為拿下了 4 張國家藥監局的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包括國内首個獲批的無袖帶血壓智能手表),而華米、OPPO 等也都有通過醫療器械審批的産品。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可穿戴巨頭越來越注重布局醫療級産品。随着相關技術的發展,專業儀器和智能手表 / 手環在測量上的差距也将不斷被縮小。
可以預見,盡管血氧儀即将脫下 " 搶手貨 " 的身份,但其對可穿戴市場的刺激卻是長期性的。疫情過後,健康将會是推動這一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而醫療級的功能和服務,将成為各大品牌在可穿戴市場角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