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月的到來,一年一度的春糖即将召開,屬于飲料人的旺季也越來越近。
在本月及下月,馬上赢情報站将陸續奉上「前瞻2025」系列報告,通過對熱門類目的分析研究,爲2025年的快消品與零售人們,提供一些基于數據的研究與參考。
2024年末至2025年初,"中式養生水拯救脆皮打工人"的讨論甚嚣塵上,經常讨論的問題則是:植物飲料,能成爲下一個無糖茶嗎?
在本周,馬上赢情報站基于馬上赢品牌CT中的數據,以及飲料産品數據庫多安普(DAP-Data)中的産品配料相關信息,爲您帶來研究:前瞻2025丨植物飲料,真能成爲下一個無糖茶嗎?
需說明的是,馬上赢對于植物飲料的定義,爲亞洲傳統飲料類目内,除涼茶、酸梅湯外的其他類型産品。通常意義上講,現在流行的"中式養生水"概念、"植物茶"概念等,包括各種草本、茶以外的植物相關飲料,都歸屬于植物飲料類目當中。
01、回答/植物飲料,能成爲下一個無糖茶嗎?
基于馬上赢品牌CT中的數據,我們先在開頭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但需注意的是,回答隻是對于植物飲料研究與2025年市場展望的開始,并非結束。
1、市場份額
首先,從無糖即飲茶、植物飲料兩個類目在飲料類目中的市場份額占比,及其環比增速來看兩類産品在消費者飲料消費中的占比變化。

從占比來看,在202401-202502時間段内,僅有202402、202501兩個春節所在的月份,植物飲料的市場份額最接近無糖茶,但也大概僅爲無糖即飲茶的四分之一。除此以外的各月,無糖茶與植物飲料,市場份額都面臨着較大的差距,且這種差距随着2024年夏天飲料旺季的來臨,被拉開的更大。
植物飲料的市場份額增速自 2024 年夏季中後期開始升溫。爲直觀反映類目是否吸引大量消費者流入植物飲料類目,并形成短期消費趨勢,我們采用環比市場份額增速這一更具微觀代表性的指标進行觀察。
但從市場份額環比增速上來看,排除兩個春節月的幹擾,植物飲料在市場份額遠遠小于無糖茶的背景下,其市場份額環比增速僅略高于無糖茶,并未拉開顯著差距。
2、銷售額/銷售件數/出貨量
跳出由消費者選擇構成的市場份額,基于馬上赢連續門店下,植物飲料與無糖茶的同店樣本(點位同時有售無糖茶與植物飲料),從銷售額、銷售件數、出貨量(以升爲單位計量)數據維度來觀測植物飲料與無糖即飲茶之間的規模對比。

同樣是202401-202502這一時間段,以無糖即飲茶在期内的銷售額、銷售件數、出貨量加總分别爲100%計,植物飲料在期内的銷售額爲無糖即飲茶的18%左右,銷售件數爲22%左右,出貨量爲21%左右,基本維持在無糖茶的五分之一左右,這一比值,也基本與兩者的市場份額對比相一緻。
同時,從植物飲料與無糖茶各項數據的比值來看,植物飲料/無糖茶的銷售件數比值>出貨量比值>銷售額比值,可能原因是,與無糖茶植物飲料相比規格更小,且百毫升單價更低。
3、在售/新品SKU數量

從在售SKU/新品SKU數量的變化來看,在售SKU上,無糖茶在2024年年初經曆了一個明顯的爬升,随後基本穩定。相比來說,植物飲料則一直較爲穩定,未見很明顯的在售SKU數量爬升。在2024年的飲料旺季階段,兩者的在售SKU數量也基本處于一緻的水平,并沒有拉開顯著的數量差距。
結合上面指标來看,植物飲料僅有無糖茶約五分之一的銷售額/銷售件數/出貨量,但兩者的在售SKU數量基本相同,或意味着植物飲料類目的sku市場份額更分散,銷售效率也較無糖茶更低。
從新品數量上來看,2024年3-5月,無糖茶經曆了一個爲應對飲料旺季來臨的新品上市的高潮,相比來說,4-7月的植物飲料新品數量、上市數量高潮則沒有那麽明顯,僅比全年平均水平略高一些。
4、渠道鋪市情況

分别從數值鋪市率,加權鋪市率兩個數據維度,來看無糖即飲茶、植物飲料類目的鋪市情況與變化。
從兩類目的對比來看,不論是加權還是數值鋪市率,無糖即飲茶都遠高于植物飲料,其中無糖即飲茶的加權鋪市率全年均已經接近100%,數值鋪市率也維持在90%上下的水平,整體水平已經相對非常高。
相比來說,植物飲料的加權鋪市率僅70%~80%區間,數值鋪市率則是50%~60%區間,一方面與無糖茶有着較大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來說,通過渠道鋪設的增長推動類目增長或依然有一定的空間。
同時,結合市場份額/銷售額比值來看,其核心增長推動因素或還是在于消費者對植物飲料類型産品更多的選擇與消費習慣的變化,而非單純渠道成熟與鋪市水平提高可以推動。
5、店均賣力情況

從店均賣力來看,植物飲料相比無糖茶,整體依然有着較大的差距,不論是峰值還是谷值,都暫時不可與無糖茶進行對比。
同時,從業态分布上來看,兩者呈現着比較一緻的渠道分布,但在小業态尤其是小超市、食雜店等傳統渠道的小業态中,植物飲料整體的店均賣力占比還很低,結合傳統渠道更慢的特性,店均賣力的提升或許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6、雖有可能,但相距仍甚遠
從消費者的飲料選擇、類目銷售額/銷售件數/出貨量,産品/新品供給、渠道鋪市、店均賣力幾個維度來看,植物飲料相比無糖茶,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這裏的回答是至少現在,植物飲料還不是下一個無糖茶。
從後文會詳細介紹,我們在本周首次引入的部分城市的便利店貨架、排面AI識别數據來看,也同樣支撐這個結論:過去植物飲料類目貨架資源豐富的地區,貨架/排面占比依然高;但原來就相對不足的區域,例如華東地區,植物飲料與無糖茶還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但這裏的回答并不是一個結束,恰恰可能是一個良好的開始。行業各方人士與消費者,對于植物飲料與無糖茶進行比較的共識,與無糖茶與植物飲料實際數據之間較大的落差,恰好構成了一個植物飲料可以快速填補與增長的空間與期待。
站在現在的時間點上,植物飲料的格局如何,未來的增長,從産品到貨架又将走向何方?
02、植物飲料/CR10集團格局1、排名及市場份額變動
基于馬上赢品牌CT中的數據,CR10集團排名變動情況如下:

CR10集團市場份額變動情況如下:

從CR10集團在期内的排名與市場份額上看:
白雲山是典型的"節慶型選手",其在202402&202501兩個春節所在月均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高達30%~40%,且其在202409中秋節所在的月份市場份額也明顯高于平日。但在非節慶屬性的月份,其市場份額僅不足10%,且2025春節所在的202501同比2024春節所在的202402,其市場份額有同比約10%個點的下降;怡寶/元氣森林爲類目平日時間内的頭部選手,兩集團市場份額較接近,競争也較爲激烈。期内除了兩個春節所在的月份外,第一&第二均被兩個集團包攬,且兩個集團在争第一的競争中互有勝負,兩個集團的競争也将繼續延續至即将到來的2025年飲料旺季;第三~第五名,基本被平日的白雲山、惠爾康、午時占據,雖互有排名上下波動,但整體變動不大。在這一排名區間中,新晉值得關注的是自然萃,以及隻做白桦樹水的伊春兆天生物,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第五名後,存在着幾個傳統的綜合性飲料集團,均是在近幾年陸續加入到植物飲料賽道中的,包括東鵬、三得利、好望水、維他奶、椰樹等。但從目前的市場格局看,這些集團的市場份額都還不算很大,後續是否在賽道中發力,值得期待;2、各城市等級排名及市場份額
爲了更好的觀察平日市場的表現,我們在城市等級、業态的市場觀察中,去掉了兩端含有春節的月份,将時間段聚焦在了202403~202412。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部分集團沒有一直穩定在CR10之列,因此在城市等級/業态部分,其CR10上榜集團數量>10,特此注釋。

基于各城市等級市場的不同情況,來看CR10集團的排名及市場份額分布:
除二線城市外,第一第二名依然是元氣森林&怡寶,兩者的市場份額差距非常小,但在新一線城市及以下的各城市等級市場中,元氣森林均小幅度領先怡寶;一線、新一線城市中,三得利、好望水、東鵬、維他奶市場份額表現較好,但這幾個集團在二線城市及以下的市場中,表現均較爲普通;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及以下市場中,表現較爲突出的集團是惠爾康、自然萃、泰山、白雲山、午時、伊春兆天生物。在飲料這一低線城市占比更重的市場中,這些較爲本土化的飲料集團,在下線市場中展現了較明顯的優勢;從各城市等級的CR10集團市場份額分布來看,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更向頭部前三名集中,而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及以下市場,各集團的市場份額相對更加均衡;3、各業态排名及市場份額
爲了更好的觀察平日市場的表現,我們在城市等級、業态的市場觀察中,去掉了兩端含有春節的月份,将時間段聚焦在了202403~202412。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部分集團沒有一直穩定在CR10之列,因此在城市等級/業态部分,其CR10上榜集團數量>10,特此注釋。

基于各業态的不同情況,來看CR10集團的排名及市場份額分布:
大賣場、大超市等大業态中,CR10集團市場份額分布相對更加均勻,惠爾康、午時、伊春兆天生物、泰山等傳統集團表現更好,也可能是因爲這些集團的産品更加适合大賣場對應的家内消費場景與囤貨消費需求。在這兩個業态中,元氣森林、怡寶的優勢并不算顯著;小業态市場中,元氣森林、怡寶的優勢更爲顯著,三得利、東鵬、好望水、維他奶等綜合性飲料集團的表現也更好。但與此同時,植物飲料類目在小業态中的市場份額,也更加向頭部集團(第一~第三)集中。4、數值鋪市率/加權鋪市率

從全業态的數值鋪市率角度看,僅有元氣森林、怡寶、維他奶、東鵬四個集團的數值鋪市率在期内超過或部分時間超過10%,其餘集團的數值鋪市率均不足10%,整體水平均較低。

從全業态的加權鋪市率角度看,僅有怡寶、元氣森林、白雲山、好望水、泰山食品、惠爾康幾個集團的加權鋪市率在期内超過或部分時間超過20%,整體與數值鋪市率的情況類似,大多數集團的加權鋪市率水平整體較低。
5、百毫升均價排序

市場份額背後,各個集團在各城市等級/業态的不同表現,體現出的可能是其在類目内的不同産品類型與目标市場,這一點從各集團不同的百毫升均價定位也可以更直觀的體現出來。
可以看到,自然萃集團獨一檔,位于2元+/每百毫升的價格帶,與後續集團拉開了斷層式的差距。第二梯隊則是伊春兆天生物、午時、食爲天、維他奶等。
從每百毫升均價排序也可以看到,綜合性飲料集團例如元氣森林、好望水、三得利、怡寶等,均位于每百毫升價格帶的中部區域,僅有東鵬位于<0.5元/每百毫升的尾部區域。
03、植物飲料/産品
在産品研究部分,我們将基于原配料及概念标簽、組合非組合與規格價格變化等指标與數據,來觀察植物飲料類目内的産品發展趨勢。
1、原料配料趨勢
在本周的植物飲料研究中,馬上赢情報站繼續攜手多安普(DAP-Data)飲料産品數據庫,引入配料信息對産品進行聯合研究。

基于馬上赢品牌CT中,202402~202501一年時間内,植物飲料類目的非組合裝TOP40 SKU,以及多安普數據庫(www.dap-data.com)中這些SKU的配料表、技術指标與配料相關信息,通過從"配料-配料表-産品-市場銷售"表現的全鏈路交叉/穿透,來觀察類目TOP産品背後,消費者選擇反映在産品配料表/配料上的趨勢。
在本周的研究中,通過整理TOP 40 SKU的配料表,我們共整理出了五組标簽,分别如下:

(1)"原料/口味"标簽
首先來看植物飲料類目中,各主要原料/口味對應的标簽的市場份額變化情況:

可以看到,期内全部或部分時間市場份額超過5%的口味原料标簽僅有四種,分别是:菊花、金銀花、紅豆、大麥。
期内排除頭尾春節月的影響可以看到,在7、8月的夏日飲料旺季,菊花、紅豆的市場份額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浮,大麥全年走勢較爲穩定,在春季表現較好。
值得特别關注的是金銀花,這一有非常強藥食同源屬性的原料,在夏日走勢相當好,可見其解暑心智強度較好,與飲料旺季的适配或也要好于紅豆、菊花。
将口味與SKU所在的集團進行交叉:

可以看到,在TOP40 SKU這一集合中,從集團來看,元氣森林市場份額主要由紅豆+綠豆+大麥+菊花構成;怡寶則相對單一,僅依賴菊花爲主。
從口味來看,菊花、大麥、金銀花參與集團均較多,但不同的是,菊花是傳統+綜合飲料集團都參加,大麥更洋氣,主要以元氣森林+外企爲主,金銀花則基本全部是傳統的本土飲料集團。
(2)"是否含糖/代糖"标簽

糖和代糖是近年來飲料類目中關注度最高的配料标簽,消費者對于糖/代糖的添加非常敏感,且對于糖和代糖的使用,某種程度上也會對産品的價格與功效心智構成一定影響。
從植物飲料類目中的情況看,排除頭尾的春節月外,代糖&糖兩者均含有的産品占比依然是類目中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但有輕微的市場份額占比下降趨勢。相比來說,兩者均無的産品市場份額上升最爲顯著,僅含有代糖的産品市場份額有輕微的增長,受到擠壓而損失市場份額最多的則是僅含糖的産品。
(3) "是否含藥食同源原料"标簽

藥食同源類型的原料,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發揚的"本土功效概念"集合,随着國家對于藥食同源相關原料的政策引導與支持,以及消費者們的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不斷加深,正在成爲食品飲料中的重要功效概念之一,其一方面能強化消費者對于産品的功效性心智,也能對拉升産品價格心智起到正向的作用。
在植物飲料類目内,排除頭尾的春節月外,藥食同源概念的原料使用非常廣泛,且在期内還有一定的占比增加趨勢。在TOP 40 SKU中,藥食同源原料概念産品與不含藥食同源原料概念的産品比值大約爲5:1。
(4)"是否含防腐劑"标簽

從是否包含防腐劑的角度看,植物飲料類目内的大多數産品均已經不添加防腐劑,添加防腐劑的産品占比不足10%,且有較明顯的市場份額縮減趨勢。
(5)"能量是否爲0"标簽

最後,在能量攝入過剩的當下,無負擔、輕負擔越來越被消費者們重視與關注,也有大量的0能量産品出現,在滿足消費者的口腹之欲的同時,通過0能量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決策門檻。
在植物飲料類目内,期内,0能量的産品市場份額占比稍小于非0能量産品的市場份額占比。趨勢上看,0能量的産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上漲趨勢,但并不顯著。
2、組合/規格/價格變化
(1)馬上赢價格指數
首先基于馬上赢價格指數來看植物飲料類目的價格水平變化,同時也附上了即飲茶類目(有糖即飲茶及無糖即飲茶)的價格指數作爲參考。價格指數>100意味着價格水平同比上漲,反之則是同比下跌,價格指數=100意味着類目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持平。

可以看到,植物飲料類目的價格指數,期内大多數時間均<100,意味着類目價格水平的增長依然承受着較大的壓力。同時,在2024年10月出現短暫的峰值後,其價格指數便一路下探,即便是在通常意義上飲料價格水平較高的淡季,或可推測在今年植物飲料的市場發展中,依然面臨着較大的價格競争壓力。
相比來看,植物飲料類目的價格指數,期内基本均低于即飲茶的價格指數,價格指數的不堅挺或許也可推測其供求關系之間的不均衡性。
(2)組合/非組合及其百毫升均價

從組合/非組合裝占比來看,除了202402與202501兩個春節算在的月份外,非組合裝的占比始終接近80%,非組合裝的消費依然占據了類目的絕大多數份額。
但從百毫升均價來看,組合裝/非組合裝卻有着較大的差異,非組合裝的均價始終在0.8元/百毫升附近徘徊,而組合裝卻下探至0.5元/百毫升附近。
一方面,組合裝由于單次購買量大,本身就有着比非組合裝更好的性價比;另一方面或也可說明,消費者在植物飲料類目的消費中,組合裝消費習慣/非組合裝消費習慣,對應的其實并不是類目内同一類型産品,甚至消費場景與消費習慣都不同。組合裝可能對應更多的是長期消費下的囤貨與家内消費的場景,非組合裝可能對應的則是小規格單瓶的即飲消費,這可能也是導緻類目組合/非組合百毫升均價相差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3)價格帶-市場份額
單獨看植物飲料類目中,非組合裝産品的價格帶分布情況:

可以看到,除了前後的春節月外,植物飲料類目非組合裝中,70%的市場份額均爲3~5元/件價格帶的産品占有,0~3元/件價格帶的偏低價産品市場份額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同時5~7元/件、7元+/件的高價格帶産品,市場份額則呈現一定漲勢。
這一方面或許與飲料類産品旺季競争激烈價格較低,淡季價格回升有一定關系,也或可說明類目整體有一定産品高端化與提價的遷移趨勢,但尚不算顯著。
(4)規格帶-市場份額

從植物飲料類目中非組合裝類産品的規格帶-市場份額分布來看,排除春節月外,0—400ml與400-650ml規格占比相加所占的市場份額超過75%,其中400ml-650ml基本占據了類目份額的半壁江山,0-400ml的小規格占比在三成左右。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或許同樣是受到了大包裝潮流帶來的影響,650ml-1000ml規格在期内所占有的市場份額有較明顯的增加,1000+ml的超大規格則除了在春節月期間占比較高外,其餘時間較爲穩定。
04、植物飲料/渠道業态
在第一部分,無糖茶與植物飲料的對比中,我們已經看到了植物飲料相比無糖茶,在數值鋪市率,加權鋪市率上依然存在着較大的差距。
單獨聚焦到各業态的份額與鋪市率變化,店均SKU數量,以及新銳飲料類目必争的便利店業态,植物飲料的貨架占比與表現如何?
1、各業态市場份額

從植物飲料類目在各業态中在飲料類目中的市場份額來看,便利店依然是其占比最高的業态,也印證了便利店業态作爲飲料市場"實驗田"的定位,春江水暖,便利店先知。
相比來說,在傳統的小超市、食雜店業态中,植物飲料市場份額有一定擡頭的趨勢,但還不太明顯。而在大業态中,其表現整體也還不夠理想,對于大業态,植物飲料類型産品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尋找與拓展價格/規格/組合等方式,與大業态更加良好的适配。
2、各業态鋪市率

從各業态鋪市率情況來看,由于業态之間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大業态的規模更大但店數更少,小業态的規模更小但店數更多,因此整體上大業态的加權鋪市率/數值鋪市率均比小業态高。
從趨勢上來看,植物飲料類目在各業态中的鋪市率呈現一定的上升趨勢,尤其大業态,其類型産品覆蓋更全,鋪市率也持續上升。相比來說,小業态,尤其是小超市、食雜店等傳統渠道的小業态,鋪市率提升空間還較大。
3、各業态店均SKU數量

店均SKU數量部分,在202402~202405,植物飲料的店均SKU數量整體有着較明顯的提升,但主要的數量提升貢獻均來自于大賣場、大超市。相比來說,小業态整體的店均SKU數量上漲并不算顯著,植物飲料在以即飲需求爲主的小業态中的SKU鋪市數量與貨架占有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4、"黑馬試驗田"-便利店貨架研究
便利店,一直被譽爲飲料市場,尤其是新品類、新形态飲料産品"黑馬"的"試驗田"。 近幾年,屢屢有成功案例,他們從便利店的貨架中脫穎而出,霎時間便成長爲十億級别的單品。 對于植物飲料這樣一個快速成長,前途不可限量的品類來說,便利店貨架的研究對于研究植物飲料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在本周的植物飲料研究中,我們還引入了新的貨架陳列數據樣本。馬上赢通過基于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别技術,對部分一線、新一線城市的便利店貨架及冰櫃中的陳列信息、排面信息、産品信息與POSM信息進行了采集與識别,以精準識别并計算SKU的滲透率、排面占有數量、貨架陳列動作等指标。
本次使用的數據覆蓋的城市包括一線城市-上海(部分時間段)、廣州、深圳,新一線城市-佛山、杭州、南京、甯波、蘇州、武漢,覆蓋的便利店體系包括但不限于711、便利蜂、羅森、全家、好德、美宜佳、天福、易站、友客、可好、十足、見福、今天、新佳宜、悅來悅喜、每一天、唐久、紅旗、舞東風、昆侖等,采樣的便利體系門店視城市便利體系覆蓋情況而定(非單一體系)。
(1)店均在售SKU數量變化
首先看一線城市組中,植物飲料、無糖即飲茶和飲料整體的店均在售SKU數量變化。

可以看到,一線城市中,廣州、深圳等華南地區,植物飲料的店均在售SKU數量均高于無糖即飲茶,或與華南地區本身的飲料消費習慣有較強的相關性。而到了華東地區的上海,植物飲料店均SKU數量雖然有着較明顯的上升趨勢,但數量上僅有無糖即飲茶的大約一半。
從趨勢上看,相比飲料整體的店均在售SKU數量,不論是無糖即飲茶還是植物飲料,都呈現一定的上升趨勢,但從占比上來看,兩者的數量相比起200左右的飲料整體店均在售SKU數量,占比都不算高。

相比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或許對于新品類的嘗鮮意願更強,對植物飲料類目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可以看到,幾個新一線城市,尤其是位于華東地區的城市,其植物飲料在Q3、Q4均有着較爲顯著的店均在售SKU數量提升,且趨勢均比飲料整體及無糖即飲茶顯著。
從數量上來看,位于華東的各個城市,植物飲料的店均在售SKU數量均在Q3、Q4有着較爲明顯的上漲,但其數量絕對值依然與無糖即飲茶有着一定差距;華南地區在變化不大的基礎上,植物飲料店均在售SKU數量略高于無糖即飲茶;位于華中的武漢則是在變化不大的基礎上,植物飲料店均在售SKU數量低于無糖即飲茶。
(2)店均占有排面數量變化
除了在售SKU數量外,對于寸土寸金的便利店來說,陳列與排面的占有數量也至關重要,這也直接決定了類目産品的銷售可能性。同時,由于便利店的物理空間有限,排面數量整體一般并不會波動太大,這也就意味着,各個類目之間,更多的面臨是排面争奪的"零和博弈"--有我就可能沒你,有你可能就很難有我。

從部分一線城市的排面情況來看,其規律與店均在售SKU的情況類似,華南的廣州、深圳,植物飲料的排面數量稍稍高于無糖即飲茶,整體有輕微的上升趨勢;華東的上海則是無糖即飲茶的排面數量遙遙領先植物飲料,但值得注意的是,無糖即飲茶的排面數量在Q3末期以及Q4,出現了較爲明顯的下滑。

在部分新一線城市中,排面的情況也與店均在售SKU數量的規律有一定的相似性。
地處華東的城市,植物飲料排面數量較無糖即飲茶相差較多,但呈現一定的上漲趨勢;華南的情況是植物飲料排面數量略高于無糖即飲茶,且變化趨勢不大;位于華中的武漢,則是在兩類目排面數量都變化不大的基礎上,植物飲料與無糖即飲茶的排面數量保持着接近一倍的差距。
後記:
在通過類目、集團、産品、渠道、屬性,甚至陳列等諸多維度進行觀察後,我們對植物飲料的2025,甚至2026、2027,都抱有着期待。
或許與茶刻在中國消費者的DNA中不同,眼花缭亂的各種各樣植物飲料原料口味,其實并沒有一個像茶一樣統一的心智,這也意味着從嘗鮮到真真正正成爲消費者的每天必須,既需要一些客觀上的進展與進步,更需要的可能是時間。
當然,對于心急的品牌們來說,這或許又是一顆要及時抓住的救命稻草。隻是來時喧鬧,來後是否心滿意足,則是冷暖自知。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馬上赢情報站",作者:Lby、南瓜馬,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