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能源、智能化的轉型困境,疊加今年上半年價格戰的影響,傳統合資車企的終端庫存壓力空前加大。
撰文丨 MANGO
責編丨 JR
設計丨 PinZow
近日一汽豐田近日給經銷商發布的信函,在汽車行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内容提到,爲纾解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一汽豐田将大幅度下調生産計劃,減産至 2024 年 2 月。
由于一汽豐田自成立以來經營狀況較爲良好,旗下車型卡羅拉、RAV4 榮放的終端銷量在汽車市場名列前茅,此次宣布減産令人頗爲意外。究竟是合資品牌集體下行還是一汽豐田前瞻布局?減産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嗎?
一汽豐田主動減産,庫存壓力太大?
最新銷量數據顯示,一汽豐田 9 月份銷量 7.7 萬台,1-9 月累計銷量 58 萬台。從前三季度的銷量情況來看,一汽豐田完成年初設立的百萬輛銷售目标幾乎不可能。而就整體車市的表現而言,一汽豐田的增速也呈現出明顯放緩的趨勢。
不過,這不是一汽豐田減産的主要原因。一汽豐田在《一封信》提到," 通過一系列的大幅度向下調整,确保徹底改善各位經銷商夥伴的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确保各位經銷商夥伴的經營姿态健康、良性。" 還有消息稱,一汽豐田的絕對庫存并不高,但爲了減少經銷商的經營壓力決定主動減産。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自主車企,一汽豐田作爲傳統合資車企的代表,依舊是以燃油車爲銷售主力,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占比并不高。這也導緻了一汽豐田沒能在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期吃到紅利,而一汽豐田面臨的銷量增長困境,其實也是其他合資車企的發展縮影。
面對自主品牌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三電技術等方面的步步緊逼,合資品牌似乎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就連合資品牌引以爲傲的品牌溢價以及在中高端市場的話語權都逐漸被自主品牌所蠶食,合資品牌的危機意識從未如此深重。
更令人擔憂的是,盡管合資品牌意識到其在新能源、智能化領域與自主品牌的差距,但目前并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參與價格戰主動調整終端優惠已經是無奈之舉,但未來依靠降價還能苟活嗎?如何提升銷量?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經銷商減負,更能雙赢
一汽豐田不是唯一有庫存壓力的車企。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 10 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爲 58.6%,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其中有 47.2% 的經銷商表示今年前十月完成 60%-80% 的銷量任務,還有 19.1% 的經銷商表示才完成全年任務的一半左右。鑒于 2023 年隻剩下最後兩個月的沖刺時間,今年能完成銷售任務的經銷商确實不如預期。
在汽車行業極度内卷的背景下,汽車經銷商的壓力也達到新峰值。由于降價潮來襲,新車的單車銷售利潤大幅下滑,合資、自主無一例外,據轱辘哥了解,今年上半年有 50.3% 的經銷商處于虧損狀态,隻有 35.2% 的經銷商實現了盈利,另外 14.5% 的經銷商剛好盈虧平衡。
從躺着賺錢的時代走來,汽車廠商和汽車經銷商面對環境巨變,必須做出讓步。汽車廠商不能爲了維持漂亮的銷量數據而繼續向經銷商瘋狂施壓,汽車經銷商也不能堅持高定價、高利潤的策略。
經銷商與汽車廠商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一旦經銷商經營出現問題,大量 4S 店關停、退網、倒閉無疑會對汽車銷售、汽車品牌也産生負面影響。由此可見,一汽豐田主動減産,爲經銷商減負,實則爲行業立起新榜樣。
要知道銷量數據是一個車企的 " 門面 ",亮眼的數據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車企良好的發展狀況。一汽豐田敢于直面挑戰,在汽車行業也是非常難得的做法。
一方面是以日系、美系、德系、韓系爲代表的外資品牌不斷縮減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是自主品牌不斷上攻,從銷量、品牌口碑、高端車型等全面向對手發起挑戰。面對新能源、智能化的轉型困境,疊加今年上半年價格戰的影響,傳統合資車企的終端庫存壓力空前加大。
在轱辘哥看來,考慮到經銷商的盈利平衡和長期生存狀況,一汽豐田此時選擇減産是順勢而爲,也不失爲明智之舉。
新車丨東風日産全新 SUV、全新凱美瑞等,合資豪華廣州車展發力!
觀察丨道朗格重磅新車齊出," 展品變商品 ",通用汽車與進博會共成長
對比丨合資能幹翻國産?雅閣 e:PHEV 對比海豹 D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