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7 日,科普中國 · 星空講壇以 " 科普,漸入佳境 " 爲主題,邀請 5 位專家、學者,從不同領域、角度索解科普,分享科普作家們在科普創作之路中的思考與挑戰,促進科普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共同探讨科普工作的奧秘與價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帶來演講《科普如何從錯誤中吸取力量?》
以下是袁岚峰的演講節選:
今天非常感謝科普中國的邀請,跟大家談一談 " 科普如何從錯誤中吸取營養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題目。
我們平常感覺到科普應該講的全是正确的東西,可是事實上這幾年的實踐發現經常是在跟錯誤打交道。某種意義上科普也可以從錯誤中學到東西。那麽到底有哪些錯誤呢?
根據我這些年的實踐,至少有這麽 6 個層面的錯誤,包括營銷号的錯誤、公衆的錯誤、媒體的錯誤、專家跨界的錯誤。往往在一個領域的專家跨到另外一個領域它不熟的又變成民科了。還有科普界的錯誤,我們覺得科普界的同行講的應該都是對的,實際上有時候也是錯的,最後還有自己的錯誤。
營銷号的錯誤:不堪其擾
第一個層面的錯誤,營銷号的錯誤。
你往往看到他們有一些标志性的語言," 某某願望成真 "" 某某震驚了 "" 某某終于出手 "" 大家沸騰吧 ",經常有朋友轉來這樣的文章或者是視頻來給我看,說:請問這不是真的。這時候我的内心感覺就像那個表情 " 我的内心是崩潰的 "。我每次都跟他們說,一看這個标題就是營銷号,就是胡扯,不要在上面浪費時間了。
圖片來源:作者
那幾個沸騰的消息,每當看到這兒我就非常吐血,尤其是關于科普的營銷号,它的特點是從來不講科學道理,隻是給你一個讓你沸騰的結論。所以每次告訴大家,如果一個消息沒有五 W,沒有這個科學原理的都是胡扯,你不要在上面浪費時間,我懶得跟他多說一句話。
後來我就對營銷号增加了理解,我想你沒法跟他鬥氣,因爲它可能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公衆的錯誤:耐心指正
舉一個非常具體的例子,亞鐵氰化鉀,隔三差五就會看到這樣的消息,好像發現什麽新大陸似的,說 " 中國賣鹽的都是畜生 ",爲什麽說得這麽嚴重?翻出那個标簽,上面寫着鹽有一樣東西叫做亞鐵氰化鉀,這個名字不吓人嗎?
大家應該聽說過氰化鉀,氰化鉀是一種非常著名的毒藥,一般都是間諜放在牙齒裏面,一旦有事就咬破以後自殺的,一點氰化鉀就足以立刻毒死一個人。我們鹽裏面居然有這個東西,這不是吓死人嗎?
每當遇到這種消息,我們應該怎麽回應呢?我以前就寫過一篇文章來告訴大家,說鹽裏有亞鐵氰化鉀就問你怕不怕。
其實我們要搞明白亞鐵氰化鉀跟氰化鉀是兩回事,它們是完全不同的物質,就好比說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它跟鈉元素那個單質是兩回事,它們不是同一個物質。
圖片來源:pixabay
亞鐵氰化鉀到底是什麽東西?首先氰化鉀有毒是因爲它裏面含有氰根 CN 負離子,氰跟血紅蛋白結合能力特别強,它隻要進入到人體裏面,跟血紅蛋白結合得很牢固,血紅蛋白就沒有結合氧氣了。
可是亞鐵氰化鉀是什麽?" 亞鐵 " 指二價鐵離子,亞鐵離子跟氰根的結合能力特别強,1 個亞鐵離子帶了 6 個氰根離子,它們之間已經形成一個絡合物了,整體是負 4 價的。假如像你想象的那樣氰根是自由的,然後再加上鐵加上鉀,它的名字要是叫做氰化亞鐵鉀,而不是亞鐵氰化鉀。氰根已經被鐵離子牢牢地結合住了,它對人體沒有害。
那有人說,我看這個東西還是很膈應,即使沒有毒,吃它也不行,劑量足夠總會把人毒死。回答是這樣的,其實我們國家對亞鐵氰化鉀的毒性或者說可以吃的範圍有一個标準,如果你按照那個标準去吃,發現對人健康有害的程度要多少?一天至少要吃 2 兩鹽才行,你想想這是什麽概念?《水浒傳》裏面的梁山好漢說 " 小二,切 2 斤熟牛肉 ",你想象一下 " 小二,來 2 兩鹽,切 2 斤熟牛肉 "。我想你在被毒死之前先會被鹹死,沒有人會這樣吃鹽。
你可能會問,我看着這東西就感覺很難受,爲什麽要在鹽裏放亞鐵氰化鉀呢?回答是這樣的,它是一種抗結劑。鹽這個東西很容易受潮,如果你什麽都不加,很容易會結成一塊一塊的。你像放食鹽少許,你看我們中國的食譜都是少許,結果你放一大坨下去,菜就鹹得不能吃了。國家标準裏面,食鹽是要放一些抗結劑的。而亞鐵氰化鉀以及跟它類似的亞鐵氰化鈉就是性能最好的抗結劑。
如果你了解了這些就會心平氣和,就讓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贖》有一句話:" 恐懼讓你淪爲囚徒,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那麽可以有類似的話:" 無知讓你成爲囚徒,科學讓你獲得自由 "。對于公衆的錯誤,我們可以以非常心平氣和的态度跟他講。
媒體的錯誤:深入剖析
媒體的層次高一點,他會給你講出一大堆的道理,你的層次要比他更高,要講出你更深層面的道理。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關于 " 神童 " 的問題。我發現媒體特别喜歡講神童的故事,又特别喜歡講神童不成功的故事。哪個神童過得不太好或者說沒有取得常規意義上成功,他就喜歡拿出來說一通。
比如你可以看到這樣的标題:" 昔時神童逝世,年僅 38 歲,大學神童班招生還有必要嗎 ",年僅 38 歲逝世的那位叫魏永康,2021 年 38 歲的時候去世了,非常可惜。
然後說 " 還記得中科大少年班嗎?45 年後神童們的境遇颠覆想象 "。舉了什麽例子?數據顯示,截至 2016 年科大少年班一共培養了 3167 人,隻有 18%、20% 左右留在了學術界,在國内外打出名氣,成爲科研機構教授的人大約隻有 250 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八九。" 隻有 ",我看到這些的時候就很吐血,你覺得 20% 左右的人在學術界是非常低的比例嗎?你覺得到多少比例才滿意?
你想想全世界學術界的人能有多少,跟全世界人口比例相比有多少,那可能 1% 都不到。少年班如果說有 1/5 的人在學術界,那是特别高的比例,你如果找找其他班肯定沒有這麽高。還說成爲國内外學術機構教授的人大概隻有 250 人,是一個極高的比例,所以我看到 " 隻有 ",爲了黑,什麽數據都能找出來。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應該有一個正常一點的心态,你以一個完全不恰當的标準來要求少年班,然後得到一個非常奇怪的結論。
正常的思考方式應該是什麽樣的?我們應該想一想,有多少少年大學生,科大少年班一年招生幾十人,而在科大少年班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就是。
我是 14 歲來到科大讀書的,很多人就說,你是少年班的,我每次就要糾正他們一下,我不是少年班的,我上的是化學物理系,因爲少年班招收的是高三之前高考的人。我 14 歲的時候已經高三了,所以我不是少年班,我上的就是化學物理系。
媒體說少年班太不成功了,沒有一個人成爲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人,我想這樣的标準怎麽比,牛頓、愛因斯坦是什麽人?全人類幾千年就出來這麽兩個。我們全世界就有上千個大學生,你希望他們都成爲牛頓、愛因斯坦嗎?這完全是不倫不類的比較。
我對于媒體有一個建議,對于科學的宣傳要高調,對于個人的宣傳要低調,尤其是對那些少年大學生,對于少年成名的人,最好不要去報道人家個人,不要去打擾人家,你多去報道他的科學成果,對他個人建議要采取保護的态度。如果你真的希望這個人好好發展,你就不要去幹擾人家,讓他們自由的發展,這是一個道德問題。
專家跨界的錯誤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量子信息,我自己做過很多領域的科普,其中講得最多的是量子信息,量子信息是近些年來我們國家以至于全世界發展特别蓬勃的領域,有很多人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但是網絡上對量子信息的批判一直沒有停過,有很多人簡直是咬牙切齒,他認爲這都是僞科學,你們這幫人全是騙子,其中有一些人還是非常著名的學術機構。
比如說這裏有一位号稱是 " 數學公式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一位退休教授,他寫的文章标題都是指名道姓地說:" 掃謊打非,督促潘建偉院士走出誤區 ",還有一位号稱美國加尼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一位老先生,他寫了 50 多篇文章曆數量子信息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他看來這全是假的,你想一個人有多大的熱情才能寫 50 多篇文章來痛批,他投入了多大的感情。
此外還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專業是太陽物理,但是在 2020 年光量子計算機出來之後,他也讀了不少文獻,他認爲光量子計算機不對,你說九章是量子計算機嗎?我認爲它不是量子計算機,它就是一個光學試驗,還在網上連續寫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我們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首先我們還是尊敬這位老先生,因爲他已經 80 多歲了,而且他自己的領域是空間物理學、太陽風等,在這些領域貢獻了很大。
我們對于他這麽大年齡還在不停地關注前沿科技,還在看文獻,這個精神我們是非常敬佩的。但是我們要指出,在量子計算機領域,他确實不是内行,叫隔行如隔山,從這兩篇文章當中可以看出,他其實對量子計算機有不少的誤解。
科普界的錯誤
這又是讓人非常震驚的事情。對我印象最深的是 2016 年 8 月我們國家發射了 " 墨子 " 号,那是全世界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造成了巨大的轟動。
當時有很多媒體來采訪我,掀起了科普 " 墨子号 " 的熱潮,有很多科普文章都衆口一詞地說," 墨子号 " 最大的成果是量子保密通信了,他說量子保密通信的原理是量子糾纏,而且說得頭頭是道,大家都這麽說,看起來簡直是常識。
可是我沒有搞明白到底是怎麽用量子糾纏來實現量子保密通信的,然後就問了一個真正參與了 " 墨子号 " 研究的人,然後在電話裏面問他,他一句話就說出了答案,說我們沒有用量子糾纏,因爲每次發的是單光子。
這讓我震驚了,他一句話就說明白了,因爲量子糾纏至少要有 2 個粒子,單光子的話就意味着它沒有量子糾纏。這一看原來你們沒有用量子糾纏,那麽那些科普号說的都是錯的,他說沒錯,他們說的是錯的。
其實有時候在科普界傳來傳去,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常識的說法,它仍然可能是錯的。這讓我對于錯誤的阈值一下子提高了好多個程度,才發現所有人都說它對,也有可能是錯的,三人成虎。
我自己的錯誤
最後一個層面是我自己的錯誤,這個又要上一個台階。這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在 2020 年的時候,當時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邀請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跟我做一個對話,他是誰呢?是手撕石墨烯的人,他跟他的同事拿着一個膠帶去粘石墨,一層一層地撕,最後就撕出來單層的石墨烯。
他因爲這個獲得了 201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叫安德烈 · 蓋姆,我跟他進行了對話。我事先做了不少調研,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就問他,聽說中國石墨烯産業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世界領先了,無論是專利的數目還是石墨烯的産量,可是好像石墨烯産業還是沒有得到非常蓬勃的發展,有很多人說這是因爲石墨烯産業還缺少一個殺手級的應用,請問您對這個怎麽看?
圖片來源:作者
我本來以爲他會深入剖析石墨烯産業,但他的回答讓我大跌眼鏡。他說我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你要知道我在十年前剛好得過一次諾貝爾獎不是因爲什麽産業,而是因爲世界上存在二維材料,這個層次不一樣。平常我們提到一個材料的時候,我們想至少都是三維的東西,有長寬高,可是這個石墨烯存在二維材料,沒有厚度。自從有了石墨烯之後人們這個思路就打開了,就可以發現很多其他的二維材料,比如說後來又發現了很多類似的東西。所以他得諾貝爾獎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存在二維材料。
2023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發給的量子點,這個量子點有什麽用?常規的說法就是量子點可以用來做顯示,可以産生五顔六色各種顔色。可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對量子點的解釋是,它的元素周期表增加了一個維度,元素周期表本來是個平面的表,隻有兩個維度,可是有了量子點之後大家注意到,其實同樣一個材料隻要改變它顆粒大小的尺寸,性質也是可以發生變化的,所以它的元素周期表現在是三維的。
這個格局就不一樣了,我們要多注重這種層面的東西,這是基礎研究方面的突破。這也讓我自己的認識又上了一個台階,我發現真的是學無止境,我們作爲一個科普工作者要經常去學習,要學教材、學論文,還要去聯系第一線的專家,還要始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态。你非常努力去學,你該做的都做到了,你還是有可能犯錯,要時刻有這樣的心态,要不斷地改進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雖然我對科普盡了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不懂的東西,還是經常會犯錯,經常會向專家朋友們請教。
每一次直播對觀衆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我自己也是個學習的機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在科普,在不斷地跟錯誤作鬥争的過程當中,我們自己也學到了很多,也不斷地向觀衆傳播正确的東西。謝謝大家!
策劃制作
作者丨袁岚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主任
責編丨王夢如
點亮 " 在看 "
學會從錯誤中汲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