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隻有少數公司排名出現變化,兩極分化的趨勢卻在持續擴大。
作者 | 栾寅征
責編 | 尚 武
出品 | 汽車 K 線
近期,多個口徑統計下的國内 4 月車市成績陸續出爐。其中,據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以下簡稱 " 乘聯會 ")發布的月度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受上年同期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導緻基數較低的影響,2023 年 4 月乘用車市場銷量 163 萬輛,同環比分别增長 55.5% 和 2.5%。乘聯會指出,這是自 2010 年以來,僅有的兩次 4 月環比正增長之一。
随着 " 降價潮 " 外衣下的 " 促銷潮 " 逐漸褪去,車市逐步企穩修複。
與此同時,《汽車 K 線》統計的 4 月主要汽車公司銷量排行榜也浮出水面。與往期相比,雖然表面上 4 月總排名變化幅度極小,但不同陣營中兩極分化的趨勢卻在持續擴大。
1
沉浮之間,勝敗立判
4 月總榜排名的變化主要集中在頭部企業和新勢力陣營。雖然都是各自由一家汽車上市公司的排名變化引發連鎖反應,但不同的是,比亞迪憑借強勢的單月表現連續上升兩個名次,跻身 TOP 3;而蔚來則是一口氣跌落 3 個名次,一降到底。
首先來看比亞迪的表現,4 月銷量達到 21.03 萬輛,同環比分别增長 98.31% 和 1.55%,1-4 月累計銷量 76.24 萬輛,得益于強勁的單月增勢,累計同比增速進一步提升至 91.83%。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是 4 月銷量榜中,爲數不多單月同環比、累計同比全面實現正增長的汽車公司。
随之而來的,是曾經在 3 月排名第 3 和第 4 位的長安汽車與廣汽集團紛紛下滑一個名次,而且兩家公司的 4 月銷量與走勢十分接近,單月銷量僅有不足 5,000 輛的差距,二者也同樣出現了步調一緻的單月同比增長、環比下跌的表現,其中長安汽車同比增長 57.23%、環比下降 25.72%,廣汽集團則同比增長 42.57%、環比下降 23.52%。
其次是新勢力陣營,蔚來 4 月交付量爆冷,6,658 輛的成績排名本期榜單墊底。此外,蔚來單月 35.85% 的環比降幅,創下本期榜單之最。
在蔚來的襯托下,盡管小鵬汽車同期出現了 21.36% 的同比降幅,卻憑借 7,079 輛的交付成績順位上升了一個名次。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小鵬汽車累計同比 41.9% 的跌幅,仍然是本期榜單中最糟糕的表現。
雖然躲過了墊底的黴運,小鵬汽車卻以 1,600 餘輛的差距,被零跑汽車超越,與此同時,3 月憑借單月過萬銷量登榜的北汽藍谷,4 月環比大跌 53.72% 至 4,768 輛,由于沒能邁上 5,000 輛門檻,不僅沒能再次登榜,讓零跑汽車最終連升 3 個名次,跻身 TOP 15。
2
國六靴子落地,降價潮卷土重來?
兩極分化的趨勢不僅體現在單月銷量的排名變化上,同時也滲透到年度累計的銷量表現當中。乘聯會指出,随着 4 月價格戰熱度消退,經銷商恐慌心态逐步穩定,消費者之前的觀望情緒有所緩解。同時,透過《汽車 K 線》統計的數據也能看出,告别了二季度首月之後,各家汽車公司當前的累計銷量同比普遍回暖,但仍有部分企業面臨年度目标增速存在較大壓力。
在 8 家最具有代表性的汽車公司當中,比亞迪仍然保持着極高的累計增速,1-4 月同比增長 91.83%,較上月增速進一步加快,不斷逼近其 114.07% 的年度增速目标。
與此同時,吉利汽車、一汽集團、長安汽車累計同比由負轉正,進入二季度後,終于在不同程度上追平了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吉利汽車由上月的下跌 1.1% 轉爲增長 9.52%,距離 15% 的年度增速目标,僅差大約 5 個百分點。
而一汽集團或許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當地的市場刺激政策,累計同比增幅由上月時的下跌 13.7% 逆轉爲增長 3%。在 8 家汽車公司當中,一汽集團帶來了最突出的回暖表現。
相比之下,3 月初率先掀起 " 降價潮 " 的東風乘用車,1-4 月累計銷量同比跌幅仍然高達 33.6%,是 8 家汽車公司當中,唯一沒能擺脫兩位數負增長的企業,面對其 22% 的年度增長目标還有較長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5 月 8 日,工信部等 5 部門發布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标準有關事宜的公告,簡單來說,乘聯會月報裏提到的有關國六切換政策靴子落地。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 " 中汽協會 ")在次日通過媒體發文表示,早在 2022 年四季度,中汽協會就曾通過行業調研和摸底統計發現,截至 2023 年 1 月底,不滿足 RDE 要求的庫存車輛超過 189 萬,含已采購部件的庫存超過 200 萬。值得肯定的是,中汽協會提交的有關建議得到了采納,讓 RDE" 僅監測 " 的輕型汽車國六 B 車型得到了半年銷售過渡期。
那麽,随着新政靴子落地,接下來的幾個月,在終端市場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更爲關鍵的,随着政策明朗,之前保持謹慎的部分汽車生産企業将對産銷結構做出怎樣的調整?即将進入傳統淡季的中國車市,勢必将醞釀起一股新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