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丨商業數據派,作者|黃小藝,編輯丨劉雨琦
一場場 " 囤金大作戰 " 正在展開。
" 不是我想買,這個價格先‘勾引 ' 我的。"28 歲的 " 金迷 " 娜娜(化名),向閨蜜炫耀着 5000 塊買到的 11 克黃金首飾說道,買黃金既滿足了購物的欲望,還能順便理财。
" 膨脹金 + 店鋪券 + 滿減 +plus 會員超級補貼 + 會員折上折,最後用信用卡支付優惠 "...... 大促規則越來越簡單,但這屆年輕人竟然願意爲了買黃金,再次掏出塵封已久的計算器,列 Excel 表格,甚至精準到小數點後兩位。
消費者對黃金的上頭,在這個 " 低價 " 的雙十一再創新高。
" 每年大促的節點,不少黃金飾品的價格都會低至黃金大盤的成本價,是買金最劃算的時候。" 娜娜對商業數據派解釋道," 今年大盤在每克 480 元左右,‘優秀作業’基本在每克 500 元以下,甚至有 450 元以下的。"
這些超低價的黃金,到底從何而來?
" 我們有 10 款産品參加了百億補貼,包括手環、項鏈、戒指等。" 周大生電商業務副總經理對商業數據派解釋道,希望用更有價格吸引力的産品,能觸達不同需求的新用戶。
雙十一,成了黃金商家們博得年輕人歡心的重要契機。而新用戶,是黃金商家們的未來。
10 年前,中國大媽在線下掃蕩黃金櫃台,一戰成名;10 年後,年輕人在線上搶購黃金商品, " 金迷們 " 從奶奶輩、媽媽輩,一路席卷到了 00 後。
據京東數據顯示,珠寶行業的新用戶占比達到了 80%,其中 25 歲以下的用戶同比增速最高,達到了将近百分之百。
事實上,今年以來,不止黃金首飾,多巴胺 - 彩色珠寶,老錢風、cleanfit- 珍珠,美拉德 - 手串 ...... 珠寶首飾賽道的細分品類一個比一個受歡迎。
當年輕人愛上在網上買珠寶,商家和電商平台也發現了一片新商機。據周大生向商業數據派透露,今年京東 11.11 首周,周大生成交額同比超百倍。
當年輕人湧入,珠寶賽道也進入了一個新周期。
01 年輕人買黃金,在花錢中理财
年輕人買金雖然 " 熱 ",但卻也精明的很。
一邊盯着手機屏幕,一邊在電腦上拉起了 Excel 表格,一邊狂按計算器,許久不再爲大促瘋狂的娜娜今年爲了買黃金,又開始熬夜做攻略。
" 今年黃金特别搶手,好不容易湊齊滿減,付款時發現缺貨了,又挑選又缺貨。" 她感歎道," 别說底價買,以今年的火爆程度能搶到都是萬幸了。"
2010 年黃金的均價約爲 280 元 / 克,到 2022 年,黃金均價漲到了 410 元 / 克,國際金價一路高漲。買賣黃金,成了一門比彩票更有确定性的生意。
" 去年的一款黃金手鏈買成 400 元一克,今年在二手平台上以 460 元一克的價格賣掉後,淨賺了 300 塊。" 社交平台上,此類案例數不勝數。
在 " 值錢 " 的 buff 加成之下,有人開始認真囤金。
定期買金豆子,也成了一種儀式感。犒勞自己辛苦工作,發工資後可以買一顆;遇到開心的事情買一顆慶祝,不開心的時候,得再入一顆安慰自己……就憑當下年輕人的狀态,保準一個月就能攢夠一瓶。
看着金豆豆慢慢将小瓶子充盈起來,情緒居然真的有了 " 價值 "。
圖片來源于網絡
而即使抛開所有的理财原因," 穿金戴金 " 本身也在成爲一種新風潮。
" 即使不賣,看到漲價,心情也會更好。"28 歲的劉明說道," 首先,黃金飾品本身越來越好看精美,光澤感很提氣色;其次,也是因爲轉運珠、金元寶啊,有招财之類意味,我媽也會說今年本命年,帶着金飾壓一壓。"
具體的原因總是五花八門,但總的來看,人們的首飾佩戴的風向标,從奢侈品大牌經典款式,到個性化黃金飾品,是一種追求務實的精緻——即能滿足了穿搭需求,又能招财祈福,錢也攢下來了,真正做到 " 一魚多吃 "。
黃金熱的背後,是年輕人在用更實在的物品,妝點自我與生活。
事實上,今年以來,不止黃金首飾,多巴胺 - 彩色珠寶,老錢風、cleanfit- 珍珠,美拉德 - 手串 ...... 珠寶首飾賽道的細分品類一個比一個熱度高。
有人喜歡人間富貴的黃金飾品,也有人沒有那種世俗的欲望,對各種木串、手串情有獨鍾,老山檀、小葉紫檀 ...... 能盤能帶,香氣撲鼻,在生氣與生存中選擇放過自己;有人黃金和木串混着帶,主打 " 佛系的上進 ",随意切換;有人珍珠配 T 恤,勞力士配優衣庫,緻力于營造出一種毫不費力的老錢既視感 ......
生活,已經被年輕人玩了一場大型的 RPG 遊戲,隻要給人物角色佩戴上一款單品,瞬間疊加一層人設屬性,每天都可以是 cosplay。
首飾,也由此成了人們彰顯個性、對外表達的一個窗口,滿足着人們的社交、生活欲求。
02 低價是鈎子,複購拉動增長
面對年輕人的新需求,珠寶背後的商家們,自然也不會錯過增長機會。
" 倒計時,還有十三分鍾,0 點後會員券就失效了。百億補貼款,明天在中午十二點就沒有了 "。
接近淩晨十二點,周大生的直播間仍有主播在認真講解。據周大生透露,僅僅是前 7 天,今年其在京東的銷量就達到了去年整個雙十一的 3 倍。
不同于媽媽們橫掃專櫃一擲千金,年輕用戶肯在直播間苦等和購買,等的就是 " 最低價 " 和 " 最新款 "。
" 由于消費者年輕化,我們新增了大量 30 歲以下的新用戶,針對這一人群,我們設計了更多入門款。" 周大生電商業務副總經理說道。
周大生不是特例,整個黃金珠寶大盤,都在拼命 " 寵愛 " 年輕人。伊彩珠寶的創始人提到:" 針對年輕人的客單價正在下調,我們根據消費者在各個平台的大盤數據,新增了不少 1000~4000 元左右的時尚彩寶産品。"
價格隻是吸引年輕人的第一層。從款式來看,珠寶也從經典款式,逐漸時尚化、個性化。
" 以前媽媽們嚴選珍珠,講究的是大小均勻、圓潤柔和,現在的年輕人,把珍珠和金屬鏈條疊戴,不規則、多色彩的珍珠串也十分受歡迎。" 一位珍珠飾品商家向商業數據派說道。
而阮仕珠寶則告訴商業數據派,今年從 4 月份到 6 月份,京東的銷售量翻了 10 倍以上,增速迅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産品布局的完善,特别是針對年輕用戶。
" 我們的核心消費人群從 30 到 40 歲左右,不斷下探到了 25 歲人群。" 阮仕電商負責人講道,"20 到 25 歲的消費者,會比較喜歡單吊墜、設計感強的産品,而 35 歲以上的,會比較偏向于帶顔色的海水珍珠、串鏈的點位也會偏大。"
爲了增強設計感,品牌們都在下功夫。比如黃金與木串的組合,珍珠項鏈的疊戴款式,IP 款聯名等,當混搭的創新遇上 IP 營銷,分分鍾撞在年輕人的心巴上。
行業大盤快速增長之下,品牌們積極布局,搶占時間窗口。
不過,低價的核心目的在于培養心智,挖掘了種子用戶後,讓他們持續複購才能不斷産生複利。
" 今年是黃金的增長期,品牌們最核心的 KPI 之一就是獲取新用戶、提升銷量。" 周大生電商業務副總經理說道," 通過低價産品吸引新用戶,再輔助精緻的設計款,引導會員複購。"
一般而言,對珠寶的消費往往是層層遞進的,從低價珠寶入門,然後越買越注重品質,價格也會相應變高。" 總體而言,低價産品隻占 10%~20% 左右,作爲高端消費,珠寶客戶大部分看重的是注重工藝、設計的中高端産品。" 周大生電商業務副總經理補充道。
" 福利款 + 毛利款 " 才是真正拉動增長的持續動力。
于是,珠寶品牌會針對送禮、男性、女性等不同需求和人群,做更細緻的人群運營。
有一位黃金品牌商家提到," 我們發現,不同平台的消費者畫像差異很大,比如我們在京東的男性占比和女性持平了,雖然目前基本是送禮爲主,但我們仍然針對他們上了多款男性自帶吊墜,去開拓他們的消費。"
同時,針對老用戶做複購,品牌會在線上店鋪會不定期的設置會員券、會員禮。該品牌商家透露," 今年,我們的複購率同比去年增長了 15%"。
無論是低價的鈎子,還是複購的運營策略,本質都是将不同的産品,與差異化的人群做精準的匹配。
03 重構的珠寶生意,在低價中看到新增長
産品與人群的匹配,不隻是簡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渠道的鏈接。
從線下到線上,從綜合電商平台到内容平台,渠道的轉變帶來了整體經營模式的差異。
以往,在線下購買珠寶,更是一種體驗式消費。開在商貿核心地段的寬闊店鋪,金碧輝煌的裝修,穿着整齊制服的導購,通過指引、介紹,展示商品的價值,讓消費者佩戴挑選。
但随着電商時代來臨,消費人群年輕化,珠寶消費也走到線上。
一方面,線上渠道銷量正在保持高速增長, 根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珠寶市場線上消費逐步攀升,2022 年滾動年線上電商平台珠寶類消費達 677 億元,同比增長 14%;
另一方面,線下珠寶消費下滑,伊彩珠寶也提到,2017 年後基本關閉了線下門店,轉成了總部體驗店的形式。" 線下門店費用高,但銷量增速卻在放慢。"
轉戰線上渠道,考驗的是商家和平台的數字化運營能力。
手串商家蘇小北,是福建産業帶的商二代,2017 年轉到線上銷售後一直不溫不火。直到今年手串爆紅全網後,開始針對年輕人設置款式,加大投入力度,很快有了高速增長。
蘇小北舉了一個成功案例,"8 月份,京東的采銷運營提到了一些線上銷售趨勢,建議我們做一款針對情侶的七夕木手串,集中去做推廣,上線後很快就爆了,還帶動了店内其他款式的銷售。"
這款手串的設計理念是 " 用一塊木材打造了兩串手串 ",有 " 連理枝 " 的寓意,深受年輕情侶的喜愛。
這種基于銷售趨勢、針對性的單品打爆,是典型的線上運營思維。
一位京東采銷運營對商業數據派透露,今年的雙十一活動,9 月初就開始籌備了,核心任務就是找到 " 要推 " 的貨品。
" 手串是非标,我們推品的邏輯,就是在非标裏找 " 标 ",談低價。這次挑出 200 款,布局到站内的各個頻道。" 以京東百億補貼爲例,具體來說,平台側會先根據全網趨勢,盤點流行款式、大緻價位,再找相應的優質品牌商家做匹配,共建共推。
不過,低價單品對品牌增長的效益究竟如何,需要長久的驗證。
這位采銷運營透露," 一開始,品牌們的參與度不高,某個品牌去年給到的一個單品庫存最多不超過 200 個,但是我們今年在大促節點,一個産品能超過 2 萬庫存。"
這個背後,需要采銷運營人員一款一款地去篩選、盤價格。從去年開始,通過不斷地測試,逐漸增加确定性。
" 不是把産品挂上去就能賣,平台怎麽去連接用戶端和商家端,這個才是關鍵。" 采銷運營透露,内容正在成爲關鍵的連接器。
近年來快速增長的珠寶直播,在直播帶貨中也屬于頭部的 " 吸金 " 品類。直觀的佩戴示範、材質介紹,再加上直播中精心設計的話術,直播帶貨成爲衆多珠寶品牌的銷售重點布局的渠道。
珠寶的直播比平面圖片讓用戶更直觀地感受實物的大小、款式及佩戴效果。
除了直播以外,通過 " 種草 " 從站外引流也是必做的功課。
社群内容、KOL 内容的感染性、傳播力同樣能帶動消費者熱情。據一位業務人員透露," 從去年 9 月開始嘗試從小紅書種草,發布後,很多用戶都去自發的分享。"
據業内人士透露,雙十一京東的百億補貼在小紅書中的參與量,從日常的萬級用戶參與量,暴漲到了百萬級。
随着競争的激烈,電商平台也更願意打破 App 之間的壁壘,讓流量在各大平台間流動起來,而内容就成了其中穿針引線的重要抓手。
新用戶、新渠道、新方式,這屆雙十一,珠寶品牌不僅是在做促銷拉銷量,更是在新周期中做新增量。
電商的盡頭雖離不開 " 低價 ",但在低價中,抓住趨勢才能真正抓住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