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王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作為鹵制品行業的标杆品牌,周黑鴨(01458.HK)曾撐起投資人對一家消費品上市公司的美好願景——高端化的打法,堅持直營的經營模式,以及由此騰挪出來的高于同行的利潤空間。
自上市以來,周黑鴨也确實滿足了資本市場的期望。2017 年,周黑鴨營收突破 30 億元,達到 32.49 億元,淨利潤為 7.62 億元。這一年,周黑鴨的股價也在行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實現逆勢上漲。與此同時,周黑鴨的賺錢能力更遠超同行,不論是毛利率,還是淨利率,周黑鴨均高于另外兩大競争對手——絕味食品(603517.SH)和煌上煌(002695.SZ)。
轉折出現在 2018 年,這一年,周黑鴨的營收增速突然轉負。此後,受疫情沖擊,周黑鴨的股價和業績均被絕味食品甩在身後。
而在近日,一則傳言又引發了市場對于周黑鴨業績表現的擔憂。1 月 11 日,一份廣為流傳的調研紀要顯示,周黑鴨在一次小範圍的業績交流中透露,其預計 2023 年淨利潤僅為 1.5 億~2 億元。作為對比,2021 年,周黑鴨全年歸母淨利潤為 3.42 億元。
當天上午,周黑鴨股價 " 跳水 ",盤中一度下挫 26%。截至收盤,周黑鴨報收 4.50 港元 / 股,跌幅達 22.95%。
1 月 12 日,周黑鴨發布公告稱,公司業務運營一切正常,高管團隊穩定,且近期控股股東未有任何處置公司股票的計劃,2023 年目标為努力實現 2 億元或以上利潤。
但這似乎不能安撫市場焦慮的情緒。1 月 12 日,周黑鴨延續前一天的跌勢,報收 4.24 港元 / 股,跌 5.78%,總市值為 101.05 億港元,兩天内蒸發約 34 億港元(折合人民币約 30 億元)。Wind 數據顯示,周黑鴨實控人為周富裕、唐建芳夫婦,截至 2022 年 8 月 25 日,其持股比例為 57.76%。以此計算,兩天内,周富裕、唐建芳夫婦身家蒸發近 18 億元。
就上述市場傳言的真實性、公司近期經營情況等問題,時代财經向周黑鴨求證,相關負責人僅回應稱,相關問題以公司官方公告内容為準。
業績下滑," 鴨 " 力山大
對于周黑鴨來說,賣鴨脖越來越不掙錢了。
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周黑鴨營收為 11.8 億元,同比下降 18.7%;淨利潤 1837.7 萬元,同比大幅下滑 92%。周黑鴨在公告中對此解釋稱,因全國範圍内多地實施嚴格防控措施,人流銳減導緻門店客流大幅降低,物流配送亦受限,對公司銷售及利潤均造成一定影響。
而在疫情沖擊下,周黑鴨仍在推進 " 直營 + 特許經營 " 模式,逆勢開店。為吸引加盟商,周黑鴨加大了對加盟商的補貼支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淨利潤。根據官方數據,截至 2022 年年中,周黑鴨在全國的門店數為 3160 家,相比 2021 年同期增加 890 家。
九德咨詢創始人徐雄俊對時代财經表示,相比于做加盟模式的絕味食品和煌上煌,周黑鴨直營模式的運營和管理成本更高。同時,絕味鴨脖與煌上煌的産品多為中低端,而周黑鴨産品定位高端,此前受疫情影響,高端産品的消費有着更大程度的萎縮。
除了疫情,周黑鴨還将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在 1 月 12 日發布的公告中,周黑鴨表示,公司正面臨來自可能對盈利能力産生不利影響的各種因素的挑戰。特别是由當前産業趨勢導緻更高的原材料和配料的成本,以及公司在成都新設立的加工廠預計将産生更高的成本及費用等。
在餐飲行業分析師、淩雁管理咨詢首席分析師林嶽看來,原材料成本上漲、疫情等原因都不應該是周黑鴨業績下滑的理由,因為相比之下,其他同行受到的影響并沒有如此嚴重。
" 周黑鴨的下滑趨勢已經持續幾年,這和其整體的業務戰略、定位有比較大的關系,比如疫情期間門店的關閉、門店坪效的下滑等。此外,周黑鴨在産業鍊上遊缺乏充足的布局,導緻其在供應鍊和成本控制的過程中遇到困難。" 林嶽告訴時代财經。
一直以來,周黑鴨以高端化定位被市場熟知。2017-2020 年,周黑鴨客單價均維持在 60 元以上。2021 年,周黑鴨客單價同比減少 2.3 元至 57.80 元,2022 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回升至 59.13 元。同期,絕味食品和煌上煌門店的平均客單價則在 30 元左右。
面對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周黑鴨并未直接提高産品售價,而是嘗試變相提價。
比如在 2021 年,周黑鴨就推出中小包裝,降低單盒價格,補充了在 9.9 元~25 元中低價格帶的空白。在天貓旗艦店,一袋周黑鴨 140g 真空包裝鹵鴨脖的零售價為 25.8 元,六袋裝 15g 真空包裝鹵鴨脖的售價為 22.8 元。以此計算,15g 裝真空包裝鹵鴨脖的單位售價要高于 140g 真空包裝鹵鴨脖。
鹵味江湖混戰升級,如何抓住年輕人的胃?
實際上,不隻是周黑鴨,鹵味 " 三巨頭 " 中的另外兩家,絕味食品和煌上煌的業績同樣顯露疲态。
财報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絕味食品營收為 33.36 億元,同比增長 6.11%,淨利潤為 9859.27 萬元,同比減少 83.94%;煌上煌營收為 11.82 億元,同比下滑 15.98%,淨利潤為 7991.55 萬元,同比下滑 46.7%。
2022 年,與 " 人們為何不愛吃鴨脖了 " 相關的話題曾多次引發熱議,網友們對此給出的答案是,人們沒錢了。在微博熱搜的評論區,更曾多次出現 " 貴 " 這個關鍵詞。在網絡上,關于鴨脖等鹵味産品越賣越貴的抱怨不絕于耳。
以廣州為例,美團外賣平台顯示,200g 絕味鴨脖的售價在 22 元上下,周黑鴨的均價則在 30 元左右。照此計算,這兩個品牌一斤鴨脖的平均售價在 50 元~60 元之間。
此外,人們 " 不愛吃鴨脖 " 的另一個原因則出在産品上。萬年不變的品類和口味,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近年來,鹵味巨頭都在嘗試抓住年輕人的胃,接連推出小龍蝦等新品。但目前,鴨貨依然貢獻了營收的大頭。以絕味食品和周黑鴨為例,2022 年上半年,絕味食品的禽類制品收入為 21.74 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 66.98%;周黑鴨的鴨及鴨副産品銷售收入為 9.29 億元,占總收入的 78.7%。
對鹵味 " 三巨頭 " 來說,更關鍵的問題可能還在于,在零食選擇越來越豐富的當下,鴨脖面對的對手不一定還是從前的對手。
一方面,除了周黑鴨、煌上煌之外,跨界選手開始進入鹵制品市場。近一年來,休閑零食品牌三隻松鼠(300783.SZ)、良品鋪子(603719.SH)等紛紛推出鹵制品零食,包括鴨脖、鴨爪等。
另一方面,一批在消費場景、産品品類上比傳統鹵制品更具特色的品牌也開始冒頭。2021 年以來,鹵味品牌王小鹵、風幹辣鹵連鎖品牌 " 菊花開鹵味 "、主打長沙風味的熱鹵品牌 " 盛香亭 " 等相繼拿到融資。
這些新銳鹵味品牌利用電商、直播帶貨等渠道迅速闖入市場。以王小鹵為例,其靠着一款虎皮鳳爪殺入大主播直播間,一夜之間成為網紅。天貓旗艦店首頁顯示,2019-2021 年,王小鹵虎皮鳳爪在天貓連續三年銷售額排名第一。
鹵制品市場的競争一直相當激烈,而鹵味 " 三巨頭 " 其實也從未真正在市場上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2021 鹵制品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周黑鴨和絕味食品在國内的市場份額分别為 5% 和 9%,而煌上煌和紫燕百味雞則分别占有約 3% 的市場份額。
在這場鹵制品 " 内卷 " 大戰中,是把一樣東西做到極緻、讓自己成為行業标杆,還是成為 " 多面手 "、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的品牌,也是周黑鴨們需要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