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票房雖然慘淡,好在題材豐富。
不同于過往類型片,今年從《異人之下》到《從 21 世紀安全撤離》再到《解密》和《逆行人生》,其實都有新東西。
這麽一對比,愛情片就顯得有點沒啥存在感了。
事實也證明,在被反複荼毒後,觀衆對國産愛情片,真的沒興趣了——
《負負得正》
可能比起電影本身,更吸引人注意的是由電影宣發引起的一系列鬧劇。
和衆多暑期檔一樣,作爲一部在七夕節當天上映的愛情電影,《負負得正》并沒有通過節日營銷的加持收獲認可。
不論是排片還是票房,直觀的數字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這也引起了男主角朱一龍粉絲圈的震蕩,大量粉絲劍指片方,質疑起宣傳方和藝人工作室的行程安排。
甚至在線下聲讨無果的情況下,直接在朱一龍路演現場貼臉開大。
那這部片子到底怎麽樣?
電影上映四天,票房 5000 多萬,按照今年整體大盤的情況看,不管對标的是文藝片還是愛情片,這個成績都不算太差。
當然對比朱一龍自身的票房成績來說,确實沒有之前《人生大事》與《消失的她》成績那樣來的亮眼。
電影的故事設定還是國産愛情裏令人熟悉的出租屋文學。
主角是一對在大城市合租男女。
女主李小樂(邱天飾演),她父親是個滿嘴謊言的生意人,母親早早過世了。
她被丢給了陌生的舅舅,又被丢給了外婆,外婆去世後,她已是個沒有家的小大人了。
爲了謀生,小樂學會了說謊,做過百行百業。
她遊戲人間,對于感情也是随心所欲,從不考慮未來。
哪怕交往了還不錯的對象,隻要發現對方開始認真,她就會落荒而逃。
小樂是怪人,所以她天然認爲沒人能與她有共振,然而命運讓人遇到生命的另一個怪人。
合租的新室友黃振開(朱一龍飾演)。
他有一頭藍發,帥氣又拘謹的可愛,還有自成一套的外星人理論。
黃振開白天打工人晚上死宅男,但小時候其實是個挺有夢想的人。
他喜歡畫漫畫,在他眼裏這個世界是有外星人的,是奇特的。
隻不過這一切都在窒息且壓抑的原生家庭裏被扼殺了,黃振開成了普通人,過普通的生活,畢業後成了一個普通社畜。
過着不是很想活但也死不了的日子,成天戴着耳機,拒絕和外界溝通。
他這個人有多沉默呢?
小時候目睹親爹出軌,出軌對象在他面前爬出去他不吭聲。
工作後在兩個領導中間受夾闆氣,别人團建 social 他提前溜号。
上班的時候被油男一頓惡心,走路上還倒黴被人吐一身,但他就靠着自己的耳機封閉在在自己的世界,愛咋咋地吧。
他所有的反抗就是,染個藍發。
清湯寡水的生活循環往複,直到他遇見了李小樂。
不知道什麽時候,他們已經交流了很多很多。
倆人半夜一塊看電視節目,氛圍到了,有些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漸漸的,李小樂發現自己的僞裝開始有人能識破了,而面對靠近的善意她再次害怕了。
他會喜歡僞裝之下的真實的她嗎?
于是她決定掌握主動權,對他說 " 我開始讨厭你了 "。
電影用一種很意識流加情緒化的方式,講述了兩個孤獨的邊緣人。
講人對親密關系的需求和想象,講人對自己同質化生活的反叛,講童年,講生活,講命運。
如果說本片的前半段是浪漫的現實主義,那後半段就過于 " 先鋒 " 和抽象了。
失戀後的男主選擇用裸辭周遊世界的方式找自己;男女主兩人關系中的障礙沖突靠外星人設置,暴打外星人,大鬧外星球 ......
全片給人的感覺就是多雲天飄小雨,既不熱也不冷。
前後劇情銜接莫名其妙,但分割到每個具體場景裏邏輯和人設又是自洽的感覺。
老實說電影并不差,尤其是在糟爛的電影市場,一堆濫俗之作中間,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
它最大的問題是兩不靠,既不商業也不文藝,好像都沾點,好像都不是。
又沒有氣質與衆不同到令人驚豔,完成度還可以,但結構松散,說 " 作品 " 還差點。
作爲一部愛情片,請問這部電影要講的是什麽?
從負負得正的電影名,應該是相互救贖吧。
那男女主的相互救贖體現在哪兒?
因爲和你在一起,我不再是原來那個走入茫茫人海中的庸衆。
或者說,我仍然是人群中那個不起眼的存在,但因爲有你和你的愛情,所以不同了。
我可以接納最真實的自我,可以對抗全世界,可以對抗生活的瑣碎和重負,可以對抗我們原本要墜入的虛無。
這就是普羅大衆的愛情,可惜是連這群人都打動不了。
電影裏,用了外星人、劇本來體現這點,可是太不徹底了。
男女主的愛情拍得像加長 mv,療愈小時候的對方,竟然是用幻想?
講述彼此的創傷,就隻是講述了,但沒有具體的發生。
不應該讓觀衆看到真的被對方療愈嗎?
至于接納真實的自己,在愛情中也沒體現,而是分開後才意識到要改變。
至于這個改變是,男主反抗劇本,辭了職,回了老家。
女主呢就是三年後真的成了明星服裝搭配師,不逃避了也開始直面人生了,可實際一個心路曆程都沒有。
當然這片子除了男女主外的故事也不是沒有好的地方,比如一些令人驚喜的視角。
女主和男主講述自己的絕技飛龍螺旋提檔腿的時候,電影快速閃過了幾個她在不同年齡段用這招制服歹徒的畫面。
另外一段女主和朱珠飾演的富婆當街打性侵男進了局子,遇到一個大媽坐旁邊就問她爲啥進來,大媽平靜地說 " 我老公家暴我,我一刀把他奪了 "。
這兩場戲都沒有任何關于受害者的凝視與悲情,反而畫面風格诙諧又明亮。
大家看的時候隻覺理所應當。
很多喜歡凝視受害者的電影卻總站在對立面,這一點卻是這片子裏非常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本來這部片子完全可以好好展現一下它在視聽語言上做了一些什麽樣的 " 實驗 ",讓觀衆更多地了解不同的電影風格和創作手法,更好地跟觀衆對話。
結果因爲整個宣發的跑偏,迷亂了視野,沒有走向它本來的受衆。
看到的人不理解,能理解的又沒看到,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