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着 8 個月大的肚子上台跳舞、産後高強度複健練出 8 塊腹肌。
她在浪姐中是半個小透明,但在舞蹈界卻是水平極高的編舞藝術大師。
年輕與勇氣從來就不是互相關聯的命題,二十多年的成與敗越發使她相信:自信在運動中生發,自我是生活最重要的主題。
" 狠人 " 舞者
Ruthless
前些天,《乘風 2023》五公播放結束,# 徐懷钰謝欣淘汰 # 沖上熱搜。
經曆了沸沸揚揚的劃水風波,徐懷钰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都已經不再陌生了,那麽謝欣又是誰呢?
大家都知道,浪姐選人從來都不是草率而爲的,要麽是自身流量話題度拉滿,要麽就是專業實力過硬。
相較于 # 元氣甜妹陳意涵 #、# 鋼琴家 + 朗朗夫人吉娜 #、# 原快本主持人謝娜 #……
沒什麽多餘标簽的謝欣顯然屬于後者。
與 Amber 合作《從頭》,一席搖滾朋克裝扮簡直不要太酷飒;
《蘇州河》裏的詩詞吟誦一出,嗓音更是引得不少人感歎:真的太蘇了 ……
但是,即便在可圈可點的表現之後,謝欣仍是熱度不高的小透明的狀态,仿佛她的體質就是天然不吸引流量。
就像在《你好星期六》中,跟王鶴棣一起跳舞的明明是她,
卻不及謝娜一句 " 用力過猛 " 的點評來得更吸引眼球。
在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爲自己争取話題點的時候,謝欣仿佛隻考慮怎樣才能把自己那部分在舞台上呈現得更好。
正因如此,她才獲得了不少觀衆的超高評價!
我第一次對謝欣有所耳聞,是在《這就是街舞 4》中。
幹淨利落的短發,瘦削的身材,對舞蹈作品品質要求嚴格得不得了。
這種描述一出,可能大家立馬就會發現,謝欣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是這個樣子。
标志性短發(隻有更短,沒有最短)、厚唇,以及 …… 常人難以企及的 8 塊腹肌。
與其說她是現實版金剛芭比,不如說更像女版鋼鐵俠,幹練又果斷,細膩又充滿力量。
熟悉謝欣的人都知道,她對自己的高要求從來不是爲了上節目而演出來的。
身邊人習慣喊她一聲 " 欣哥 ",是因爲這種認真而嚴格的狀态,在過往二十多年的時間裏,一直陪伴在謝欣左右。
作爲舞者如此、作爲媽媽如此、作爲自我更是如此。
從小就渴望站上舞台跳舞的謝欣,13 歲瞞着媽媽報考江西文藝學校,16 歲考入現代舞實驗班,
優秀的專業能力使得她年紀輕輕就能畢業留任舞蹈老師。
至此,謝欣的舞蹈之路似乎都很平坦。
而當她覺得自己這一生都會持續而穩定的從事舞蹈教學時,她卻被辭退了,理由:" 太年輕。"
正值年少的她,一下子陷入了彷徨。
可能天性倔強又堅強,三個月後,她覺得自己不能再繼續頹廢下去,便開始四處投靠舞團,曾在金星舞蹈團一待就是 6 年。
期間,就連一向以毒舌著稱的金星老師,都十分看好這個倔強的女孩,聲稱她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果不其然,29 歲那年,謝欣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舞蹈劇場,
36 歲,她又成了巴黎歌劇院首位委約的中國女性編舞家 ……
從初學者到走向世界,謝欣 20 多年的努力終歸沒有白費。
她從不認爲自己是幸運的,或者說她從不标榜幸運。
自信是從每一天的行動中自然成長出來的。
外界之所以看得到,并相信謝欣,跟她進行一些合作和火花碰撞,是被謝欣的 " 核心 " 所感染。
如果沒有一個幹淨又有執念的核心,便不會如此幸運。這是劉鶴對她說的。
劉鶴是謝欣的老公,原本也是一位舞者,說起來,二人算是同行。
隻不過,後來爲了支持謝欣的工作,他成了謝欣舞蹈劇場的制作人。
雖然起先不夠專業,但邊學邊做的劉鶴,現如今已經能将劇場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與謝欣關系幾乎最爲親近的人,卻總給人感覺仿佛不存在。
不止一位采訪者曾對謝欣發出感歎:原來你有老公啊!
或許,這更從側面反映了劉鶴對謝欣的信任與包容:" 支持是我能爲她唯一做的。"
相比之下,謝欣主動提到女兒雅禾的情況要比劉鶴多得多 ……
在懷着女兒雅禾的時候,謝欣正在籌備作品《大飯店》的巡演,劇中謝欣要扮演的是一個孕婦。
誰承想,演出前兩天,謝欣發現自己真的懷孕了。
采訪中,謝欣笑着說自己真的懷孕是塑造孕婦角色的最大困難。
一般來說,按照常人的想法:讓孕婦飾演孕婦不是最合适不過嗎?
可對于一個舞蹈演員來說,懷孕便意味着身體機能暫時無法與曾經相匹敵。
肚子的逐漸增大,也爲舞蹈動作的完美呈現增添了實打實的障礙,
更何況,身爲母親的責任感,使得謝欣不能不對這個即将而來的小生命多一絲小心。
盡管心态與身體狀态都需要一再調整,但懷孕對那時的謝欣來說也并非都是負面的。
就好比在情感上,更加真切的體驗,便使謝欣感受到了身爲孕婦的微妙情感,更好地與角色融爲一體。
演出期間,謝欣從來沒有因爲自己的孕婦身份就要求特殊對待,
甚至連舞伴都是四個多月以後才發現跟自己配合的這個女舞者原來真的懷孕了。
她很驕傲《大飯店》是自己和女兒共同完成的作品。
懷孕 8 個月的時候,挺着個大肚子的謝欣照常上台演出,就連觀衆在謝幕時發現她是真懷孕,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更何況是與這兩個生命親密相關的家人,他們壓根不敢在台下觀看," 實在太過揪心了 "。
" 要跳舞還是要孩子!" 謝欣曾這樣被醫生嚴厲訓斥!
作爲母親的謝欣應當被訓斥,但作爲一個有分寸的舞者來說,謝欣已經盡自己最大可能去經曆生命中的特殊階段了。
演出結束,一向以 " 夠狠 " 著稱的謝欣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後來女兒出生," 道具 " 沒有了,再次演出反倒少了些真實感。
她很愛自己的女兒,隻不過對于一個靈魂一直走在探索路上的人來說,舞蹈才是她當前更急迫奔赴的。
于是,生完孩子的第 15 天,她又回到了團裏,開始進行高強度的産後恢複。
女兒語音:" 媽媽你爲什麽挂(電話)了,你不想我嗎?"
謝欣嘴角強扯出一個弧度,五味雜陳。
是啊,雖然姿态上一直是女強人,但哪有一位母親在面對親生孩子這樣的疑問後,還能無動于衷呢。
她一直說自己是一個自私的母親,給得了女兒百分百的愛,但與之相對的陪伴卻隻能盡力而爲。
有時候,相較于女兒,舞團更像是謝欣的孩子。
她會想盡全力推動舞團的發展,也會在看到成員們的作品時欣慰不已。
隻不過,無論孩子還是舞團,謝欣都始終尊重,尊重每個獨立主體的自我選擇,如同她始終尊重自己的選擇那般。
" 自我 " 是穿插在謝欣人生每一階段的關鍵詞。
各種選擇,成功或是失敗,都是謝欣自我想要的體驗。
之所以把自我擺在第一位,并不是以自我爲中心,不顧及别人的感受。
相反,正是因爲想要做得好,想更對得起觀衆,想帶女兒見識更不一樣的世界,她才如此堅持自我。
這樣,才能問心無愧。
被聚光燈環繞過,也在低谷裏彷徨過,所以她才無所畏懼于繼續嘗試新體驗、挑戰新身份。
參加《舞蹈風暴》是爲了轉換身份,從藝術總監回到舞者。
" 自己好像要忘記自己了 ",
所以借此機會讓自己更懂得選擇與取舍,繼續前進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内心有所缺失和遺憾。
而參加《乘風 2023》就真的是一場全新的嘗試了。
作爲歌唱小白的謝欣,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标:要在節目中成爲一個能站着拿麥唱歌的人。
爲了更好演繹《蘇州河》,謝欣專門找到同在節目中的龔琳娜老師開小竈。
反複推敲自己唱歌的咬字與發力,直至找到最适合的狀态。
此處,不得不提一句:龔琳娜老師是真的很有人格魅力啊!
實力過硬不說,明明是不在一個團隊的競争關系,竟然還如此認真地教别人唱歌!
也難怪網友紛紛感歎:這真是教授級别的聲樂課!太值了!姐姐們之間的惺惺相惜就是很難不令人動容!
前面我們也曾寫過一篇有關龔琳娜老師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回去看一下,總之就是非常可愛又有感染力啊!
如今的謝欣雖然已經走下了浪姐的舞台,但從她最新一條報平安的微博也不難看出,
浪姐中的所謂失敗并沒有對她造成想象中的打擊。
因爲,比起在舞台上當個備受追捧的明星,謝欣更在乎的始終是自我的經曆與體驗。
見識了什麽是真正的流量紅利,仍可以回到排練廳,仍知道一部作品需要反複磨練。
這樣,無論身邊還是外界的人,都會對你的選擇信任并支持。
如果說曾經的謝欣隻是一位專業技能過硬的舞者,那現在的謝欣則更像是一位真正的舞蹈家。
一個非常 " 當下 " 的藝術家。
說她 " 當下 ",是因爲她經常執着到仿佛在較真。
幾乎全情投入每一次表演,就連彩排也不例外,常常幾近落淚。
而且,這樣一位 " 藝術家 " 的生活環境也非常當下。
走進謝欣家中,樓梯角堆放着包裝紙盒,桌面上擺放的是以實用爲目、随手方便拿取的雜物。
除了滿牆的榮譽證書四四方方,其他幾乎沒有一處看得出她是搞舞蹈藝術的。
鄰居沒人知道她的職業,隻知道她是一個剛生完孩子身材就很快恢複的媽媽。
對此,謝欣隻是一笑:" 這不是很正常嗎。"
她會在朋友圈曬娃、會做一個随性的吃貨、也會跟家人溫馨地袒露心聲 ……
至此,如果你又以爲謝欣是一個走下舞台就十分接地氣的尋常人,那她以下的表現又會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她不知道黃瓜多少錢一斤,不知道最新熱映的電影是什麽,也不知道蘋果出到第幾代,
甚至不知道自己女兒的牙齒數量,隻知道她已經來到這世上多少個月 ……
着實有點 " 沒心沒肺 " 過于 " 藝術 " 了 ……
可即便如此,家人依舊是謝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堅實後盾。
這也就是爲什麽即便經曆了很多不同階段,謝欣的舞步仿佛從來沒有停過。
有了對舞蹈的信念以及這樣的底氣,比起輸赢,謝欣從來更在乎作品編排上的成功與否。
赢隻是一個附加條件。
" 我連自己的期待都無法承擔,更何況是其他人呢,謝欣隻不過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
以謝欣如今在舞蹈界的地位,完全可以安穩而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跳聖賢舞。
可她偏不,她希望能夠帶給工作室更好的發展,也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當今舞者的智慧與多樣性。
" 跨界對未來創作來說一定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和其他不同藝術相互産生更多可能。"
此外,作爲舞蹈前輩的謝欣一直都對舞蹈界的新生代們關注有加。
她經常感歎,自己況且在當今都覺得壓抑,何況是那些初出茅廬的舞者 ……
看似高冷疏離的她,每當跟别人談論起舞蹈,就會瞬間變成話痨屬性。
也許,我們永遠無法成爲謝欣,而謝欣也從來沒想成爲一個模闆。
對每個人來說," 無悔的坦蕩,就是你最美的樣子。"
也許,敢于體驗從來不是隻有年紀輕輕才會去做的事。
一個作品隻有表演完才算得上真正完成,而一個人隻有處于變化當中才更真切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