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 Veer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9/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430 天
01
有人說:困在自己執念裏的人,到哪裏都是囚徒。
我們似乎總是把眼光投向明天:明天我就開始減肥,明天我就開始讀書學習,明天我就開始準備這一季度的報表……
我們執念于明天能改變,執念于未來能變好,很少停下幻想,轉身回顧過去。
而事實上呢,我們對未來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卻受制于過往的經驗與價值觀。
若不對過往進行一個回顧,未來也很容易淪爲過去的延長線。
柳傳志先生說:誰複盤,誰受益。
"複盤" 最早是指圍棋中的術語。
複盤作爲一種企業管理理念,還是柳傳志先生提出來并身體力行的,他甚至将複盤視爲 " 聯想最重要的一件事 "。
他認爲,複盤的思想對個人和企業的發展都非常重要。多年以來,經過不斷地實踐與打磨,聯想内部也已經逐漸形成了體系化的複盤方法。
而聯想複盤方法論的主要研發者沈磊老師,将這近二十年來的實踐,不斷反思優化後的 " 幹貨 ",著于《複盤》這本書中。
02
人們對未來的焦慮,實際上是對确定性的渴望。
而複盤過去,其實就是爲了擺脫過去。
我們很難擺脫主觀,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想象之中。
比如,你以爲你平日裏工作很辛苦,因爲你下班後總是很累。可當忠實記錄自己的時間和工作記錄後會發現,你并沒有很多的工作量。
所以,盡可能地還原事情的發生過程尤爲重要,這也是複盤的第一步:梳理過程。
" 我們首先應盡可能地呈現實情和真相,而不是在真相還未搞清楚的情況下,就立刻陷入想象的世界,做出各種假設和推理。"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公交車上,一個闆紮大美女不給身邊的老人讓座,被人偷拍放到網絡上,美女被衆人口誅筆伐。
可事實呢?是這個美女加班暈倒,被送到醫院,經檢查發現得了癌症,正是身心最低谷的時候。
可我們大多數人,在真相未明朗之前就喜歡各種假設推理,并上升到品格上的評價。
所以,如實梳理過程,才能更加客觀,更具針對性,進而從複盤中獲得收益。
圖源 Veer
03
" 回顧目标 " 回顧的就是 " 目标體系一緻性 "。
如果隻是簡單對比當初制定的目标,就很快進入下一步,會發現因爲流于表面而無法深入下去,就會得沒啥好複盤的。
我發現我的複盤總是中斷,就是這個問題。
複盤的邏輯和方法就是建立在 "目的 - 目标 - 舉措" 這種結構化思考的常識之上,因爲太過于常識,所以才會忽略它。
也是此時,我才突然意識到," 目的 " 和 " 目标 " 是不一樣的。我以前以爲這就是一個概念。
在黃金圈法則裏,其實 " 目的 " 對應的就是 why 的部分," 目标 " 對應的是 what 的部分。
比如:我的目的是成爲世界首富,那我的小目标是先掙他個一億,完全沒毛病。
目标是可衡量的标準,目的是有意義的模糊。
爲什麽要區分這兩個概念呢?就像這個例子:
某領導讓助理訂一張去上海的高鐵票,但是一直到下班都沒收到助理的回複。
于是領導去找助理,助理說高鐵票太難訂了,自己嘗試了各種辦法都沒訂到。
領導表示理解,并問助理:" 我爲什麽要訂高鐵票呢?"
助理說:" 您要去上海開會。"
領導又說:" 那除了坐高鐵,我還能怎麽去 ?"
助理才恍然大悟:" 對啊,還能坐飛機。"
在我們實踐過程中,如果眼睛隻聚焦于目标,很容易會把思維局限住,視野就會變得狹隘。
04
有位作家寫到 " 每個人守着一扇隻能從内開啓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别人打開這扇門。"
反思自我,就是打開這扇門的鑰匙。
《複盤》這本書更着重講了團隊複盤,但對個人也有很大的啓發。
比如鍛煉、讀書等,很多人的執行效果并不理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邀請小夥伴,一起來健身讀書呢?
運用環境助推的力量,一起開複盤會,可以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
學者吳伯凡說:" 事業和人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反思的速度和次數。"
别人停下腳步可能是在欣賞風景,而我停下腳步,就是在尋找出路。
沈磊老師強調:複盤并不是聯想的獨門武功秘籍,而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體系,是原創思想加上 " 拿來主義 " 的綜合産物。
複盤可以用在方方面面。
比如:有些人胖一斤跟玩兒似的,瘦一斤跟玩命似的,那你可以複盤自己的飲食、運動、作息等一系列習慣,來達到目的。
說白了,複盤,就是不讓我們白摔一跤的方法。
經常會有人說,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你複盤有什麽用,還不是 " 事後諸葛亮 " 嘛。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反駁:可以用複盤積累的經驗來指導未來發生的這些事情啊。
但是,同一條路,下雨,下雪和晴天,你走完總路程的時間都是不一定的,何況是複雜的社會活動呢?
隻要前提條件變一點點,一味照搬過去的經驗都可能适得其反,就像 " 刻舟求劍 " 一般。
那麽事後複盤有什麽用呢?答案是:複盤能夠培養我們的洞察力。
洞察力,遠遠比具體的經驗和教訓要重要的多。
将複盤中産生的洞察力進行結構化梳理,理清楚在認知層面上我們前後所産生的變化,其實就是對元認知的訓練。
共勉!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羲珞,精讀讀友會會員。有無相生,無往不複,願這世界被人類溫柔以待。
↓免費試讀《精讀君通識詞典》前 30 個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