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兩年,中西部城市越來越成爲假期旅遊的熱門選擇。
10 月 6 日,文旅部發布假期出遊數據,國内旅遊出遊人數 8.26 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 2019 年增長 4.1%。至少國内遊的部分,已經從三年疫情後恢複了過來。
在這一大背景下,據今天發布的 2023 年中秋國慶微信數據報告顯示,今年 " 雙節 " 期間旅遊消費,對比 2022 年國慶假期增長 84%,超 20 個城市漲幅翻倍。其中,重慶和成都拿下了除 " 北上廣深 " 的全國消費熱度城市的冠亞,武漢、西安、長沙等中西部城市占據了排名 Top10 的席位。
在全國消費爆發力前 10 城市中,中西部城市占據 8 席,漲幅均超過 145%,西藏拉薩更是以超 300% 的消費漲幅位列第一,緊随其後的是新疆吐魯番、西藏日喀則、新疆石河子等我國西部地區城市。
同樣,在攜程于 10 月 6 日發布的《中秋國慶旅遊總結報告》(以下簡稱 " 報告 ")中,成都、重慶、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均位列 " 十大熱門目的地 "。
爲什麽中西部城市成爲了中秋國慶小長假的熱門選擇?
一方面,疫情政策放開、國慶假期确定的大背景下,長線遊成爲了熱門選擇,帶動了中西部城市的旅遊興起。
攜程報告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跨省遊訂單占比達 51%,同比去年增長 2 倍多;3 天以上的團占跟團遊總量一半,同比去年增長超 4 倍;長途遊訂單占比 39%,同比去年增長超 2 倍。
飛豬數據同樣顯示,國慶節假期跨省遊訂單占比超 8 成,除了北上廣深以外,成都、重慶和西安等位列國慶假期國内遊熱門目的地前十。而在疫情之前,根據驢媽媽發布的《2019 年國慶出遊總結報告》,國内長線遊的熱門目的地 TOP10 分别爲北京、三亞、廈門、麗江、青島、呼倫貝爾、廣州、成都、重慶和桂林。
而與國内熱門旅遊目的地相對應的熱門客源地前五的城市分别爲:北京、上海、洛陽、武漢和西安。
此外,長線遊的興起還催生了 " 邊疆熱 " ——據攜程數據,十一期間,新疆、雲南方向跟團遊訂單同比增長近 2 倍;從十一機票數據來看,對比五一期間旅客人次增速最快的目的地 TOP10 爲:海拉爾、喀什、烏魯木齊、麗江、貴陽、蘭州、拉薩、昆明、西甯、桂林,多爲西南、西北地區長途旅遊目的地。
另一方面," 窮遊 "、" 反向旅遊 " 等流行旅行方式在助燃中秋國慶假期的同時,也讓更多遊客選擇中西部地區性價比更高、人數相對較少的地方進行旅遊。
所謂反向旅遊,簡單來說就是避開客流量大的熱門旅遊景區景點、選擇更能保障旅遊體驗的相對冷門的旅遊目的地。
以小紅書這一平台爲例,當以 " 國慶旅遊 " 爲關鍵詞進行檢索," 十一避開人流的絕美小衆景點 "、" 和男朋友一起去川西玩 5 天,隻花了 1K+" 等體現性價比旅遊、反向旅遊的帖子占據了大多數,也有更高的熱度。
在國慶假期之前,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就曾分析表示,除了北上廣深和因爲亞運會爆火的杭州," 熱衷于比價的年輕人選擇邯鄲、洛陽、柳州、淮安、伊春這些擁有支線機場的‘小城市’ "。
此外,同程發布的《2023 中秋國慶假期旅行消費報告》中也表示了 " 反向旅遊正當紅 ",并列舉了包括阿拉善、阿壩、雙河、防城港、伊春、潮州、中衛、甘南、林芝以及白山在内的十大旅遊熱度漲幅最高的 " 黑馬目的地 ",其中半數以上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窮遊和反向旅遊并非是今年國慶假期才興起的潮流,像是反向旅遊也是去年攜程發布的國慶旅遊報告中的關鍵詞。同樣地,中西部城市成爲熱門旅遊目的地,也并非今年突然發生的事。
這也就意味着,伴随着上述潮流的延續、旅遊市場持續複蘇的大背景,以及社交平台的帶動作用下,那些相對冷門的旅遊目的地或許将成爲新的網紅旅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