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聯社 3 月 18 日訊(記者 劉越)" 陸家嘴金融沙龍 " 第三期于近日在上海浦東陸家嘴圓滿舉辦。本期沙龍圍繞 " 破局與重構——價值驅動型并購重組新範式 " 這一主題,展開深度研讨與交流。參會嘉賓、上海韋豪創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思遠發表主題演講,深入剖析了半導體行業的并購重組趨勢及其對産業發展的深遠影響。
" 隻有龍頭行業才有國際競争力,龍頭行業的出現基本通過并購整合來實現。" 談及半導體行業的并購邏輯,周思遠強調半導體行業并購對培育龍頭企業的重要性。國家需要龍頭行業以增強國際競争力,而其誕生往往依賴于并購整合。此外,IPO 政策收緊使得一些質地優良但暫時無法上市的企業面臨資本壓力,企業有退出需求,這爲并購整合提供了契機。在 2024、2025 年的政策推動下,半導體行業并購整合将加速進行。
周思遠分析中國半導體投資市場的變化時指出,2017 年之前,半導體投資因退出路徑不明朗而備受冷落。然而,2018 年中美關系變化及 2019 年科創闆的推出,爲半導體企業上市提供了便利,大量資本湧入該行業,2021 年成爲行業的高光時刻。但好景不長,2022、2023 年市場低迷與 IPO 政策收緊,使半導體行業陷入低谷。
周思遠認爲,半導體企業模式亦發生數次改變。最初半導體行業和傳統行業一樣,是自主驅動型,2018 年變成資本驅動型。" 資本驅動型是什麽?很多行業技術大拿拿着 PPT,錢就來了,那時候非常瘋狂 "。随着 2023 年資本熱潮退出,半導體企業模式變化爲技術驅動和市場需求爲核心。
在談到半導體企業做并購的困惑時,周思遠認爲,價值評估的差異是一個重要問題。2018 年半導體企業估值普遍偏高,存在一定泡沫。在新一輪的并購中,價格談判成爲關鍵問題,近期就出現了兩起因價格未談攏而導緻并購失敗的案例。
此外,周思遠指出,在股權融合後的企業治理進程中,當涉及的兩家公司規模實力較爲接近時,并購整合後的主導權歸屬成爲核心難題。在國内商業環境下," 甯當雞頭不做鳳尾 " 的觀念普遍存在,這使得确定并購後企業的實際控制權歸屬變得尤爲複雜。究竟由誰來主導決策,對企業後續的戰略走向與運營管理影響深遠。
周思遠認爲,經營方向決策的轉變也是一大關鍵挑戰,特别是在跨行業并購中,以傳統行業與半導體行業的并購爲例,傳統行業如何精準理解半導體行業的特性與發展規律,進而保障公司決策的科學性與前瞻性,避免因行業認知差異而誤導戰略方向,是并購成功與否的重要考量因素。此外,政策因素也在上市公司并購非上市公司的過程中影響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