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9/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429 天
前不久看到一條令人心驚膽戰的新聞:14 歲女孩玩手機 81 小時沒睡險猝死。
1 月 31 日淩晨,山東青島一家醫院裏,值班醫生發現正在陪床的一名女孩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醫生當即判斷女孩室顫,立馬上除顫儀搶救,因爲搶救及時,女孩成功脫險了。
事後了解到,女孩寒假期間經常捧着手機不撒手,甚至半夜三更起來玩手機。
于是父母想讓她進醫院給奶奶陪床,同時借機控制孩子的手機瘾。沒想到陪床後,她玩得更癡迷了。
據女孩事後回憶,事發前她玩手機整整 81 個小時沒睡覺。
好在女孩人就在醫院,醫生施救及時,這才撿回一條命。
不敢想象,如果是在家刷手機,倒下時又恰逢深夜,家人在熟睡,會發生怎樣的後果?
幾年前,浙江的一位 27 歲二胎媽媽董冰就是這樣,因爲通宵玩手機,第二天被發現猝死了。
當時,董冰的婆婆去她房間,喊她起來吃早飯,喊了兩聲,兒媳婦一動不動。
婆婆覺得奇怪,走近一看,發現董冰就躺在被窩裏,側卧着,眼睛還盯着手機。
上前一摸,她的身體已經冰涼僵硬了。
法醫鑒定,董冰是通宵玩手機引起的過度疲勞,突發心源性疾病導緻的猝死。
還有那個 16 歲印度男孩,連續吃雞 6 小時後心搏停止,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據家人描述,男孩沉醉在這個遊戲中不能自拔,連睡覺都抱着手機。
甚至,不惜拿絕食來威脅父母,以換取遊戲機會。
但誰也沒想到,一部手機,一個遊戲,最終導向的結果,竟是死亡。
縱欲上瘾,真的會死。
據說男孩死後,父親痛心疾首,強烈呼籲政府禁止這類遊戲。
但禁止了遊戲,就能阻止一切上瘾行爲嗎?
事實上,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遊戲,它都隻是一個工具,沒搞清楚上瘾行爲背後的機制,你的孩子就算不沉迷手機,也會沉迷于其他東西。
刷手機和玩遊戲上瘾的機制,其實很多人都知道:
推薦系統加入複雜的算法,你隻需要浏覽一些感興趣的内容,系統就會源源不斷地給你推薦相關内容。
比如你對寵物狗感興趣,隻需要查詢一些和狗相關的關鍵詞,持續浏覽一些和狗相關的回答和文章,再關注幾個寵物号,就可以每天收到各種千奇百怪和狗相關的内容。
接下來,你隻要打開短視頻就停不下來上滑,總是忍不住想看下一個視頻是什麽,有免費開盲盒的感覺。
這在心理學上叫作 "随機性獎勵",專用于刺激多巴胺分泌。
多巴胺的作用,就是爲我們提供 "動機"。
簡單來說,有了多巴胺,你才會 " 願意 " 去做一件事情。
而如果這件事情能刺激你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你就會非常渴望去做它,不做就會非常難受,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 "上瘾"。
但爲什麽我們會對手機上瘾,卻很難對學習上瘾?
因爲玩手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爲我們提供大量的多巴胺,讓我們感覺到 " 爽 "。
有時候,我們工作了一天,感覺特别心累,明知道必須學習健身,或是做其他更有價值的事,但還是會癱在沙發上刷手機、看電影、追綜藝。
就是因爲玩手機這件事,幾乎不用付出什麽成本,就能讓我們獲得多巴胺。
你不需要花錢,也不需要重啓大腦,隻需要動動手指滑動屏幕,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得快樂。
《超級學習》一書中提到刷手機 " 上瘾 " 的幾個步驟:
①觸發,吸引注意力
第一次通常是外部觸發,此後多數是内部觸發。
" 閑了困了累了,刷短視頻 " 就是内心的觸發信号。
②觸發行動
看完一個好玩的視頻,想接着看更有意思的,隻要手指輕輕上劃,零成本擁有開盲盒的感覺。
③多變的獎勵
出現一個更精彩的視頻,大腦開始大量分泌多巴胺,獎勵越大,多巴胺分泌地越多。
這時候,人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專注,大腦中負責理性和判斷的部分被壓抑,負責需要和欲望的部分被激活。
④投入
" 用戶投入時間和精力(或金錢),不停地刷刷刷,期待下一次刷到驚喜的獎勵。"
這個回路一旦形成閉環,你就停不下來了。
最後,輕則前途盡毀,重則付出生命。
如何有效對抗上瘾?
删了 APP 和沒收手機,這是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辦法。
但隻要這麽做過的人,一定都知道,結果收效甚微。
尤其對于處在叛逆時期的青少年,粗暴禁止這一招很難奏效。
因爲爲了滿足自己刷手機的欲望,他們總能找到辦法。
比如有些學校,周邊可以租到手機,甚至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據說價格 200 到 500 不等。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某個時間段内,那些租售手機的店門口,經常或蹲或坐着一群群的小學生,齊刷刷地低着頭刷手機。
《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提到,習慣無法被消除,隻能被替代。
因此,如果想要戒除刷手機的上瘾行爲,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新習慣,将其替代,而不是壓制壞習慣。
看過這樣一個新聞,說印度一名 14 歲男孩愛玩吃雞遊戲,在遊戲中爸爸發現他酷愛射擊,便送他去參加射擊訓練。
遊戲和現實一拍即合,小夥子天賦被挖掘,短短兩年便斬獲銀牌并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
之前的遊戲上瘾行爲,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替代了。
物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 "飛輪效應",指:
讓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要很大力氣,但等到齒輪開始咬合轉動,互相配合,由慢到快,飛輪就會越轉越快,到後面就不用費多大力氣。
一旦某件事開始出現正向反饋,就會形成慣性,産生飛輪效應。
這個時候,好習慣就形成了,壞習慣也自然被替代掉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需要的其實是一個 " 初始 " 的動力。隻要動起來,後面就會簡單許多。
與其強迫自己看書打卡,不如考慮,能否在 " 動力 " 上下功夫。
比如,買一款自己喜歡的咖啡,看書的時候泡上一杯。以後每次看書的時候都能喝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簡而言之,就是把看書和你喜歡、感興趣的事物聯系起來,賦予它動力,讓自己每天都處于這種微小的樂趣和幸福感之中。
一旦你在學習這件事上有收獲,能夠獲得快樂,日積月累,獲得成就越多,直到某天甚至超過某項娛樂帶來的愉悅,這時候就不會再對某項娛樂感興趣了。
看過一句話:
要想讓田裏不長草,最好的方式是種上莊稼。要想改掉一個壞習慣,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好習慣來代替。
深以爲然。
願你我都能養成好的習慣,對生命負責,一步步擁抱自己想要的未來。
成長必備
你去年立下的學習目标完成了嗎?
是不是還停留在書的第一頁呢?
我知道你忙,沒時間學習,
但畢竟成長不能落下。
《精讀君通識詞典》每天發布 1 個概念,
每天花 10 分鍾,就能讀完。
如果你工作太忙,沒空仔細讀完一本書,
每天精讀一個概念,持續精進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