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錦緞
哲學這東西,不是稻粱謀,而是安心處。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每天面對的房貸、升遷、擇校這些需要錢的用處,無論是中國的老子、孔子、墨子還是外國的蘇格拉底、康德、黑格爾,對于 " 稻粱謀 ",都沒用。
如果你想找個地方舒舒服服的躺平,不那麼焦慮,這叫 " 安心處 ",那确實有用。
比如說道德經,老子的傳世經典,甚至還有專門的一本書叫做《老子股經:破譯老子道德經中的炒股絕招》。
有用麼?
有用。對一筆交易,無論你是買還是賣,道德經都能給你找一個理由。
至于最後你能不能賺錢。我們上面說了,所謂的 " 安心處 ",就是給你的任何選擇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絕大部分用道德經來指導炒股的文章,都是偏技術性的。我們舉幾個例子:
"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況于人乎?"
這一句話通常用來形容股市暴漲暴跌不可持久,千股漲停和千股跌停的狀态,都是小概率事件。道理沒毛病,可大牛市大熊市也算我們眼中的飄風和暴雨了,他們持續的時間顯然不能用一兩天來形容,判斷這個周期完全是一門藝術。
再比如 " 三十輻共一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shan)埴(zhi)以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上面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輪毂、陶器和房屋的例子告訴我們,雖然有形的實體可以提供便利,但無形的東西或者空的部分才能發揮其潛在的作用。通常解釋為,我們在配置股票的時候,要經常保持空倉,并且善于空倉。問題就是,一般的公募基金經理,基本上都是滿倉不擇時,著名的私募大佬林園也是一直滿倉。
你看,隻要你願意合理化自己的決策,道德經總會給你一個堅定的理由。
01 道德經與價值投資理念
道德經真正有用的地方,是其思想内核與價值投資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不謀而合。
1、" 無為 " —道德經和價值投資理念的内核
大家一提到道家,首先想到的就是 " 無為 ",無為可以說貫穿道德經的始終。
" 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也,恒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
這句話的重點在于有為和無為的關系。作為 " 聞道者 ",應該是每天做的事情越來越簡約,以至于看上去每天無所事事的 " 無為 ",最終達到的境界是 " 無不為 ",即無所不為。就是因為知道抓重點,了解 " 道 " 的所在,會牽牛鼻子,以至于舉重若輕。
還有這句,"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意思是領導隻要不折騰老百姓就會自己成長、自我約束、豐衣足食而且淳樸厚道。
價值投資的理念同樣崇尚 " 無為 "。
價值投資的旗手巴菲特經常強調管理層的重要性,他曾經這麼說," 我們投資的公司必須由我們欣賞、信任和具有競争力的管理層來管理,管理層要好到讓你放心的把女兒嫁給他 "。
這句話其實誤導了很多人,讓大家誤以為擇股就是要看管理層。巴菲特在更多的場合表達的實際是另外一個意思,他認為," 真正偉大的企業不需要良好的管理。我的意思是,這必須是一個很棒的生意。",他還接着補充,優秀的管理層和壞的生意的結合,最後毀掉的必然是管理層的名聲。也就是說,在管理層和生意模式之間,他更看重生意模式。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中體現的 " 無為 ",就是喜歡那些能夠 " 躺平 " 做生意的公司。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已!",每個人的時間和生命都是有限的,你隻能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有用的事情上。如果你做了一筆投資,每天要擔心管理層的能力人品,時刻為了年報季報淨利潤是不是 miss 提心吊膽,顯然這就不是一筆好生意。如果巴菲特這麼做,那肯定撐不到今天 92 歲還活躍在投資第一線。
巴菲特緻力于尋找那些生意好到連傻子也能管理好的公司。對這些好生意賴以生存的基礎,巴菲特起了一個名字,叫做 " 護城河 ",還有人幹脆将 " 護城河 " 等同于壟斷。
2、價值投資的 " 無為——巴菲特的護城河理念
有一本暢銷書叫做《巴菲特的護城河》,總結了巴菲特認可的幾個護城河的來源:
真正的護城河來自于三個方面,無形資産、客戶轉換成本和特殊原因形成的成本優勢。
無形資産 指的是品牌、專利或者法定許可這些能讓該企業出售競争對手無法仿效的産品或者服務。
對于品牌,需要辨識度與品牌價值兩個概念。一般人以為的品牌價值,其實是辨識度概念。品牌辨識度的作用在于減少客戶的搜索成本,但未必給企業帶來定價權,隻有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或者能鞏固消費者對商品的依賴性的品牌,才能形成經濟護城河。
對于專利或者法定許可,隻有那些擁有多種多樣專利權和創新傳統的公司,才擁有護城河。單純的一時的專利或者許可,并不能形成長期的護城河,深層次的必須是創新的機制和傳統。
轉換成本 指的是企業出售的産品或者服務讓客戶無法割舍,從而形成了企業自身的一定程度上的壟斷定價權。網絡經濟從本質上說,也屬于轉換成本範圍。
典型的擁有轉換成本的企業包括銀行、軟件、以及一些小的細分行業的龍頭,如果轉換成本較高,這些企業就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自己的護城河。轉換成本比較低的企業包括一些消費品企業、傳統的零售和餐飲企業等。
網絡經濟則可以用梅特卡夫定律來直觀的解釋,網絡的價值随着用戶數量的平方數增加而增加。
簡單的說,一個公衆号如果有 3 萬粉,價值 30 萬,那麼 30 萬粉的公衆号,價值就是 3000 萬,正好 100 倍。典型的具有網絡效應的公司包括快遞公司、彙款公司和平台型公司,比如 ebay,中國的 BATJ,這些平台型的公司,從本質上說也是具備典型的網絡效應的公司。
現實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設備需求的大爆發也可以用這個定律來解釋。高鐵前期的建設重點在線路上,當線路越來越密集時,溝通的點也越來越多,需要的機車的數量增速就會遠高于線路長度增加的增速。一個國家高速公路大規模建設的前期,汽車的數量隻會緩慢增長,但當路線長度到達一個臨界點後,就會迎來汽車需求的爆發。
成本優勢 是對可替代産品而言的,關鍵在于是不是可複制,如果可複制,則成本優勢不可持續,如果不可複制,則可以構成企業的護城河。主要可能來自于四個方面,低成本的流程優勢、更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衆不同的資源和相對較大的市場規模。
基于流程優勢帶來的成本節約需要問自己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其他現有的公司會不會複制,第二個,新進入的公司會不會複制。地理位置的優勢的核心在于短運輸半徑帶來的運輸成本節約,要求産品品質區别不大。如果企業擁有的礦藏類資源低于其他資源生産商的采掘成本,那麼企業就可以形成局部壟斷,尤其是,一流的自然資源是無法複制的。
成本優勢最常見的是規模效應,流程優勢很難保持,地理優勢和自然資源可遇不可求,而規模效應是可以實現并保持的。規模優勢的經濟來源是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當固定成本相對可變成本的比例越高,規模優勢越明顯。規模優勢可能來自于三個方面,大規模的配送網絡、生産和利基市場。
配送網絡就是典型的網絡效應的經濟學反應,生産則是傳統的理解的規模效應,企業規模越大,生産成本越低。利基市場的核心是因為某種小市場,一家企業吃的剛剛好,兩個就都餓死,所有沒人進來。說明利基市場下,最關鍵的不是絕對規模,而是跟競争對手相比的相對規模。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型的工業泵,特别小的軟件市場。此外,私人基礎設施市場比如機場,也有比較高的 ROIC。
3、" 有為 " ——道德經和價值投資理念共同的厭惡
道家讨厭有為," 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 ",老百姓之所以無法治理,是因為統治者 " 有為 ",政令繁多,管束太嚴。
巴菲特最讨厭那些所謂的奮發有為,資本開支如流水的公司。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 · 芒格就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我最讨厭那些高資本支出的企業,他們把大部分賺來的錢用來更新維護設備,年複一年,最後指着那堆破銅爛鐵跟我說,看,這是我賺的。"
我們曾經寫過文章,通過資本開支、營業收入和固定資産周轉率來推斷一個企業潛在的收入增速上限。對于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來說,企業資本開支的加速意味着對未來前景的高度看好,往往也會帶來收入的高速增長。比如這兩年的汽車鋁合金壓鑄行業。
資本開支選股是一個成長股的投資思路,價值和成長,說到底當然最後都是周期。但明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并不喜歡高資本開支的公司。理念無所謂高低優劣,關鍵在于是不是适合自己。
最近一段時間,巴菲特的投資操作确實有些讓人看不懂,尤其是抄底台積電。
台積電是那種典型的辛辛苦苦,高資本開支,每天都活在後來者的追趕陰影中的公司,怎麼看都不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感覺就是,台積電和價值投資在一起,兩者必須死一個。
在 12 月 6 日的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代工廠上機儀式上,可謂是高朋滿座。美國總統和商務部長出席,客戶方面蘋果 CEO 庫克、英偉達 CEO 黃仁勳、AMD 的 CEO 蘇姿豐悉數登場。
半導體代工存在着理論極限,台積電目前可以最高可以做到 3 納米制程,再往前突破就會碰到物理極限。考慮到三星良率遲遲沒有提升,中芯國際短時間内更是連台積電的尾燈都看不到。台積電理論上可以放慢資本開支節奏,将現金流大部轉化為利潤。
同樣都是美資控股,如果可以協調三星和台積電的競争烈度,長期重資産行業在競争放緩的周期高點,利潤堪比印鈔機。
A 股号稱散戶之王的京東方 A,自從 2010 年以來的 12 年間,累計資本開支 3600 億人民币,淨利潤隻有 510 億,現在市值不到 1400 億。
重資産行業走向壟斷是大概率事件,因為重資産所帶來的規模效應會不斷的将跟不上節奏的參與者淘汰。以往的重資産行業三大玩家日本韓國台灣省,在這個行業可以玩反周期投資,拼血條的厚度,不管姿勢多狼狽,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最後往往是韓國憑借着舉國之力勝出。問題就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論到血條厚度,跟旁邊的大哥相比,這三個都是弟弟。
最近蘋果鍊遷到印度,輿論沸沸揚揚。我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大部分人對蘋果鍊的理解就是那些組裝廠,可背後的那些供應鍊,無一例外都是妥妥的重資産。
組裝廠可以遷到印度,背後那些重資産的工廠呢?我們上面提到,京東方過去 12 年,累計投入了 3600 億,這還是僅僅手機屏幕這麼一個零配件,現在 OLED 龍頭三星比這個隻多不少。你遷到印度, 蘋果 給你報銷麼?印度一年财政收入才 1.6 萬億人民币,梁靜茹給你勇氣了麼?
去年有個非常熱烈的話題,就是蘋果什麼時候下場造車。我的觀點就是蘋果不會下場造車了,因為股東們不允許。他原本應該占據的生态位已經被 特斯拉 占領,在汽車行業,不會有蘋果鍊那樣任勞任怨的供應鍊了。
蘋果如果下場,必然自帶幹糧,投入大量的資本開支,這會帶來自由現金流的大幅流出,對股東的回報也會大幅縮水。現在蘋果 2 萬億美元的市值,投入汽車固然可以再造一個蘋果,市值翻倍,但血本無歸的概率也很大。既然可以躺着賺錢,為什麼要去做這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回到京東方,現在市值不到 1400 億,但一旦周期來臨,對應現在的 PE 是 1 倍也不是不可能。未來 1-3 年,面闆行業上行可能迎來一波周期,但這是小周期。如果在這個行業淘汰掉剩下的玩家,或者至少群創和友達出局,那大周期就真的來了。
重資産拼到最後,就是要看誰的血條最厚,這一類行業向大陸集中是大趨勢。這是客觀規律,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02 如何用财務指标尋找那些 " 無為 " 的公司
A 股現在已經有 5000 多家上市公司,每天研究一家公司,也得 10 年過去了。
到最後,我們還是得通過财務指标,篩選出一個可能的股票池。
恰好,《巴菲特的護城河》已經給我們總結出了幾個财務指标:
書中的表述是 " 公司的 ROIC 長期穩定的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第 11 章給出的 5 個案例看,這個高水平的基礎線,大約是 20%。也就是說,長期能夠保持 20% 左右的投入資本回報率,代表公司可能具有一定的護城河。
除了 ROIC 以外,這本書也給出了兩個建議性的綜合判斷指标,如果非金融企業的 ROA(總資産回報率)長期超過 7%,一般企業的 ROE 長期高于 15%,也可以認為,公司具有一定程度的護城河。
此外,在《巴菲特教你讀财報》一書中,巴菲特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選股的方法,就是比較長期資本支出與累計淨利潤的比值,這個時間巴菲特給的是 10 年。巴菲特認為,這個比值應該在 50% 以下,如果這個比值能在 25% 以下,說明企業可能具有長期可持續的競争優勢。
這是我們按照上述幾個指标,從 5000 隻股票中最後篩選出來的股票清單。為了方便計算,時間長度我們選了五年。
從上面的清單我們可以發現,最大市值的幾個公司耳熟能詳,貴州茅台、邁瑞醫療、海天味業、海康威視、公牛集團、貝泰妮。
A 股有個規律,就是一般剛上市的股票大家通常要晾兩年看看。企業在上市之前,财務報表通常會相對漂亮些,這也無可厚非。但上市之後,上市的成本就會逐漸在财報中顯現,此外,超募資金會堆在所有者權益項下,造成 ROE 指标斷崖式下跌。因此對于 2021、2022 上市的這些次新股,高指标的意義不大。
如果我們翻開這幾家大市值公司的财報,就可以發現這些公司的一些共同點。
在整個資産負債表結構中,所有者權益占比通常都很高,也就是資産負債率比較低,權益乘數也低。這代表企業規模的擴張基本全部依靠企業自身淨利潤的積累。我們還知道,從杜邦公式的角度,權益乘數往往與銷售淨利率成反比,因此這些公司都有比較高的銷售淨利率。
由于企業自身的擴張基本依靠自身淨利潤的積累,所以這些企業除了 IPO 之外,其他時間都很少在資本市場再融資。在自身擴張的過程中,這些公司也能夠很好的平衡上下遊的關系。所以考核企業擴張中資金占用的指标營運資本(流動資産 - 流動負債)應該最好為零,這代表企業在擴張過程中隻依靠上遊供應商、下遊客戶以及短期資金借貸方就可以維持正常運轉,而不需要權益或者長期債權人等長期資本的介入。
03 無為不等于躺平
道德經的 " 無為 ",特别讓人想到躺平,但你從頭到尾讀下來,就會發現,無為跟兩手一攤不作為,完全是兩碼事。
比如 " 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細。",告訴我們做大事要從小事做起。再比如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也是告訴我們做事要注重點點滴滴的積累,還有 " 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強調做事情要堅持,從一而終。
絮絮叨叨做些小事情,看上去跟 " 無為 " 相沖,其實沒有。
《炒股的智慧》有這麼一句話," 大導演總是告訴你,他們成功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哲學思想,自己對世界的深刻理解,自己的藝術感覺和宗教信仰等。他們不會告訴你,自己能拍出電影首先是因為自己在電影學院接受了如何放置三腳架和如何設置光線的訓練,也不會告訴你各種鏡頭之間的差别有多大。"
史記裡面對于春秋時的楚國國相孫叔敖有過這樣的評價 " 此不教而民自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 ",這也非常符合老子的 " 無為 ",這種位高權重的國相,每天不做決策隻會糊弄事顯然是不成的。
道德經 " 無為 " 的前提是要證 " 道 ",你得懂得股市運行的規律,也就是股市的 " 道 ",才能真正做到無為。
簡單說就是,股市需要你每天複盤,跟蹤基本面,研究估值。這些你都做了,不一定能得道,但不做一定不會得道。
道德經也給了你證道的方法論 " 我恒有三葆之,一曰慈,二曰檢,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
慈,不要對某隻股票有偏愛,隻要他能賺錢,不要有好惡之心;檢,每天反思自己的交易,自己的研究;不敢為天下先,相信概率,小概率事件不要去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