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孫燕姿妹妹在生日前一天公開喊話,兩人從 2019 年就關系很淡,從此不再是姐妹關系。
她聲稱自己在陰影裏活了二十多年,現在隻想真正釋放,真實做自己。
她表達抱歉作爲妹妹的不足,但也不想再面對外界的傷害。
先來說一下大概背景,孫家有姐妹三人。
姐姐孫燕佳是新加坡巴克萊銀行副總裁,妹妹孫燕美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碩士;
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孫燕姿,是大家公認的高學曆天後。
因爲妹妹與孫燕姿長得很像,甚至被認成雙胞胎,所以在孫家三姐妹裏,兩人在公開場合互動更多,關系也看似更緊密。
雖然不像大小 S 姐妹倆合體闖蕩娛樂圈,但也曾聯手做事情。
比如,2009 年孫燕姿被英國成立的品牌 the Carnaby 邀請擔任設計師,推出 "Yanzi for the Carnaby" 系列,會帶着妹妹一起拍宣傳海報。
比如,2017 年姐妹倆還曾一起做服裝品牌。
早年孫燕姿上綜藝節目,也逃不了長相酷似的姐妹二人之間那些事。
低調如孫燕姿,那些年自己都成 " 冷門歌手 " 了,更别提會過多曝光家事。
因此,當大衆記憶還沉浸在姐妹情深,妹妹的 " 斷交 " 就顯得猝不及防。
姐妹二人究竟緣何至此?
循着孫燕美的過往訊息,發現那些暗流湧動的情緒,或許早就是草蛇灰線,伏埋千裏。
這幾年,妹妹孫燕美離開新加坡,隻身一人遠赴澳大利亞生活。
在她的言語之間,新加坡不是被惦念的遙遠故鄉,而是隻想逃離的傷心之地。
微博裏的 " 他 ",應該是孫燕姿的爸爸,他一直對孫燕姿更偏愛。
孫燕美年近四十,沒有親密關系,缺少親近朋友,很多時候,是一個人的獨處生活。
作爲旁人眼中前途光明的醫學碩士,她事業也不順,因爲本人其實根本不想當醫生,中止了在醫學院的學習。
她中斷學業這件事,應該是她與家人關系的一根利刺,是至今沒能和解的矛盾。
這件事給她帶來過極大的壓力、困擾,甚至她認爲的 " 名譽的糟蹋 "。
孫燕美說,當醫生從來不是她的夢想,而是父母的夢想。
她自己不喜歡,所以後來自己又去學習法律和經濟。
(必須說一句,孫燕姿孫燕美長太像了)
被父母逼迫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和職業,熬到中年,内耗嚴重,熱情消磨,選擇中年 " 反叛 "。
遭遇父母的阻撓、旁人的不解,以及來自 " 新加坡擁擠社會 " 施加的壓力,這大概是孫燕美人生某個階段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
她顯然是自卑又寂寥的,對自我的認知是 " 普通又努力,事業上沒什麽成就。家庭關系也沒,朋友沒幾個 "。
從這個角度對比,孫燕姿的光芒的确過于耀眼。
從十幾歲寫歌,到二十歲出頭就拿下金曲獎,成爲曾打敗過周傑倫的亞洲小天後。
事業上火速抵達巅峰,數次隐退都不滅粉絲熱忱,連自主性沉寂都顯得分外灑脫。
年逾不惑,當衆多歌手追趕着開巡回演唱會,她還是不疾不徐。
天天被催開唱,人不現身,但不曾被遺忘。
結婚生子,成爲兩個孩子的母親,把很多時間交給家庭,父母和孩子,都陪伴很多。
生活裏,有見證自己成長始終保持聯系的恩師;
有自己的小團隊,父親爲她自學法律,也成爲團隊一員,陪她走南闖北演出;
還有相識多年依然私交甚好的姐妹老友。
在東亞社會語境裏,孫燕姿的人生,就像無限趨近滿分的答卷。
想想那些年曾被稱爲 " 天後 " 的女人們,從梅豔芳、王菲,到蔡依林,鄭秀文 …… 如今想來,都有過求而不得的跌宕,竟唯有孫燕姿,在 " 天後 " 之外,過着世俗意義上的 " 圓滿 " 人生。
當然不是鼓吹這種 " 圓滿 ",隻是這樣的亞洲天後,偏是孫燕美的姐姐。沒有任何明顯的漏洞,可以讓妹妹安放下自己的驕傲。
如果這部電影是從孫燕美視角進行講述,的确有它的殘忍之處。
所以孫燕美常常強調,她活在明星姐姐巨大的陰影之下。好像每一個選擇,都會被拿來比較。
" 我不是名人,但活得不像私人。"
但縱觀下來,姐姐無意識的光芒隻是一個輔線,主線的崎岖,早在父母眼中成爲注定。
首先,孫燕姿和孫燕美之間本身沒有原則矛盾。
雖然孫燕美說姐妹倆 2019 年關系就已冷淡,但這兩年她其實有點贊孫燕姿相關的微博;
也坦言姐姐在經濟上的幫助 " 錢給的夠到位 ",而且不容易吃醋。
2020 年,孫燕美發微博講自己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經曆,孫燕姿留言:我妹妹很棒。
孫燕美還回複了:我這姐姐還算可以吧。
縱觀這些年孫燕美時好時壞的情緒和人到中年的心境," 活在巨星姐姐陰影裏 " 大約隻是 " 姐妹斷絕關系 " 的表象。
所有無力與掙紮,終究還是源自原生家庭的困擾。
如她所言,與家庭關系不好,花很長時間在自我療愈。
父母把當醫生的夢想放在她身上,她不願意,大概就成了一種 " 丢臉 " 和 " 忤逆 "。
一個人在澳大利亞生活,父母選擇其他地方度假卻沒有去看望她,也成爲心裏的傷疤。
對母親的情緒複雜,不想當醫生這件事,讓母親對她很失望。
相反,對于 " 亞洲天後 " 孫燕姿,媽媽很早就說過 " 對啊,很像我 "。
父親陪在姐姐身邊,孫燕美表達過羨慕。或許太久,都沒有切實的溝通與相處。
在她發完斷交宣言的兩天後,面對網友的諸多揣測,孫燕美站出來直言:
相較父母的偏愛,更準确的說法是 " 偏勢力 "。
她說自己想要的愛,隻有主。
背後的潛台詞是,想要的愛,在現實生活裏,未曾被滿足。
孫家姐妹家庭關系究竟如何,我們難下定論,因爲 " 家務事 " 向來是這世間最難的權衡。
但孫燕美的狀态和與父母的關系,讓我想起最近的兩件事。
一是電影《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在播客裏談到自己的父親母親。
《愛情神話》之前,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的她,維生三件事:寫稿,母親接濟,賣電子煙。
面對她的 " 不務正業 " 和晃來晃去的生活狀态,母親覺得不着急,沒關系,就算一輩子如此,我退休金也能養活你。
而父親卻非常生氣、不解,态度也不好。
她的母親是老師,父親是律師,知識分子家庭結構與孫家很相似。
《愛情神話》後,母親一如既往,而父親态度 180 度大轉彎,如今對她更多關照與往來,這些改變,邵藝輝表示 " 我都看在眼裏 "。
另一件事,是《繁花》熱播,汪小姐火了,大家才明白 85 花唐嫣 " 蟄伏 " 三年之久的意義,這次算是揚眉吐氣。
而在她拍攝《繁花》期間,爸爸每天都接她下班,連續三年,唐嫣隻要回家,爸爸就在路口等待。
爸爸是行政人員,母親是外企職員,從小被寵愛長大的唐嫣,底氣與汪小姐的韌性如出一轍。
老生常談的 " 原生家庭 " 當然不能左右一個人的一生,但一個人有多少能量在無數選擇裏塑造自己的人生,與父母的關系,絕不可能毫無瓜葛。
" 巨嬰 " 妹妹孫燕美人到中年的反叛," 巨星 " 姐姐二十餘年的陰影,大概都來自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沒能堅定選擇過的匮乏。
其實我想故事的 B 面,孫燕姿是不是真的就如我們想的開心自如呢?
至少我覺得,年過四十,财務管理權還少不了父親的支配。
這背後潛在的控制欲,我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這件事我傾向認爲姐姐妹妹都沒錯,父母的真實心态和刻闆标準,爲所有多胎子女父母提醒,固然父母也是人不是神,但請記住,你在造世界,請多一點自我觀照和成長。
一個人的 " 自信 " 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是 " 雞湯 " 熬出來的,是不斷被具體的生活養出來的。
或被愛,或成事,或心有所愛。
從這意義來說,人到中年的我們,其實不必過 " 成功的人生 "。
過着心有錨點,每天能大笑出聲的日子,才是命運的最高獎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