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NO.2364- 土耳其人換首都
作者:重光
制圖:果 / 校稿:朝乾 / 編輯:蛾
提到土耳其,第一時間出現在腦海中的招牌城市總是伊斯坦布爾,更有甚者将伊斯坦布爾理所當然地認作土耳其首都,而忽略了其真正的首都安卡拉。
土耳其所在▼
确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君士坦丁堡(1930 年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一直是土耳其人所建立的奧斯曼帝國首都,其地位絕非安卡拉可比。
但今天的土耳其的确也已經抛棄了千年古都,遷到海峽對岸的内陸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此一時,彼一時,氣質不同的兩座城
(圖:shutterstock & 壹圖網)▼
歐亞大都會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位于東歐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南為馬爾馬拉海,北為黑海,是東歐西亞彙之處的重鎮。
海陸通衢的優越交通條件給了君士坦丁堡極高的戰略價值,早在土耳其人入侵之前就是環地中海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
黑海與地中海的樞紐,歐亞大陸的重要節點
千年古都,見證無數榮耀與野心的至尊之城▼
這座城市以 "拜占庭" 之名于公元前 660 年左右由希臘人建立,作為地中海與黑海貿易的中轉站。公元 330 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 " 新羅馬 "(第二羅馬),俗稱 " 君士坦丁堡 "。
如今,君士坦丁紀念柱仍矗立在伊斯坦布爾
(圖:壹圖網)▼
此後 1000 多年裡,君士坦丁堡一直是羅馬帝國的首都(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 / 拜占庭仍自稱羅馬帝國,雖然這個羅馬帝國是希臘人主導的),是全歐洲規模最大且最為繁華的城市,其人口在 10 世紀時就達到了驚人的 80 萬。(差不多同時代的東京汴梁鼎盛時則為 140 萬,當然這數字有點水分)
西有羅馬,東有君士坦丁堡,雙核運轉▼
但在被東征的十字軍背後捅刀之後,拜占庭帝國經濟衰退,國勢江河日下,領土範圍也漸漸收縮至都城君士坦丁堡周圍。卧榻之側的蠻族王國奧斯曼則悄悄崛起。
奧斯曼在拜占庭和羅姆蘇丹國的夾縫中成長
(約 1299 年局勢)▼
此時的拜占庭帝國,即将迎來最終時刻
( 約 1452 年局勢 ) ▼
1453 年 5 月 29 日,在經過近 2 個月的圍城之後,奧斯曼帝國素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國衰落後,君堡也成了被拿捏的對象
(圖:wikimedia)▼
被奧斯曼帝國攻占之時的君士坦丁堡早已榮光不再,城内一片衰敗,諸多房屋廢棄,人口僅 5 萬。但穆罕默德二世還是遷都于此,并号召無論是穆斯林、基督徒(非希臘裔),還是猶太人甚至歐洲人,都應該來君士坦丁堡定居,以填充人口。
無論從文化、經濟、政治哪個角度
君士坦丁堡所象征的意義都過于重要
奧斯曼想成就 " 綠羅 " 大業,非此地不可▼
聖索菲亞大教堂内部(圖:壹圖網)▼
穆罕默德二世之所以花大力氣複興君士坦丁堡,也是看重其經濟、戰略與政治價值:經濟上,君士坦丁堡的海陸通衢優勢能為帝國帶來豐厚的貿易收入;
戰略上,君士坦丁堡是東歐的門戶,位于西亞的帝國主體很容易向此處運送人員物資,進而劍指歐洲;政治上,君士坦丁堡是羅馬皇帝的京城,奧斯曼素丹定都于此無疑增加了霸權的合法性。
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輻射整個帝國疆域▼
而且素丹還沒有把新都正式改名為土耳其人與阿拉伯人俗稱的 " 伊斯坦布爾 ",而是沿用其希臘語舊稱 "君士坦丁堡" ( 隻是換了拼寫 Qas ṭ and ī n ī ya ẗ ) 。
其實,就連穆斯林常說的 " 伊斯坦布爾 ",也來源于中古希臘語,意為 "進城去"。由此可見君士坦丁堡的确是當地唯一的大城市。
在廣大的環馬爾馬拉海地區
伊斯坦布爾确實為數不多的的大城市▼
穆罕默德二世的 " 千年大計 " 成功了。至 1800 年,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已恢複至 50 萬,重新跻身世界大都會之列。
滄海桑田,風光依舊在(圖:shutterstock)▼
一座座清真寺也随着城市複蘇拔地而起,君士坦丁堡不可避免地由基督教重鎮轉化為了伊斯蘭教的 "歐洲橋頭堡"。伊斯蘭教哈裡發與兩聖地監護人也由駐在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素丹兼任。
18 世紀末,奧斯曼素丹在伊斯坦布爾(圖:wiki)▼
素丹守國門
然而風水輪流轉,1683 年維也納之圍戰敗後,昔日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帝國國勢日頹,戰無不敗,逐漸喪失了位于東南歐的大片領土。
在 1912 年至 1913 年兩次巴爾幹戰争再次玩脫之後,奧斯曼帝國丢掉了從阿爾巴尼亞到色雷斯的大片土地,和當年的東羅馬一樣,歐洲領土隻在君士坦丁堡周圍一帶,被推上了對抗巴爾幹諸國的前線。
巴爾幹和北非是奧斯曼帝國重要組成部分
僅僅過了三十多年,這兩地就已風雨飄搖
失去外圍緩沖帶,奧斯曼隻能退守小亞細亞
(1874 年局勢)▼
一年過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斯曼帝國又站邊失誤,陪着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一起在 1918 年戰敗解體,戰勝國分片占領了帝國首都。同時希臘軍隊占領伊茲密爾,亞美尼亞軍隊與英軍占領了卡爾斯。
協約國用于肢解奧斯曼的《色佛爾條約》比起肢解德國的《凡爾賽條約》有過之而無不及。奧斯曼帝國不僅丢掉了北也門、漢志、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伊拉克與叙利亞等阿拉伯人占多數的區域,就連小亞細亞本土也遭到協約國瓜分,大部分被協約國占領的土地都易了主。
聖城耶路撒冷也落入了英國人手裡(圖:wiki)▼
西部特拉布松至凡城一帶歸亞美尼亞;色雷斯大部與伊茲密爾周邊歸希臘所有;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内的達達尼爾海峽與博斯普魯斯海峽的 " 海峽地區 " 非軍事化,奧斯曼帝國不得駐軍,但協約國擁有對該地區的軍事行動權,且負責區内的航運事務。沒被割讓的領土,大都成了列強的勢力範圍。
曾經強盛一時的奧斯曼帝國
此刻是一條死魚,任人宰割(橫屏)▼
這可太狠了,奧斯曼帝國連 " 祖宗之地 "安納托利亞都保不全了,領土面積從戰前的近 160 萬平方千米,驟減至 45 萬平方千米。《色佛爾條約》還在商讨之時,内容洩露,奧斯曼帝國輿論嘩然,民怨沸騰。
雖然以退役陸軍元帥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為首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對此極為反對,堅決反對簽訂此 " 亡國滅種 " 的 " 賣國 " 條約,但奧斯曼素丹穆罕默德六世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還是強令《色佛爾條約》通過。
兩個男人,一個代表過去,一個代表未來
(圖:Wiki)▼
這下素丹捅了大簍子,民衆一下徹底倒向了民族主義者陣營,在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等人的領導下,組建了土耳其國民運動,決心以軍事與政治鬥争廢止《色佛爾條約》。帝國政府對此氣急敗壞,對穆斯塔法 · 凱末爾發出逮捕令,并以缺席判處其死刑。
奧斯曼帝國統治者早已喪失了大義名分
曆史将土耳其的命運交到了凱末爾手中
(圖:shutterstock)▼
另立門戶
有了統一的反抗力量,土耳其國民運動還需要個活動中心。君士坦丁堡?協約國已經将其軍事占領了,不僅奧斯曼素丹任其擺布,連試圖掙紮一下的奧斯曼議會都被協約國解散了,不可久留。
革命者于是選擇了安納托利亞高原腹地的安卡拉為基地。安卡拉位于土耳其中部,有群山作為屏障,易守難攻。
占據地利,暫取守勢,積蓄力量▼
安卡拉身上也沒有 " 曆史包袱 ",土耳其國民運動可以徹底與以君士坦丁堡為大本營的奧斯曼帝國 " 劃清界限 ",從泛伊斯蘭理想轉而專注于土耳其民族自身。
此外,安卡拉位于長期被邊緣化的土耳其内陸,若遷都至此,可刺激土耳其内陸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縮小其與君士坦丁堡等沿海地區間的差距,有利于獲取當地民衆支持。
跑到那麼内陸的地方建都,真夠辛苦的
現代安卡拉的城市肌理,感受一下
(圖:NASA & twitter @DOverview)▼
1920 年 4 月 23 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在安卡拉正式成立,凱末爾擔任總理兼議長。同年 8 月 10 日,奧斯曼帝國政府正式批準了《色佛爾條約》,凱末爾聞訊随即要求大國民議會組建國民軍,以對抗奧斯曼素丹的軍隊及其背後的協約國軍隊。
凱末爾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
(圖:twitter @TurkishEmbassy DC)▼
面對燎原的星星之火,英軍卻認為國民軍僅是散兵遊勇,不需要動用正規軍就能擊潰。而且一戰剛結束,英國自己也沒恢複好,于是找來了土耳其人的世仇——希臘與亞美尼亞來對付土耳其國民軍。
這兩國與土耳其在曆史上恩怨糾葛太多了
仇家相見,分外眼紅,往死裡整▼
希臘雖是獲勝的協約國,但其國力比奧斯曼帝國弱多了,除了協約國有限的支持外,幾乎一無所有。至于亞美尼亞,在帝俄崩潰後才重獲獨立,不僅同樣沒有工業化基礎,而且亞美尼亞人在一戰期間慘遭奧斯曼帝國屠殺,150 萬人殒命,元氣大傷。
直到今天,土耳其政府仍然否認發生過屠殺
(被奧斯曼處決的亞美尼亞人,圖:wiki)▼
這下輪到土耳其國民軍看不上對手了。不過隻怕萬一,凱末爾找上了新生的蘇俄,表示願意将納希切萬(亞美尼亞人多數地區)與巴統(格魯吉亞人多數地區)割讓給蘇俄,以此換取蘇俄的援助。
蘇俄欣然同意,還大筆一揮把卡爾斯地區" 歸還 " 給土耳其(亞美尼亞人、土耳其人、庫爾德人與希臘人混居地區,1878 年奧斯曼帝國将該地割讓給帝俄)。作為交換土耳其需要負責牽扯協約國的精力,并在以後默許蘇俄進入南高加索三國。
廣義的高加索地區沒有明确的邊界
其内部以大高加索山脈為界分為南北高加索▼
雙方一拍即合,蘇俄很快在 1920 年至 1922 年間向國民軍提供了近 4 萬支步槍、54 門火炮、6300 萬發子彈與近 15 萬枚炮彈。除去軍火援助,蘇俄還送給國民軍 200 多公斤的黃金以及價值 1070 萬土耳其裡拉的現金,後者相當于土耳其當年财政預算的十二分之一。
有了列甯同志如此慷慨的援助,底子本就不錯的土耳其國民軍雙線作戰都毫無壓力(大部分成員經受過一戰戰火洗禮),在東線用了三個月不到就徹底擊敗了亞美尼亞;在西線陸續收複了被希臘控制的伊茲密爾地區,把希臘軍隊徹底趕出了國家。
凱末爾充分地利用了手中的資源
整合土耳其各方勢力,打敗了希臘人
(希臘 - 土耳其戰争組圖,圖:wiki)▼
協約國這才姗姗來遲,但一切已經晚了,大家隻能坐下來談判。
談判期間,以安卡拉為中心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再次對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素丹開炮,于 1922 年 11 月 1 日宣布廢止奧斯曼素丹,末代素丹穆罕默德六世在土耳其國民軍開進君士坦丁堡前乘坐英軍戰艦出逃,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寝(哈裡發制度則在 1924 年被土耳其廢止)。
此後,這位末代素丹再也沒能回到土耳其
(穆罕默德六世離開居所,圖:wiki)▼
經過一年的談判,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成功以其軍事勝利換來了政治勝利,迫使協約國于 1923 年 7 月 24 日簽訂新的《洛桑條約》,以取代《色佛爾條約》。土耳其不僅由此保住了安納托利亞的大部分領土,還收回了海峽地區的主權,獲得了獨立自主。
曾橫亘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
坍縮成了我們今日所見的土耳其▼
同年 10 月 29 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大國民議會的所在地安卡拉自然而然地成了新生共和國的首都。奧斯曼舊都君士坦丁堡則在 1930 年被正式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以與其過去決裂。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