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初發布的一大批新機,什麽時間入手才是最劃算的?」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往年。
那大部分機友應該都能脫口而出——當然是 618。

以去年爲例。
剛發售時就賣得很好的 REDMI K70。
618 期間直接被幹到了 1900 元不到。
最終性價比殺穿的同時,也成了當時的安卓銷量冠軍。

不過今年的情況,可能有那麽一丢丢不一樣。
雖然現在距離 618 開啓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
但國補加持下,很多年前發布的新機,現在的價格已經 ... 開始徹底放飛自我。
如果你這會也有換機的打算。
那可以參考下,機哥剛整理的這份「換機攻略」。

REDMI K80
作爲現階段阿米鎮守中端的絕對主力機型。
可以說,在「性價比」這個賽道上,REDMI K 系列就從來沒拉過。
上一代的 K70 如此,如今的 K80,更是不遑多讓。

配置上。
K80 給了骁龍 8 Gen 3 處理器、2K 直屏、超聲波指紋、6500mAh 超大電池、IP68 防水、金屬中框 ...
對比前代迎來了一次史詩級的升級。
放在中端市場裏,也很難再挑出什麽明顯毛病。
除了 ... 它的外觀設計。

首發價 2499 元,其實挺狠了。
但現在更狠。
降價疊加補貼,12GB+256GB 最低隻要 1943 元就能拿下。
而 16GB+1TB 的頂配版,現在也來到了 2800 出頭。

我的評價是。
這還等啥 618 啊 ...
iQOO Neo10 系列
除了 K80 之外,隔壁的 iQOO Neo10,顯然也是年前那批中端新機裏堆料比較有誠意的一台。
處理器同樣都是選用了上代旗艦骁龍 8 Gen 3。
此外還有 8T LTPO 1.5K 直屏、超聲波指紋、6100mAh 大電池 +120W 快充加持。

雖說對比 K80,Neo10 的塑料中框,以及不支持 IP68 級别的防水算是小劣勢。
但好消息是,價格上,這台也相對更加便宜。
目前 12+256GB 的版本,已經被幹到了 1688 元。

不到 1700,就能買到一台搭載 8 Gen 3+ 超聲波指紋 +6100mAh 大電池的新機。
感覺前面發的那兩台天玑 8400,基本上又沒得玩了。

與此同時價格也很給力的,還有搭載天玑 9400 的 iQOO Neo10 Pro。
放在去年底,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台當下性能最頂級的手機。
那最低也要花上個 3199。

但現在呢?
最低 2400 不到,就能拿下一台 12GB+256GB 的 iQOO Neo10 Pro。

說真的。
旗艦平台在清倉階段賣到 2500 以内,不算什麽新鮮事。
但像今年這麽快的,我還是第一次見。
一加 Ace5 Pro
或者說,大夥相比天玑 9400 更喜歡骁龍 8 至尊版的話。
那機哥也推薦大夥可以看看,一加 Ace5 Pro 這台機子。

作爲一台開局被噴慘的 3000 檔新機。
一加 Ace5 Pro 這一代的打法,确實和以往有點不太一樣。
盡管外觀質感依舊在線,金屬中框甚至陶瓷後蓋也都一一用上。
但對于前代引以爲傲的指紋、馬達體驗,這回卻出現了明顯倒退。

首發 3399 元的起售價,多少有點令人望而卻步。
但如果是 ...2500 不到的話,那可就另當别論了。

參考當年「價格越低,黑邊越窄」的 iPhone XR。
這個價格,給了骁龍 8 至尊版、6100mAh 電池、百瓦快充。
咱好像也沒辦法要求啥自行車了不是。
另外,除了中端陣營的這「禦三家」持續發力外。
在旗艦市場,最近也冒出了不少性價比拉滿的選手。
機哥最推薦的,依然是 Find X8、X200 Pro mini 以及小米 15。
OPPO Find X8
關于 Find X8 這機子。
優點其實還是蠻明顯的。
核心的三點不外乎——外觀精緻、系統流暢、影像也還 OK。

或者可以這麽說。
隻要你不是特别介意它的短焦指紋以及 USB 2.0。
那這機子的日常體驗,基本不會有太大毛病。
重點是價格。
首發還要 4199 的它,現在降價 + 補貼後,直接賣到了 3000 塊出頭。

半年不到跳水 1000+。
還得是你啊,老黑 !
vivo X200 Pro mini
自從年前淺淺體驗了一段時間 X200 Pro mini 之後。
這機子就一直是被我作爲主力機使用。
你要說缺點吧,它其實也有不少。
比如整體的設計不如另外兩台競品,無論是後背還是正面的四邊不等寬。
再比如傳輸速率也和前面的 X8 一樣,隻給了 USB 2.0。(短焦指紋在這個尺寸算是還能接受)

但是,機哥又要說但是了。
真當你把它作爲主力機使用時,又會發現 ... 這些好像也能自适應影響沒那麽大。
尤其是建立在喜歡小屏,又看重影像和續航的前提下。
X200 Pro mini 用起來,不開玩笑,真的相 當 舒 适。

價格方面。
16GB+512GB 版本現在 4300 多點的樣子。
還是挺值的。

小米 15
至于小米 15,應該就無需過多介紹了。
如果你特别看重小屏旗艦的手感。
那它無疑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包括在硬件上,性能、續航、快充、指紋、影像 ... 這機子也都沒啥短闆。

說得再直接點。
除了澎湃 OS 的體驗還是略有進步空間外。
其他都沒得說。
價格這塊,現在 12GB+256GB 的小米 15 大概在 3600 左右。
而 16GB+512GB,最低也可以 4274 元拿下。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地區的補貼及降價幅度,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有些價格可能僅限廣東等地區,具體的,大夥可以自行測試。
那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