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雷叔寫故事 (ID:raistlin2017),作者:烏卡,題圖來自:AI 生成
現在去電影院的人越來越少了。
上周末我去看電影,在市中心的熱鬧商業區。影廳剛剛花了大價錢翻新過,換了更好的屏幕和音響,價格卻和之前差不多,完全是加量不加價。
結果買單的人并不多。
以前周末想在這裏看電影,都得提前一天買票,不然幾乎隻能坐在犄角旮旯。結果現在臨時買票,還有很多位置可選擇。
現場感覺更明顯,人流量少了,很多廳沒有坐滿,完全不複以前門庭若市的模樣。
我去查了下最近幾年内地的電影票房數據,也發現大趨勢是在逐漸走低的。
2016 年:491 億
2017 年:559 億
2018 年:607 億
2019 年:641 億
2020 年:203 億
2021 年:470 億
2022 年:299 億
2023 年:549 億
2024 年至今:400 億
十年前,大家看到中國電影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市場一片大好,電影院在增加,觀影人次在增加,票房紀錄不斷刷出新高。
可惜這樣的燦爛沒能一直持續。
前幾年,市場把票房低迷歸咎爲疫情的影響,覺得疫情過後,行業會迎來報複性消費。
結果市場有反彈,但不多。
看目前走勢,除非黑馬橫空出世,否則今年内地總票房很難超過 450 億,勉強超越 2015 年。
這是什麽概念呢?
今年國内短劇的收入可能都比這個高——根據預測,2024 年微短劇行業收入預計将達到 504.4 億元,有望首次超越内地電影收入。
你說那些短劇有什麽藝術價值呢?
其實沒有太多,但它們就是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赢得了觀衆,占領了市場。
反觀電影,正在失去它的擁趸。
如果要問電影行業爲啥走進困境,十個人有九個會給出那些相似的理由。
質量下降,爛片當道。
" 這麽多正在熱映,竟然挑不出一部能看的。"
" 哪來這麽多爛片?都不值得我花錢跑去電影院‘坐牢’兩小時、吐槽五分鍾。"
消費降級,票價太高。
" 以前二十來塊就能看場電影,現在動不動就四五十塊,我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
" 公司降本增效,我也降本增效。與其花錢看爛片,不如花錢吃點好的。"
審了又查,創作不友好。
" 這也不能,那也不能,還指望有好電影?傻子才去看那些閹割版。"
" 放開審查啥事都解決了,保管一飛沖天。"
……
聽起來各有道理,但細究起來都不夠嚴謹。
就拿審查來說,很多人覺得國内創作者戴着鐐铐跳舞,發揮不出自己的才華,好電影才出不來。
那麽,放開審查,電影行業就有救了?
不如看看國外吧。國外很多地方早就用分級制度替代審查制度,但他們的電影一騎絕塵、一飛沖天了嗎?
顯然并沒有。外國票房也一樣在走下坡路啊!
中國内地和北美因爲是大票倉,波動格外明顯,其它國家 / 地區的基數相對小,所以沒那麽醒目,但整體看來,都不甚樂觀。
可見審核制度不能直接和好電影形成因果關系,反而成了不少從業者的遮羞布。
所以,真是被經濟影響了?
先看一組數據。2023 年,國内大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 177.96 億元,同比 2019 年增長 348.98%,也就是三倍有餘。
2024 年上半年演出市場(包括演唱會、音樂節、音樂劇等等)票房收入 190.16 億元,同比增長 13.24%,依舊是欣欣向榮。
經濟環境雖然欠佳,但演出市場依舊火爆。
這也符合經濟學的規律。
根據 " 迪士尼效應 " 以及 " 口紅效應 ",經濟越不景氣,失業人數越多,迪士尼客人越多,口紅等小額奢侈品的銷量也會上升。而在經濟回升時,人們忙于工作,沒有精力考慮這些。
換言之,經濟越是低迷,人們越願意爲娛樂産業付費。所謂" 經濟越差,裙子越短 "。
人們或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取悅和麻痹自己,從現實的苦悶中短暫逃離。因此:
1939 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全美 1.5 萬家電影院創造了 7 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每個家庭每年平均看 150 場到 250 場電影。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嘯,美國本土票房不降反升,總收入達到 93.3 億美元。
現在情況也差不多。
消費消極固然存在,但看大家爲演唱會、爲音樂節、爲短劇這些娛樂活動花的錢,倒是沒怎麽少,隻不過電影沒沾到這份紅利。
于是回到開頭的問題,是電影不好看嗎?
先聲明,電影好不好看,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畢竟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感覺市場現狀是,類似《戰狼 2》和《你好李煥英》這種狂攬票房的現象級大片似乎确實不多,但評價不錯的片子也不少。就說最近這一年:
跨年檔有《年會不能停》,爲一生操勞的牛馬們貢獻了很多熱梗。
春節檔有韓寒的《飛馳人生 2》,發揮穩定。
暑期檔,沈馬組合的《抓娃娃》。
還有真人真事改編的《出走的決心》。
最近上映的《好東西》,票房一般,但豆瓣開分很亮眼,網上讨論也不少。
看吧,内地電影真的沒那麽一無是處。
如果覺得國内觀衆的評分不足以作爲參考,那麽也可以看看經過國外電影市場考驗的 " 佳片 ",在内地市場的表現如何。
《頭腦特工隊 2》,全球票房收入 16.98 億美元,今年的票房榜首(截至現在),但在内地隻賣了 3.44 億元,也就是一點零頭。
2023 年的票房冠軍《芭比》,全球票房收入 14.47 億美元。在内地的票房隻有 2.5 億元,不如《灌籃高手》大電影的一半。
還有《奧本海默》,經典大片配置,IMDb 評分 8.3,全球票房收入 9.76 億美元,内地票房剛剛 4.5 億元,排在年度 30 名開外。
以前引入國外電影是爲了救内地電影的市場,但看大家用錢投票的結果就知道,國外電影在内地不吃香了,排行榜前列都沒它們的名字。
肯定有人會怪電影被删減過。就像《奧本海默》,有幾分鍾裸露的鏡頭 " 被 " 穿上小黑裙,或被裁剪放大。然後就被扣上了影響藝術表達,進而影響内容呈現、影響票房走勢的 " 重罪 "。
但如果大家都是爲了這幾分鍾鏡頭去看電影,那也隻能說明電影本身并不值得。
更何況,一刀未剪的引進片也有:前陣子的《異形:奪命艦》和正在上演的《角鬥士 2》。
結果呢?一樣票房不佳。前者的 7.86 億,算是近期表現比較好的作品了,但遠比不上以前的大片水準。
這背後的原因往小了說是水土不服,往大了說也是文化差異的具象呈現。畢竟一個沒出過國、聽不懂外語、也不認識外國明星的普通觀衆,肯定更願意看賈玲減肥,而不是看一堆臉都認不清的外國人叽裏呱啦。
而這麽多清晰的對比也足以說明,好電影和好票房不能直接畫等号。
否則哪來 " 叫好不叫座 " 的說法呢。
但不能否認,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确實越來越少了。這種 " 值得 " 評價的不僅是電影本身的質量,更是電影院帶來的體驗感。
恐怕這才是電影票房日漸低迷的原因——去電影院看電影這件事,不流行了。
現在流行的是什麽呢?
是狂灑狗血的逆襲複仇爽文,是一集八個反轉的高燃短劇,是三分鍾看完一部電影,五分鍾看完一部名著。
密密麻麻的信息流像流彈,直接擊中觀衆的腦子,讓他們能夠脫離思考獲得快樂。這種感覺讓人上頭。
造成的連鎖反應是,人們越來越沒有耐心看完長一些的内容了,無論是文章還是視頻。平時十分鍾以上的視頻都要暫停好幾次,更被提線下兩小時打底的電影。
很多人隻在乎開頭和結尾,至于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都可以忽略不計。最好是有人把内容梗概整理好,讓他們囫囵吞棗,一口咽下。
有時他們在乎的,不是自己看了什麽,懂了什麽,而是獲得了怎樣的談資。
其實這也不能怪觀衆。現在生活節奏太快了,快到大家跑着才能跟上。爲了效率,人們無所不用其極。
新時代改造了我們的大腦,讓它适應多線程工作,适應一心多用。人人恨不得有三頭六臂,能同時處理八個項目,搞定十個甲方。
于是,專注一件事變得奢侈。
常常電視裏放着二倍速劇集,手機裏還要刷些短視頻助興。好像不這樣做,就浪費了精力。
越來越多人抱怨,自己注意力特别難集中。
明明坐在電影院裏,卻靜不下心,時不時就要刷刷手機,看看有沒有新鮮的熱點。有時稍微一走神,就錯過了關鍵内容,更覺得電影看着沒意思,還不如等流媒體上線。
與此同時,伴随着家庭影音技術的發展,大家開始意識到,自己在家看電影的體驗,和在電影院看電影的體驗,越來越接近了。
我們有越來越大的屏幕,越來越好的音響,越來越還原的色彩效果。這讓原本在電影大屏上才能呈現的畫面,同樣也能精準地呈現在家用電視屏幕上。
甚至,我們還能有更自由的觀影體驗。可以躺在家裏的大沙發上,在手邊放上喜歡的飲料和零食;可以随時暫停,随時返回觀看細節,更可以随時走神、聊天。
這比電影院更契合觀衆的習慣。
可以說,如今去電影院,除了讓我們更早看到電影,幾乎沒有别的優勢。
但很多人并不在乎這個。既然如此,去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似乎也是意料之中。
想起我讀書的時候,最流行的娛樂方式是去 KTV 唱歌。經常下課後,三四個人開個小包,就能體會一種簡單的快樂。
後來去 KTV 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開始去約電影,再後來就是密室、桌遊、劇本殺。
總會有新的娛樂方式出現,去取代舊的。
所以電影票房越來越低,不一定是電影做錯了什麽,更可能是行業的自然衰退。
這不算什麽新鮮事。
二十年前,中國電影市場就陷入過低迷期。從 2005 年到 2009 年,内地銀幕增長率隻有 13%,看似穩健,實則止步不前。
直到 2010 年初,《阿凡達》一經上映,立刻在全國範圍裏掀起了觀影熱潮。
它是一部驚豔的作品。這種驚豔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功于 3D 與特效技術的運用,所帶來的夢幻體驗。
在它之前,國内高票房電影偏重寫實,多是《十月圍城》《非誠勿擾》《集結号》這類現實或曆史題材的作品,少有奇幻色彩。
好萊塢強大的特效技術,和别開生面的 3D 觀影體驗,給市場帶來了非常直白的沖擊。
行業因此迎來快速增長。2010 年,影院數增加 19%,銀幕數增長 32.46%;2011 年更是漲到了 48.4%,其中一半來自 3D 電影銀幕。
後續好幾年,國内票房前三必有好萊塢特效大片的身影,國内電影市場也一同得到了滋養。
如今的一切,不過是曆史的重現。
因爲行業發展又進入了瓶頸期。3D 特效技術無法持續爲觀衆帶來新鮮感,很多大片爲了噱頭而強行 3D、或針對國内市場搞 3D 特供,反正讓觀衆體驗更加糟糕,從而産生抵觸心理。
于是,3D 大片逐漸退出舞台,更注重劇情的 2D 電影重回大衆視野,再度成爲主流。
然而新鮮感卻沒有回來。
失去新技術的沖擊,行業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新一輪的衰退,體現在票房上就是低迷。
以前看過一個童話,講有人發明了一種儀器,可以直接連接人的大腦,把自己的想象具化成一部電影,現場放映給觀衆看。
未來除非有這種超強力的技術升級,否則電影隻會逐漸回歸爲小衆文化的範疇。
那我們能看到的好電影,恐怕就更少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雷叔寫故事 (ID:raistlin2017),作者: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