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 誇父一号 " 成功發射兩個月,已經 " 看見 " 了太陽,成功捕獲了太陽上的日珥,看見了兩個罕見 " 白光耀斑 "……12 月 13 日上午,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 " 誇父一号 " 首批科學圖像新聞發布會舉行。
" 誇父一号 " 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甘為群研究員介紹," 誇父一号 " 在軌運行兩個月,3 台有效載荷狀态正常,除萊曼阿爾法日冕儀還未開機外,其他設備都已開機工作,并獲取了若幹對太陽的科學觀測圖像,實現了多項國内外首次。未來半年内," 誇父一号 " 的數據中心對外開放,國際國内外的天文科學家們都可以共享。
狀态良好," 誇父 " 已開始捕獲太陽
10 月 9 日," 誇父一号 " 成功發射,正式踏上了 " 逐日 " 的任務。
" 誇父一号 " 科學目标瞄準 " 一磁兩暴 ",即同時觀測太陽磁場和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抛射,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同時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 HXI 在 2022 年 11 月 11 日 " 雙 11" 觀測到的一個 C 級耀斑硬 X 射線成像與 AIASDO 紫外 1700 圖像的比較
它重約 858 公斤,裝載了 3 台有效載荷,分别是:全日面矢量磁像儀(FMG)、太陽硬 X 射線成像儀(HXI)和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ST)。
" 入軌後,按照衛星飛行程序,逐項展開工作,包括衛星安全準确入軌、建立高精度穩定姿态指向、測試衛星機動調姿功能、建立衛星工作溫度環境、建立星地測控和數據傳輸鍊路、載荷開機測試 ……" " 誇父一号 " 衛星系統總師,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諸成研究員介紹說,在軌 2 個月期間," 誇父一号 " 按照既定計劃,開展了大量在軌測試和觀測。
" 完成星上多個姿态測量敏感器之間相互校正,消除不一緻性,保證姿态測量連續性。利用載荷相機圖像數據和太陽導行鏡數據修正衛星指向,保證衛星姿态指向與載荷光軸一緻,保證載荷對準太陽。" 諸成介紹,在軌實測表明,衛星姿态機動正确,精度與穩定度滿足要求,可以有效支撐載荷各類定标需求。
諸成表示,在軌兩個月," 誇父一号 " 的 3 台有效載荷狀态正常。除萊曼阿爾法日冕儀還未開機外,其他設備都已開機工作,工作狀态正常穩定。比如:太陽硬 X 射線成像儀(HXI)的所有設備都已經開機,在軌測試表明,它的觀測能段、能量分辨率、空間分辨率、指向測量精度和視場各項指标都優于設計要求。
" 有效載荷工作穩定正常,采用的新技術、新部件、新工藝等得到驗證,經過參數調校,定标等工作,主要功能性能指标滿足要求,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觀測成果。" 諸成說。
成果多多,還捕獲了罕見 " 白光耀斑 "
" 誇父一号 " 如此神通,那麼,它在天上都看見了太陽的什麼秘密?
" 誇父一号 " 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甘為群研究員介紹," 誇父一号 " 已經獲取若幹對太陽的科學觀測圖像,實現了多項國内外首次。
△ FMG 觀測到的 2022 年 11 月 6 日 005015UT 局部縱向磁圖(右邊)與同一時間美國 HMISDO 觀測結果(左邊)的對比
全日面矢量磁像儀(FMG)實現了我國首次在空間開展太陽磁場觀測,已獲得的太陽局部縱向磁圖的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聚焦 " 一磁兩暴 " 科學目标,實現高時間分辨、高精度的太陽磁場觀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太陽硬 X 射線成像儀(HXI)實現了我國首次太陽硬 X 射線成像,提供了地球視角目前唯一的太陽硬 X 射線圖像,圖像總體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為實現對太陽耀斑展開非熱輻射空間分布、時間結構、能譜特征觀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SDILST 在 2022 年 11 月 25 日觀測到的爆發日珥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ST)的 3 個子載荷之一,太陽日面成像儀(SDI)國際首次在衛星平台上獲得了萊曼阿爾法波段全日面像,其中對日珥的演化圖像清晰完整。另一個子載荷——太陽白光望遠鏡(WST)觀測到太陽邊緣上 2 個罕見的 " 白光耀斑 ",萊曼阿爾法波段的觀測能力得到了驗證。随着子載荷——太陽日冕儀(SCI)開機對日冕物質抛射開展觀測,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LST)将在日冕物質抛射的日面形成和近日冕傳播觀測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 WSTLST 在 11 月 7 日觀測到 1 個白光耀斑,右邊紅色等值線為連續譜增強位置相對黑子的位置
甘為群說," 誇父一号 " 不僅看到了太陽黑子,看到了日珥,還看到了極為罕見的白光耀斑。白光耀斑是太陽耀斑中的一種,隻能在白光照片中看到。自 1859 年卡林頓發現太陽耀斑以來﹐迄今隻觀測到 120 多次白光耀斑,極為罕見。" ‘誇父一号’看到了兩個。" 他一邊演示,一邊介紹說,圖片中的兩個看起來小小的點,突然增亮了,持續了幾分鐘。
下一步,完成在測試,實時開放科學數據
" 誇父一号 ",太空逐日。
甘為群說,按照計劃," 誇父一号 " 在軌測試共需 4 至 6 個月的時間,下一階段," 誇父一号 " 将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開展并完成在軌測試,早日轉入在軌科學運行階段。
" 不晚于衛星發射半年,完成在軌測試,進入科學運行階段。屆時,‘誇父一号’數據連同數據分析軟件将對國内外同行實時開放。" 甘為群說,早在 46 年前,我國就有放顆衛星到天上去觀測太陽的想法,如今這一想法實現了。
當拿到 " 誇父一号 " 傳回的大量數據,甘為群說,感覺真的不一樣。" 以前,都是用國外的數據做研究,感覺是吃現成飯。現在,我們要燒飯給大家吃。我感覺有一種責任感,要盡快在國際上公開我們的數據。" 甘為群說,2024 年至 2025 年期間,是太陽活動高峰年," 誇父一号 " 發射正當時,可以為太陽活動第 25 周峰年觀測和研究做出有顯示度的中國貢獻。
據了解," 誇父一号 " 每天将産生大約 500GB 的數據量,通過地面支撐系統和科學應用系統的處理後向全球開放,數據共享。
" 誇父一号 " 任務團隊秉承開放共享的理念,面向全球用戶公開共享全部科學數據,惠及國内外太陽物理、空間物理、地球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等領域科研人員以及空間天氣監測預警等行業部門及普通公衆。
科學用戶可通過訪問 " 誇父一号 " 衛星科學應用系統數據分析中心(aso-s.pmo.ac.cn)網站,浏覽快視圖片和電影,檢索并下載需要的數據産品及數據分析軟件,提交觀測申請和數據定制需求。
【鍊接】
" 誇父一号 " 衛星工程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制建設,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長春光機所分别負責衛星平台及三台有效載荷研制,科學應用系統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負責,測控系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實施,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研制生産。
現代快報 + 記者 儲希豪 胡玉梅
圖片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