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作者 | 顧韓,編輯 | 李春晖
2024 年的劇集市場依舊以 " 變化 " 爲關鍵詞。一方面,好内容越來越不受題材陣容的限制,開始獲得意料之外、同時也是理應如此的高回報。而另一方面,一些熟悉的爆款方法論越來越不靈光,提醒着創作者要走出舒适區。
變化越是令人興奮惶恐,那些不變的就越顯得珍貴——比如,曆經十年試錯建立起來的 IP 産業鏈。世界紛紛擾擾、行業高低起伏,網文與影視之間的緊密聯系始終作爲一個默認前提存在。
過去一年,我們不僅看到頭部 IP 平台與傳統影視的合作更加絲滑深入,也看到後起 IP 平台與短劇新物種努力延續這種關聯。當然作爲普通觀衆更容易看到的是,從《慶餘年 2》《與鳳行》到《墨雨雲間》《九重紫》,能夠錨定這一年的爆款劇集,仍然大半源自網文 IP。

12 月 29 日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産業技術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文化産業 IP 影響力報告(2024)》也顯示,在其針對 2023 年至 2024 年 9 月文化産業 IP 評選出的綜合價值 TOP50 中,網文 IP 占比超 40%,是第一大原生類型。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 IP 改編潛力價值榜。不管是男女頻科幻文的差異化視角、東方克蘇魯修仙和修仙群像爲傳統仙俠帶來的破局方向,抑或是古言領域的創新設定,都給 2025 年的長、短劇創作帶來了不可忽略的啓示。
網文影視,雙向奔赴
毫無疑問,網文 IP 依舊是影視市場最重要的内容源頭。從流量偶像劇到口碑懸疑劇,甚至是熱議家庭劇,網文 IP 貢獻了諸多賽道的頭部佳作。
從産業角度看,2024 年,IP 上下遊産生了更多交集。影視公司成爲征文活動的座上賓,IP 平台則頻頻出現在影視劇的出品方一欄,成爲爆款背後的赢家與主導。
以在内容 IP 領域深耕多年的閱文集團爲例,《與鳳行》《慶餘年 2》《玫瑰的故事》《墨雨雲間》《九重紫》《大奉打更人》……這些今年的爆款劇集或是改編自閱文 IP、或是由閱文出品。可以說,今年劇集市場的最大赢家,就是閱文。

影視劇更容易吸引大衆注意力,但網文 IP 的價值當然不止于此。劇集市場的凱歌高唱,令網文 IP 的綜合價值倍增。
一方面,經典網文 IP 通過影視化被激活,生命周期得以延長。
《九重紫》連載于 2012 年,是改編劇将它重新帶到人們面前,讓窦昭、宋墨這些人物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随着劇集熱播,原著也迎來一撥新讀者,日均閱讀用戶數環比提升 595%,在起點讀書站内登頂多項榜單。
《慶餘年》誕生更早,小說 2009 年便已完結。今年劇版第二季開播之前千萬預約、25+ 招商的盛況,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 2019 年第一季的成功。
以第二季播出爲契機,《慶餘年》IP 又迎來了一番與時俱進的開發,包括多款衍生周邊開發與 20+ 品牌授權聯名,深入人們的娛樂收藏、衣食住行。此外,時隔 15 年掉落番外,既有小說形式的《葉輕眉日記》,又有短劇形式的《慶餘年之帝王業》等,《慶餘年》IP 宇宙跨越次元、仍在不斷向外拓展。

另一方面,對于新 IP 來說,影視也扮演着 " 放大器 " 的角色,提供破圈的關鍵節點。
作爲起點讀書的新一代王牌,《大奉打更人》在連載期間曾創造起點站内最快十萬均訂、起點仙俠第一本十萬均訂等多項紀錄。其有聲劇在喜馬拉雅也創下最快破億紀錄,僅單平台正版的播放量便突破 80 億。
但是必須承認,直至改編劇登上央視和騰訊視頻,這個故事才真正走向大衆,讓男頻讀者以外的更多人群了解到 " 打更人 " 是什麽人、對其網文大 IP 的地位産生實感。
值得注意的是,與《鬥羅大陸》《慶餘年》等 00 年代的人氣作品不同,這一代男頻 IP 的影視化推進極快,比如,《道詭異仙》2021 年開始連載,2023 年網文出圈并迎來完結,2024 年劇版便由影視大廠檸萌備案。這固然是影視圈基于時效性的考慮,同時也體現出網文 IP 孵化對傳統影視形式的倚重。
無論舊經典還是新神作都有可能制造爆款、都要與影視圈各取所需,怎麽不算網文 IP 許諾的一種确定性呢?
類型破局,網文先行
當然,雙方究竟能不能一起走下去,還要看網文的創意供給與劇集市場的需求是否匹配。至少有一個好消息是:一些舊類型的突破口、以及一些有潛力的新賽道,近年都已在網文領域浮出水面,新的用戶需求并不是那麽難以把握。
以最受關注的古偶爲例,其外在包裝上的升級方向是氛圍感與短劇化,内容的升級方向則是大女主與強設定。尤其是後者,過往的仙俠劇雖然也能賦予女主驚天身世與無上神力,緊迫性與悲劇性卻總被曆劫、複活等設定消解,越來越難帶給觀衆真切的觸動與思考。
而得益于重生、系統等題材的松動,《執筆》《墨雨雲間》《永夜星河》《九重紫》等熱劇都将故事拽回地面,一方面帶來了新的叙事;另一方面,女主因此更具主體性,外在能力與内心抉擇都得到了更詳細的刻畫。

以上 4 部作品有一半出自閱文女頻。這并非巧合,有着女強傳統、在 85 花時期就曾輸出過《楚喬傳》與《扶搖》的閱文女頻,正是當下的時代之選。其中《墨雨雲間》原著作者千山茶客的其他重生文都已投入影視開發,包括周也新劇《錦月如歌》、陳都靈新劇《貴女》,以及萬衆矚目的《将門獨後》。
此外,《中國文化産業 IP 影響力報告(2024)》評選的改編潛力價值 TOP15 中,閱文女頻也有 2 部上榜,分别是已經改編爲楊紫開年大戲的《國色芳華》,以及白金作家希行的新作《白籬夢》。
相較其他平台,閱文女頻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篇幅相對較長,有更多故事空間留給女主搞事業。以此爲前提,其類型實驗與無 CP 探索也有可觀進展。《白籬夢》就是從女主的控夢異能切入,加重了懸疑推理元素。出現在愛奇藝片單中的《長河疏星》(改編自《魏晉幹飯人》)則創造性地融合了基建類型,将女強推向新層次。
與古偶同爲觀衆日常關注和讨伐對象的仙俠劇,其破局方向則可能是男頻與反套路。硬糖君認爲,無需懷疑國人的仙俠情結,隻是觀衆已經對幾生幾世的女頻虐戀感到膩味,對逆天改命等上個時代的叙事主題也難以入戲,需要更徹底的改換口味。
這也正是當初《大奉打更人》在網文圈脫穎而出的關鍵。作者賣報小郎君構建了一個低武背景的仙俠世界,主角穿越進來沒想着求仙長生,而是成爲了一名小吏,過過日子查查案,就如起點讀書主編北河評價的—— " 既有史詩感,又有日常性 "。

閱文男頻既在古典仙俠方面儲備豐厚,近年也湧現出不少反套路佳作。《中國文化産業 IP 影響力報告(2024)》評選的改編潛力價值 TOP15 中,閱文系的仙俠 IP 就占據了 4 席,除《劍來》之外,都承載了新生代作者的奇思妙想。
古典仙俠強調奪寶升級的刺激,《道詭異仙》與《玄鑒仙族》則直視修仙世界的殘酷。前者打造了獨特的中式克蘇魯世界觀,元素豐富,令讀者目不暇接。後者挑戰了群像無主角的寫法,講述一件法寶見證下的家族修仙故事,被網友戲稱爲 " 修仙版《百年孤獨》"。
《誰讓他修仙的!》則走上了輕松玩梗的路子,對傳統的仙俠叙事、正邪人物充滿戲谑。這一脈的影視化其實起步最早,早有了代表作《從前有座靈劍山》,正在拍攝中的《師兄太穩健》也屬此類。
此外還有與《大奉打更人》異曲同工的《我本無意成仙》。它本質是一部公路文,講述主角與夥伴的遊曆日常,文風治愈,在讀者與學界都收獲了較高評價。
創新 IP,國劇乘風?
《鱿魚遊戲》第二季的回歸在中文互聯網也引發熱議,足見群衆對新型内容的渴求。近年國劇中也有一些令人看到希望的全新作品,有些是通過漫改實現的,如《異人之下》;有些是通過主創的天才發揮實現的,如《邊水往事》;但要說有什麽穩定量産的法子,還得數尚未成氣候、但一直被期待的科幻改編。
我們本土的科幻小說,在紙媒時代就已有名家名作的積澱。科幻網文起步晚但發展快,如今已是公認的網文五大品類之一,對作家與讀者的向心力極強,産量與質量的提升極快。算上今年,起點讀書的作品已經連續八年參與并收獲中國科幻最高獎 " 銀河獎 "。

而從影視化的角度看,網文的大衆創作、互動共創等特性可能令科幻小說更加親民,硬核科幻之外還有融入各種群衆喜聞樂見元素的 " 科幻 +",更容易轉化爲強商業屬性的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在 2023-2024 年發布的 20 餘部有明确平台歸屬的科幻待拍、待播劇集中,有超過 50% 改編自科幻網文。包括将由劇版《三體》制作公司靈河文化開發的《從紅月開始》,将由新銳導演鄧科執導的《夜的命名術》,大女主無限流《明日樂園》等。星雲獎金獎作品《我們生活在南京》則是影、劇都已啓動。
《中國文化産業 IP 影響力報告(2024)》評選的改編潛力價值 TOP15 中,也有 3 部起點讀書的科幻 IP 上榜,提示出科幻網文發展的最新狀況。
榜單第 6 位的《天才俱樂部》講述了每晚都會在夢中循環同一天的主角,某天發現那實際上是 600 年後的世界,之後他試圖影響未來,開始與名爲 " 天才俱樂部 " 的組織對抗。其故事亮點不在于新,反而在于用網文的新形式将許多經典創意一鍋亂炖,營造出加倍的精彩與爽感。
第 8 位的《第一序列》是白金作家會說話的肘子的轉型科幻之作,曾入選中國國家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館藏。小說設定在廢土風格的未來世界,講述主角爲了生存與守護所愛之人的一系列冒險故事,設定宏大、想象瑰麗,代入感十足,充分體現出長篇網文的優勢。
第 11 位的《僞像報告》是《末日樂園》作者須尾俱全的新作,反映了女性作者與女性視角對科幻的不同打開方式。另一位女性作者柯遙 42 的《爲什麽它永無止境》,同樣在科幻題材中融入女性表達,是今年流傳甚廣的口碑佳作。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是,今年張彬彬主演的醫療劇《手術直播間》與白宇主演的銀行劇《前途無量》看似傳統,實則都改編自網文。12 月初開機的彭昱暢新劇《年少有爲》,則改編自起點讀書知名系統文《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如政策允許、影視圈将系統文作爲下一個掘金對象,職業題材爽劇也有望展現更大的能量,成爲潛力新賽道。
縱覽網文報告與影視片單,網文界的腦洞佳作依然層出不窮,僅閱文系 IP 在各家片單中就占比近 10%。而經曆 2024 年劇集市場的洗禮,行業的前路也更加清晰:新爆款需要新 IP。别再翻炒預制菜了,新食材已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