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謝敏
僅一周時間,雲南白藥(000538.SZ)董事長王明輝、及首席銷售官、高級副總裁王錦雙雙辭任。
距離換帥 23 天後,即 3 月 30 日晚間,雲南白藥披露 2022 年年報。從營收、淨利潤上看,雲南白藥雙雙微增,分别同比上升 0.31%、1.53%。歸母淨利潤 30.01 億元,同比上升 6.99%。毛利率 26.32%,同比下降 0.83 個百分點。
但深入細究發現,企業内部大洗牌之際,雲南白藥仍存不少隐患亟須解決。
應收賬款大幅增加
近年來,雲南白藥令市場擔憂的就是應收項目增長較大。
一方面,雲南白藥的應收賬款大幅增加。至 2022 年,雲南白藥的應收賬款達 90.90 億元,同比增加 26.52%,也是上市以來的最高點。可供比較的是,2018 年,應收賬款不到 20 億元。
圖片來源:同花順
另一方面,雲南白藥的應收票據猛增,至 2022 年年底,應收票據爲 7.90 億元,同比增加 140.62%。
從數據對比來看,雲南白藥應收賬款增速遠超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從占比看,雲南白藥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達 29.24%。從應收賬款周期上看,主要是 1 年以内和 2 — 3 年之内的應收賬款大幅增加。分别同比增加 91.89%、65.76%。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應收賬款增速高于營收增速,說明企業爲了追求營收的增長,在現金流方面承受了更多壓力。
從關聯業績上看,營收微增,而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确實對雲南白藥的現金流産生了較爲明顯的影響。2022 年,雲南白藥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爲 32.09 億元,同比下降 38.56%。
圖片來源:同花順
3 月 31 日,雲南白藥内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營業收入基數較大,因此變動幅度不會像應收賬款一樣大。關于應收賬款增加的原因,上述内部人士解釋稱,主要是因爲雲南省轄區的醫院回款形勢還未明确好轉。" 因疫情影響,雲南白藥爲積極保障醫院供藥,發貨量較大,因此形成較多應收賬款 "。
沈萌表示,如果對方(欠款方)的支付能力存在障礙,可能造成公司經營流動性風險;即使對方按期支付,仍然會造成企業不得不以自有資金、或信用,替對方承擔時間成本。
炒股票慘遭 " 滑鐵盧 "
有一點值得注意,雲南白藥的盈利情況與投資收益緊密綁定。
2019 年年報顯示,雲南白藥買入了九州通、雅各臣科研制藥等多隻股票,并購買了多隻債券型基金。這一年,雲南白藥投入資金 72 億元并産生盈利。
或是嘗到了投資的甜頭,2020 年,雲南白藥投資成本追加至 138 億元。由于投資收益的貢獻,雲南白藥彼時淨利潤達 55.11 億元,而非經常性損益達 26.17 億元。也就是說,2020 年,雲南白藥近一半利潤來自投資。
但投資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至 2021 年,雲南白藥投資慘遭滑鐵盧,虧損近 20 億元。淨利潤驟跌近一半,達 27.98 億元。
同時,投資失利引發市場質疑,并因内部控制問題遭證監會責令整改,雲南白藥開始緊急 " 刹車 "。2022 年上半年,雲南白藥抛售了約 8 億元證券投資份額,但虧損仍在繼續。至 2022 年,雲南白藥非經常性損益爲 -2.31 億元。
圖片來源:同花順
沈萌表示,與主業損益相比,非經常性損益缺乏持續性和穩定性,依靠非經常性損益調節業績不能作爲長久之計。
關于公司未來的投資安排。雲南白藥内部人士表示,後期會繼續清退證券投資,并将固收類的債券型基金投資保持在一個合理範圍内。" 這樣做是爲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該内部人士說道。
事實上,雲南白藥走上炒股之路,一定程度上與尋找新的增長曲線有關。雲南白藥作爲國家百年老字号中藥企業,盡管已跻身國内行業第一,但面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以及層出不窮的新生品牌。雲南白藥發展減速。其中,雲南白藥主要産品牙膏,于 2017 年,增長陷入滞緩;同年,公司開啓多元化戰略。
疊加 " 股神 " 陳發樹的到來,促使雲南白藥開始進入股票市場。雖受益于投資收益,雲南白藥營收得以迅速增長。但投資的接連虧損、以及公司靈魂人物的出走,有可能會減弱雲南白藥的品牌影響力。
截至 3 月 31 日收盤,雲南白藥的股價以上升 1.45% 報收 54.70 元,公司市值約爲 983 億元,仍未重回千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