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晨烨 AI、算力、能源,這三大密切相關的概念,是近來 A 股乃至全球股市的絕對焦點,而受益于市場對 AI 算力需求的超高預期,作爲 AI 服務器龍頭,2024 年以來,工業富聯的股價出現持續飙升。
Wind 數據顯示,在 2024 年 1 月 15 日至 2024 年 3 月 13 日的 37 個交易日中,工業富聯的股價多次漲停,從 12.63 元 / 股的年内低點暴漲至 24.35 元 / 股,區間漲幅高達 89.35%。
股價的大幅異動代表着市場對工業富聯的深切期待,但從其剛剛交出的 2023 年成績單來看,似乎并沒有表面上那麽 " 風光 "。
3 月 13 日晚間,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601138.SH)披露了 2023 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 年工業富聯實現歸母淨利潤 210.4 億元,同比僅增長 4.82%,實現扣非淨利潤 202.1 億元,同比僅增長 9.77%。
在營收端,工業富聯的表現則更爲尴尬,2023 年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收 4763.4 億元,同比降低 6.94%,較 2022 年減少約 355.1 億元。
一直以來,依賴極限壓縮成本的低毛利 " 代工廠 " 模式,是工業富聯最想撕掉的 " 标簽 ",尤其在 2023 年搭上 AI 風口後,AI 服務器出貨出現強勁增長勢頭,讓工業富聯在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的市場中,找到了驅動業績增長的第二條路。
但當工業富聯 2023 年經營業績公布之後,三大主營業務的全面 " 潰敗 ",主要産品的産銷均呈現大幅負增長态勢,赤裸裸的現實似乎又提醒着市場:在 AI 時代,工業富聯賺的還是 " 辛苦錢 "。
三大主營業務均告負增長
從 2023 年年報披露來看,工業富聯當前主要擁有雲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和工業互聯網三大業務闆塊。
在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撰寫的緻股東的一封信中,AI 被定義爲工業富聯實現業績成長的關鍵支撐。
但歸納了工業富聯 AI 服務器的焦點業務——雲計算,2023 年實現營收規模爲 1943.08 億元,較 2022 年不增反降,同比減少了 8.54%。
焦點業務的營收負增長,與工業富聯财報中所描述的 " 上遊算力建設的飛速飙升及下遊 AI 需求的快速增長 " 的市場現狀形成很大 " 反差 "。
此外,在 2023 年,雲計算業務占工業富聯的總體營收之比也從 41.51% 下滑至 40.79%。
毛利方面,報告期内,工業富聯的雲計算毛利率爲 5.08%,較 2022 年提升 1.12 個百分點,這是其自 2018 年上市以來,該闆塊年度毛利率水平首次突破 5%。
在财報中,工業富聯将毛利率的提高主要歸因于 "AI 服務器市場份額的大幅上升 "。
在 AI 服務器領域,工業富聯主要專注于上遊的 GPU 模組、基闆及後端 AI 服務器設計與系統集成等業務。據工業富聯披露,目前 AI 服務器占雲計算業務的收入比例已提高至約三成。
工業富聯在财報中指出,公司積極探索 AI 領域更多應用的可能性,深度參與客戶 AI 工廠的建設,并持續擴展新領域應用,在雲端遊戲、車用移動服務器、邊緣服務器和太空互聯網運算服務器等方面的探索正日見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富聯方面還在财報中強調了公司對液冷産業鏈的關注。
" 随着 AI 産業上遊算力建設的飛速增長,眼下 AI 服務器的效能、散熱和叠代速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公司報告期内正緻力于開發液冷技術解決方案,不斷提升數據中心效能及可持續性,打造了一系列從零部件、服務器到系統的全系列液冷式解決方案,覆蓋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全場景的需求,進一步提升液冷系統的散熱性能。" 工業富聯表示。
開源證券在 3 月 4 日發表的一份研報中指出,随着芯片功率不斷上升,AI 帶來的高算力需求,正帶動機櫃數量和單機櫃功率雙增長,而随着數據中心朝着高密度化發展,有望催動液冷快速發展。
開源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雖然風冷技術是目前最普遍應用的數據中心散熱技術,但其存在密度低和散熱能力差的缺陷,在散熱密度較高的場景如 AI 集群下盡顯頹勢。液冷與風冷技術相比,主要有低能耗、高散熱、低噪聲、環境要求低、易部署、餘熱回收易實現等優勢," 在電信運營商的強力推動下,我們認爲液冷産業鏈生态有望快速發展,液冷滲透率或将持續增長 "。
傳統業務方面,2023 年,工業富聯的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業務實現營收 2789.76 億元,同比降低了 5.81%,實現毛利率 9.80%,同比提升 0.55 個百分點。
高速交換機及路由器方面,報告期内,工業富聯實現了 100G、200G、400G 等高速交換機的量産交付,同時,受惠于運營商和雲服務提供商骨幹網絡升級,工業富聯表示,路由器業務較去年同期也呈現出兩位數增長。
網通設備方面,工業富聯指出,受通貨膨脹與升息影響,全球終端需求放緩,電信運營商紛紛調整策略,在北美電信商大幅下修資本支出背景下,公司整體 5G 産品出貨與去年持平。
關于工業互聯網業務的情況,據工業富聯年報披露,2023 年該業務實現營收 16.46 億元,營收較 2022 年同比減少 13.89%。報告期内,公司對外新增賦能 2 座燈塔工廠,分别爲廣汽埃安廣州工廠、中信特鋼無錫工廠。
在三大主營業務營收增速紛紛告負的背景下,工業富聯抛出了 A 股上市以來最大手筆的分紅方案,拟每股派發現金紅利 0.58 元(含稅),分紅總額 115.2 億元創曆史新高,分紅率 54.76%。
" 千方百計 " 增利
從市場宏觀需求來看,工業富聯的三大主營業務在 2023 年的發展勢頭本應該不錯。
例如 AI 服務器領域,根據行業研究機構 MIC 及 Trendforce 測算,2023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逾 125 萬台,同比增長超過 47%。
工業富聯也在年報中指出:"2023 年,随着 ChatGPT 持續火爆,大型語言模型(LLM)和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備受關注,AI 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各大雲服務商不斷加碼對 AI 相關投入,AI 創新引發的算力競賽推動硬件基礎設施的不斷升級擴容。在此背景下,AI 服務器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态勢。"
在交換機領域,根據 IDC 數據,2023 年交換機市場規模爲 446 億美元,相較 2022 年增長了 21%。
單在下遊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或跌幅收窄的背景下,工業富聯卻在 2023 年迎來了三大主營業務的全面 " 潰敗 ",主要産品的産銷亦均呈現大幅負增長态勢。
記者從工業富聯的年報中梳理發現,該公司 2023 年生産的網絡設備銷售量爲 1.96 億台,較上年減少了 25.19%;銷售電信設備 266 萬台,較上年暴跌 46.59%;銷售通信網絡設備高精密機構件 7.73 億件,較上年減少 29.75%;銷售服務器及零組件 1101 萬台,較上年減少 24.28%,同時還積壓了 472 萬台的庫存;銷售存儲設備及零組件 123 萬台,較上年減少 32.04%,積壓庫存 42 萬台;銷售雲服務設備高精密機構件 3205 萬件,較上年減少 0.16%,積壓庫存 472 萬台;精密工具則是工業富聯八大主要産品中,唯一在 2023 年實現産銷正增長的部分,當年銷售 377 萬台,同比增長 44.37%。
而在産銷不達預期、營收負增長的背景下,歸母淨利潤及毛利的提升,就成了工業富聯管理層在 2023 年的主要成績,也是該公司将 2023 年視爲經營績效持續提升的主要理由。
但記者在詳細梳理了工業富聯的财報後卻注意到,工業富聯的減收增利,實際上要歸功于一些 " 盤外招 " 的使用。
首先,在期間費用方面,工業富聯先削減了公司 2023 年的研發支出,當年研發費用爲 108.11 億元,較 2022 年減少了 7.77 億元,作爲一家科技制造業企業,在此次 " 大手筆 " 減少研發開支後,工業富聯 2023 年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僅爲 2.27%。
其次,從員工構成情況看,工業富聯在 2023 年或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減員情況,據其年報披露,工業富聯 2023 年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爲 191,521 人,較 2022 年直接減少了 7552 人,其中技術人員較 2022 年減少了 2499 人。
最後,在工業富聯 2023 年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就高達 12.498 億元。
在此背景下,工業富聯雖在 2023 年實現了毛利與歸母淨利的提升,但依靠管控期間費用、降低研發投入、控制員工規模等方式,還是難以改變工業富聯 " 賺辛苦錢 " 的代工廠成色。
雲計算與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這兩大業務,合計占工業富聯總營收之比高達 99.36%,但 2023 年一個毛利率僅爲 9.8%,另一個創上市以來新高的也不過 5.08%。
雖然經營業績方面 " 喜憂參半 ",但工業富聯 2023 年現任及離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較 2022 年增加了 1225.62 萬元。
" 堅持以AI技術爲發展核心 "
AI 當下俨然已成爲工業富聯未來的主要發力方向,鄭弘孟今年寫給股東的信的标題就是 " 擁抱 AI 新時代 引領産業新變革 "。
而關于對 AI 産業的未來展望及布局思路,工業富聯在年報中分析指出,當前北美頭部雲服務商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如谷歌、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均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同時也在生成式 AI 領域進行了大量布局。
工業富聯表示,随着全球經濟景氣回溫,預期 2024 年全球雲服務商資本支出将大幅增加,尤其在 AI 資本支出方面将維持近一倍的成長,且 AI 占整體資本支出的比例将由原先的 25% 提高至 39%,全球前四大雲服務商在 2024 年的資本支出皆有兩位數以上成長。
" 未來,随着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突破,生成内容的真實性、多樣性和可控性将不斷提高。與此同時,AI 将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應用,包括文本生成、圖像生成、音頻生成、視頻生成等,爲綠色生産、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多便利,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對于 AI 工具的下一步發展趨勢,工業富聯在财報中分析稱。
在今年初 OpenAI 發布 Sora 大模型再度引爆生成式 AI 市場後,目前主流的市場研究機構對于 2024 年生成式 AI 的市場規模增速均持樂觀态度,根據 IDC 預測,全球生成式 AI 市場規模預計将從 2023 年的 150 億美元增長到 2029 年的 1,30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50%。
工業富聯在年報中強調,公司将堅持以 AI 技術爲發展核心,以 AI 實現智能制造,以技術驅動 AI 産品,不斷擴大 AI 産品布局,聚焦高速網絡、高效電源和先進散熱等核心技術。同時,以數據、算力、模型爲基礎,結合高速網絡,持續推進生成式 AI 相關業務的增長。
關于 2024 年的經營重點,工業富聯方面表示,将聚焦高端智能制造 + 工業互聯網,夯實端、網、雲、半導體與新能源車領域的核心業務;以新能源、新算力作爲創新業務方向,加強在 AI+ 機器人、光伏儲能、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投資,持續推進自動化、數字化、機器人化和智能化的四化技術和業務發展;加強 AI 基礎設施産品技術,主要體現在包括 AI 數據中心、高速交換機、GPU、AI 服務器、先進液冷散熱技術等方面的産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