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B-201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現代化過程中,新型輕武器的重要型号。
它旨在取代 QJB-95 班用機槍和 QJY-88 通用機槍,是中國對美國 M249 SAW 的回應。這種新型機槍和 QZB-191 系列步槍标志着中國陸軍步兵部隊輕武器配置的轉變,是中國軍隊現代化的明顯标志。
本文爲美國 TFB 網站評論文章,作者 Lynndon Schooler,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由于本文作者爲美國人,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于網絡,因此會出現很多錯誤,請結合自身理解來看待相關問題。本人翻譯此文章隻爲了轉述美國相關人員在分析社交平台的視頻和照片後,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證實或支持其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原文鏈接:https://www.thefirearmblog.com/blog/the-chinese-qjb-201-light-machine-gun-44817526
原文截圖:
QJB-201 的列裝标志着中國步兵班支援火力從無托構型、彈匣供彈的 QJB-95 班用機槍,轉變爲采用雙路供彈系統機槍。QJB-201 通過彈鏈供彈方式,提高步兵班的壓制火力,大大提高了殺傷力。這是中國軍隊全面現代化計劃和更新地面戰鬥部隊武器裝備的又一步。然而,實戰評估迫在眉睫,需要立即采取行動,以充分了解其潛力。
北方工業公司生産的 201 系列有三挺機槍:兩挺輕機槍和一挺通用機槍,稱爲 QJY-201,口徑爲 7.62 × 51mm。我們将通過本文重點介紹 QJB-201 标準長度輕機槍和較短的 QJS-161 輕機槍(也被稱爲 QJS-201),後者用于裝備空降部隊和特種部隊。QJB 代表輕武器、機槍和班組,而 QJS 代表輕武器、機槍和傘兵。
這兩款輕機槍都采用雙路供彈系統,主要使用 100 發彈鏈和 QBZ-191 步槍的 30 發彈匣。QJB-201 采用類似美國 M27 型 5.56 × 45mm 全可散彈鏈。QBZ-95 與 QBZ-191 相互兼容,因此 QBZ-95 的 75 發彈鼓和 QBZ-95-1 的 80 發彈鼓同樣可以安裝到 QJB-201 輕機槍上。據稱,QJB-201 和 QJS-161 的空槍重都是 5 千克,不過很可能的是,由于 QJS-201 槍管較短,重量會輕一些。理論射速爲 700~800 發 / 分鍾。
這些新型輕機槍可以使用 5.8 × 42mm 口徑的 DBP-95、DBP-10 和最新的 DBP-191 彈藥。槍管長度仍未公開,但有人推測爲 14.5 英寸(368mm)和 16 英寸(406mm)。槍口初速也沒有公開,很可能 930~960 米 / 秒。有效射程爲 600 米,表尺射程 600 米,3 倍瞄準鏡(帶彈道補償器)分劃闆射程爲 800 米。
爲了更好地适應機械化和空降作戰,新型輕機槍采用了可折疊的伸縮槍托。槍托可以折疊到機匣的左側,更方便攜行。
QJB-201 采用活塞短行程自動方式、風冷槍管、開膛待擊、機頭回轉閉鎖方式,導氣箍有多個檔位。槍機似乎有三個或四個閉鎖突榫,槍管鎖定杆和帶有散熱孔隔熱罩都讓人想起了 M249。槍機組設計與内格夫輕機槍類似,采用整體式結構,前端平坦,槍機框将主複進簧整合到槍機框的中心。
該槍有兩個固定分解銷,頂部和底部設置方式與 M249 類似。拆下小握把組件之後,可以看到機匣底部的彈匣槽。彈匣槽包括一個用于固定 100 發彈鏈箱的側燕尾槽。在小握把組件中,還有雙手可以操作的手動保險,并沒有快慢機,隻有全自動發射方式。
與現代輕機槍設計相比,受彈機蓋明顯較短,這種方式允許将瞄準鏡安裝到機匣後部堅固的導軌上。受彈機蓋鎖定鈕位于左後方,在受彈機蓋下,我們看到了一些 " 德什卡 " 的痕迹。左側的擺臂沿着槍機框中的相應軌道内移動,将槍機框的往複運動改變運動方向,以便帶動受彈機内的撥彈齒橫向運動。托彈盤上前後各有一組撥彈齒,受彈機蓋内部有兩個彈簧式彈藥止動齒和一個彈藥定位器,這些設置與 M249 輕機槍類似。
在機匣前部兩側都可以看到兩個大螺栓,根據 QJS-201 的專利圖紙,這就是前節套固定在鋁制機匣中的方式。鋼制全長度的槍機框導軌鉚接在機匣左側,用于增加強度,并且很可能連接到固定抛殼挺上,這也可能是槍機凸輪銷導引面,但目前尚不清楚,除非将機槍分解後進行檢查。通過抛殼口,可以看到槍機框上的生産序列号,機匣序列号位于靠下的位置。
更換槍管之前,必須打開受彈機蓋,并将槍機鎖定在後方,然後按下機匣右側的槍管解鎖裝置。内格夫輕機槍更換槍管的操作與之類似,作爲安全功能,這樣可以确保在更換槍管之前取出彈藥。受彈機蓋上沒有防塵蓋,可能會讓塵土進入供彈機構内部。
新型 QJB-201 輕機槍有望顯著增強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步兵部隊的作戰潛力。與 QJB-95 彈匣供彈的班用機槍相比,随着殺傷力和壓制火力的提升,如果每個班配備一到兩挺 QJB-201 輕機槍,班組的作戰能力将大幅提高。這些新型機槍在其單位結構中的潛力不僅令人鼓舞,而且令人樂觀。筆者期待以積極的态度審視它們,這并不是由于印度洋 - 太平洋戰區局勢升溫,而是因爲它們爲中國步兵部隊帶來了重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