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晨烨 10 月 6 日晚,十一假期的最後一天,上海的白領杜平打開電腦準備工作。
作爲一家在線教育機構的課程設計師,節後第一天的工作會議上,她需要拿出關于高中化學《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這一節的教學設計彙報。
此刻的她,頗有種夢回上學時 " 浪 " 了整個假期,結果到了假期末戴上 " 痛苦面具 " 瘋狂補作業的感覺。不過,杜平沒有過于慌張,因爲她從今年 5 月份左右,就開始将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OpenAI 推出的最新一代語言模型 GPT-4 運用到自己的工作當中。
從教學重點、學情分析再到課程目标,隻要将自己想要的内容告訴 GPT-4,再輔以基本的背景素材,GPT-4 就能夠輸出一份看起來像模像樣的教學設計,而在這一過程中,杜平要做的隻是等待 GPT-4 反饋,然後再将 GPT-4 輸出的内容加以改造,便能成爲正式的工作成果。
" 很像給自己配了個小實習生的感覺。" 杜平告訴記者。
在距離上海一千多公裏外的深圳,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售前顧問李将也和杜平一樣,在長假的末尾悶頭 " 補課 "。他所在的公司主要是爲零售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同樣地,李将通過把客戶的基本信息、公司産品及業務介紹以及過往的方案範例 " 喂 " 給 GPT-4 之後,也可以拿到一份符合基本要求的 Proposal(提案)。
對于他們二人來說,GPT-4 是非常棒的生産力工具,用杜平的話來說就是 " 第一次感受到不是人工智障的人工智能 "。
不過,爲自己配上這樣一個 " 小助手 " 并不便宜。根據 OpenAI 官網上的信息,面向個人用戶包含 GPT-4 使用權限的 ChatGPT Plus,訂閱費用爲每月 20 美元,按照 10 月 19 日的彙率計算,相當于每月需要人民币 146 元。
而且從記者在 OpenAI 官網查閱的信息來看,該公司旗下産品和服務目前并不向包含中國内地、中國香港以及中國澳門在内的區域開放。
所以,像杜平、李将這樣想要使用 AI 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普通上班族,要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隻有兩個,一是尋找 ChatGPT 的 " 國産平替 ",二便是通過 AI" 中介 "。
" 國産平替 "
杜平最早了解到 ChatGPT 是通過各類媒體的報道,以及其關注的科技垂類自媒體做的各種測評視頻,在看到各家博主演示了 ChatGPT 一項項 " 神奇 " 功能後,她便誕生利用 ChatGPT 輔助自己工作的想法。
" 我平常工作裏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要關注分析各地的考試動态,幫助我們研發新的課程産品,确定課程細節,這裏面有很多分析,還有文字案頭工作,我當時就感覺 ChatGPT 可以用在這個上面。" 杜平告訴記者。
但 " 想用 " 不代表就 " 能用 ",由于 OpenAI 不面向中國提供産品與服務,所以杜平一開始連賬号都注冊不下來。
通過官方渠道碰壁後,杜平開始在網上瘋狂地做起了攻略,她在各類社交平台上查詢起了能夠體驗 ChatGPT 方法。" 要麽就是用國産 AI 代替,要麽就是通過賬号中介買一個 ChatGPT 的賬号。" 杜平說。
因爲缺乏一些可以繞開 OpenAI 訪問限制的技術手段,起初杜平寄希望于國産語言大模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自從 ChatGPT 走紅後,國産大模型便進入密集發布期,不少專注于召開 " 發布會 " 的國内廠商,都曾公開聲稱過自己大模型的表現不遜色于 ChatGPT,甚至在一些場景下,還要強于 ChatGPT。
杜平一開始也相信了這種說法,但實際體驗後,她發現國産語言大模型 " 湊個熱鬧可以,離能用還差太遠。"
她以其此前準備的關于乙醇的教學設計向記者舉例說明,用目前文心一言最新的 2.4 版本進行測試,在下達了 " 準備一份中國高三學化學課程,乙醇教學一節的教學設計 " 的指令後,文心一言反饋了一份僅 350 字左右的大綱,将授課内容分成了乙醇的結構、性質與應用三個主題,三個主題下又分了内容、教學方法、資源以及評估四個子主題,其中,後三個子主題的内容是重複的,而且也隻是對教學主題作了簡單闡述。
對比之下,GPT-4 則反饋了一份 810 字的大綱,詳細規劃了教學目标、重點、背景、考點分析、學情分析等核心内容,圍繞乙醇的結構、性質、制備方法和應用,設計了具體實驗和問題探究,甚至提出了高考熱門考點以及作業設計方向。
杜平告訴記者,雖然在不提供更多示範素材供 AI 參考的情況下,GPT-4 和文心一言給的教學設計都沒辦法直接用。但顯然,GPT-4 是那個 " 教一下可能就會了的小孩 ",而文心一言有時甚至會出現 " 越提供參考信息,生成的内容越亂 " 的情況。
" 比如我想讓 GPT-4 生成更符合我們工作要求的教學設計,我會給它做過的教學設計進行參考,GPT-4 能夠很快領悟我的意圖,隻是在形式上參考我給它的案例。文心一言會把我給的案例内容雜糅起來,像如果圍繞乙醇的教學設計,給文心一言一個硫化物的教案參考,它會生成一份教學主題是乙醇,但内容裏包含硫化物介紹的教案。" 杜平說。
找 " 平替 " 不行,那就隻能買了。
" 賬号中介 "
李将的經曆也與杜平類似,都是在發現國産替代不能滿足自身的需求之後,開始在網上尋找購買 ChatGPT 賬号的渠道。
相較于杜平通過朋友介紹找到的 ChatGPT 中介不同,李将是在各類社交平台上查找了半天 " 國内使用 ChatGPT 的方法 " 時,意外跳轉了好幾個鏈接,進入了聲稱能購買 ChatGPT 賬号的中介網站内。
巧合的是,李将和杜平最終找的都是同一家中介,在他們提供的網址鏈接上,記者看到了從 ChatGPT3.5,到 GPT-4,甚至其他一些較爲火熱的 AI 應用賬号的介紹,如 Midjourney(海外流行的 AI 繪畫工具)、POE(集成了 GPT-4 等多種語言模型的工具)以及 Claude(類似 ChatGPT 的語言模型)。
(一家 ChatGPT 中介網站的售賣頁面)
這些應用也都具備一個共同點,要麽是不面向中國地區提供服務,要麽是存在訪問限制以及需通過海外郵箱、手機号注冊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對于李将和杜平這類想要一個 ChatGPT 賬号,又自己注冊不了的用戶來說,找中介買,無疑是一個最便捷的解決方案。
在李将的介紹下,記者也找到了好幾家從事 ChatGPT 賬号售賣業務的中介。
在他們的銷售網站上,各類流行的 AI 應用賬号都被明碼标價出售,其中,如 ChatGPT3.5 市場價大多在 20 元至 35 元人民币之間,而本身就需要訂閱費用的 GPT-4 則稍貴一些,一個成品新号就需要 249 元左右,後續續費也多在 165 元至 230 元之間。
更有趣的是,AI 賬号中介行業顯然也進入了 " 内卷 " 之中,在賬号售賣之外,這些中介們還會提供多項增值服務,以吸引客戶,比如:賬号終身質保、承諾手工注冊、非黑卡保障,甚至有些中介還能提供售前、售後客服咨詢,以及建有售後服務微信群。
" 剛開始圖便宜吃過虧,有一些中介都是通過機器批量注冊的賬号,有些甚至是盜号盜來的,雖然便宜,但這類賬号很容易被 OpenAI 監控到然後封号,我買的第一個賬号就被封過,所以能提供質保、買過号之後不玩‘失聯’的商家,更容易得到信任,哪怕東西賣得貴一點。" 李将和記者分享起了他的購買經驗。
在 10 月 6 日,杜平打開 OpenAI 官網登錄上 ChatGPT 賬号之後,發現自己的 ChatGPT Plus 訂閱已經過期。于是,杜平馬上找到了當初賣給她賬号的中介,在交了 165 元的續費費用後,中介告訴杜平續費完成後會告訴她,但直到第二天淩晨 1 點,中介還是沒有反饋續費結果。
"OpenAI 風控了,要等等。" 在多次詢問後,中介告訴杜平。
"OpenAI 是常态化監控賬号注冊、登陸以及續費訂閱等行爲的,非常重視對欺詐行爲的防範,比如大量使用相同 IP 地址注冊賬号,使用同一張信用卡爲大量賬号充值會員,又或者濫用 API 等等操作都會引發平台風控,最嚴重的結果就是封号。" 浙江甯波一位從事 ChatGPT 中介服務的賣家洪悠悠向記者表示。
由于賬号續費遲遲未能成功,急于使用 GPT-4 工作的杜平,不得不在中介的交流群裏向其他群友求助,李将看到後,便向其推薦了一個應急的網站,而這一網站也代表除了直接售賣賬号外,ChatGPT 中介的另一大模式—— " 集成後再分銷 "。
記者了解到,ChatGPT 一直都開放 API(應用程序接口)服務,通過 ChatGPT 的 API,企業可以将 ChatGPT 的語言處理能力集成到自己的應用程序、網站或系統中,從而無需讓用戶直接訪問 ChatGPT,就可以爲用戶提供基于 ChatGPT 技術的服務,例如:微軟的必應搜索引擎,很早就官宣搭載了 GPT-4,爲用戶提供更智能的搜索體驗。
因此,國内也有一批相關從業者注意到了這一 " 商機 ",通過調用 ChatGPT 的 API,将 GPT-4 的功能集成到自家網站後,再向用戶提供對應的付費服務。
在李将推薦的網站上,記者就看到該網站作爲第三方對用戶提供 GPT-4 的響應服務,按照字數進行收費的模式(提問和輸出都消耗字數),比如:5 元可以買到 6000 字的額度,20 元 26000 字,98 元則可以買到 15.8 萬字,支持支付寶掃碼支付。這對于很多 GPT-4 使用頻率不高的用戶來說,似乎比較 " 劃算 "。
(按字數提供 GPT-4 服務的第三方網站)
同時,在洪悠悠看來,這種集成再分銷的模式并不好賺錢,開展這類業務的中介也多是 IT 行業從業者兼職,主要目的是幫助國内用戶用上 GPT-4,過程中掙個 " 辛苦錢 "。
她告訴記者,目前使用 GPT-4 API 的費用不算便宜,例如在 8K context 這一模式下,模型可以處理包含最多 8000 個 tokens(文本的基本單位,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個标點符号等)的文本,通常一個中文字等于兩個 tokens,然後使用過程中,輸入和輸出均需要收費,其中,Input 的費用爲 $0.03 / 1K tokens,指每提供 1000 個 tokens 作爲輸入,就需要支付 0.03 美元。Output 的費用則爲 $0.06 / 1K tokens,指模型生成的每 1000 個 tokens 的輸出文本,需要支付 0.06 美元。
" 如果使用 8K context 的 GPT-4 API,并提供了 2000 個 tokens 的輸入文本,同時模型爲你生成了 2000 個 tokens 的輸出文本,總共下來就是 2000 個中文,那麽總共需要支付 $0.18,換算成人民币在 1.3 元左右。" 洪悠悠說。
受 OpenAI 風控影響,遲遲未能完成賬号續費的杜平,最後還是用了李将推薦的第三方網站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拟出教案後,杜平發現自己花 40 元買的 52000 字的額度還剩一半多。
不過,在核算了自己的使用頻率後,杜平還是認爲自己直接用 GPT-4 更劃算,這類按字數訂閱的第三方網站隻能拿來 " 應個急 "。
" 兼職生意 "
在接觸了幾位 AI 中介後,記者注意到這些中介們具有的一個共同特點——都是 " 兼職 "。
他們有的是大學裏一個宿舍的舍友合夥出來,将 ChatGPT 中介服務當成個小型創業項目經營,有的是 IT 行業的從業者,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用業餘時間向杜平、李将這類想用 AI 賦能,但又達不到使用門檻的普通人提供服務,也有像洪悠悠這樣在跨境電商行業内的從業者,本身就是 ChatGPT 等 AI 應用的重度用戶,同時,依靠自己的職業資源,做起了賬号中介的小生意。
"GPT-4 這種工具性的産品,早晚會普及到每一個人頭上。" 洪悠悠說。
在 ChatGPT 賬号中介之外,洪悠悠的本職工作是跨境電商運營,早在今年 4 月份,她便開始利用 ChatGPT 輔助自己工作了。對于跨境電商來說,ChatGPT 能做的有很多,比如給 ChatGPT 一個産品名,再告訴其一些基本的産品信息、使用場景等,就能夠又快又好地生成一篇完善的英文介紹,甚至在 " 喂 " 給 ChatGPT 一些比較好的産品介紹範例後,它還能生成一些有效展示産品獨特賣點的結果。又比如,ChatGPT 可以幫助生成産品的 SEO(搜索引擎優化)關鍵詞,撰寫 EDM(以 e-mail 方式進行的推送營銷)郵件等。
尤其是在 GPT-4 誕生後,洪悠悠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 AI,用她的話形容就是:" 好用得像第三隻手一樣 "。
也是在這一期間,她萌生了做 ChatGPT 賬号中介兼職的想法,因爲工作關系,她既有足夠的境外郵箱、手機号資源,也有海外信用卡等常見的支付手段,所以很快她便自己搭建了一個網站,做起了買賣 ChatGPT 賬号的生意。
在與洪悠悠交流時,記者觀察到其所售賣的賬号與服務都較同行貴上不少,别人 20 元就能代注冊的 GPT3.5 賬号,她收費 35,别人 165 元就能升級的 GPTplus 賬号,她收 249 元。關于這一點,洪悠悠的解釋是:" 我都是手工注冊的賬号,郵箱密碼,并支持改密碼,每日提供 12 小時客服支持,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雖然貴,但是安全,提供終身質保,不失聯 "。
雖然服務要好上不少,但受官方限制影響,洪悠悠提供的賬号,在使用過程中同樣有很多需要時刻注意的 " 小技巧 ",比如多用無痕模式訪問,使用時盡量避免被檢測到國内 IP,以免賬号直接被 OpenAI 封控等。
" 不掙什麽錢,真掙錢我就不會兼職幹這個了。" 在記者委婉地詢問其一個月通過售賣賬号大約能掙多少錢後,洪悠悠如是回答。
在由其組建的 GPT-4 交流二群中,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群中至少有 67 位付費用戶,按照 35 元的 GPT3.5 賬号注冊費用,以及 249 元的 GPT-4 賬号升級費用來算,群中一位付費用戶就能讓洪悠悠掙上至少 144 元,二群裏的 67 位用戶彙總下來毛利應該在 1 萬元左右。
雖然在國内想使用上 ChatGPT,需要花費不少時間成本,十分折騰,同時還要被賬号中介們掙一筆錢,但在李将看來,這些 " 小打小鬧 " 都是值得的,因爲 GPT-4 确實幫自己省了很多事,也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 市場需求 "
經過類似洪悠悠這樣的 " 賬号中介 " 們的持續努力,眼下在國内或許已經積累了規模相當可觀的一批 ChatGPT 用戶,對于 OpenAI 來說,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已然形成。
記者在 OpenAI 的官方 Discord(一個海外流行的在線交流社區)頻道内,以 China 爲關鍵詞,就可以搜索出來 3000 多條記錄,其中大部分多爲中國用戶加入頻道後,主動發布的自我介紹信息,而 OpenAI 的 Discord 頻道日常也不過 2 萬餘名在線活躍用戶。
說到底,OpenAI 的商業模式其實并不複雜,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和 AI 中介們的生意有點像,除了面向 B 端定制服務之外,無非就是 API 收費以及個人用戶訂閱收費。
根據海外統計網站 Nerdy Nav 的數據信息,ChatGPT 的用戶數量已經從 2023 年 1 月的 1 億增長到 2023 年 8 月的 1.805 億。另一家權威統計網站 Tooltester 的數據亦顯示,截至 2023 年 8 月,ChatGPT 網站每月有大約 16 億的網站訪問量,保守估計有 1 億的活躍用戶。
龐大的活躍用戶已經爲 OpenAI 帶來了顯著的營收增長,根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10 月 12 日的報道,OpenAI 的首席執行官山姆 · 阿爾特曼(Sam Altman)對公司員工透露稱,OpenAI 目前的年化營收已經達到了 13 億美元,這意味着這家由微軟支持的 AI" 巨星 ",在今年的月營收已經突破了 1 億美元的大關。
這一切主要歸功于 ChatGPT 訂閱用戶的顯著增長,在今年 2 月份,OpenAI 才推出 ChatGPT Plus 的收費訂閱方案,在此之前,2022 年全年,OpenAI 的年營收總額也不過 2800 萬美元。
萬和證券在今年 9 月份的一份研報中曾表示:" 技術端的提升使得 GPT 愈發智能,實用性也顯著提升。GPT-4 通過了 CPA、美國律師資格測試等考試,智能程度高,能夠在與人類的語言交流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輔助。其次 GPT-4 的文本生成以及多模态能力更是能夠在辦公、短視頻生成等多個場景運用,從而實現企業降本增效、個人生活便捷,是對生産力的大幅提升。從未來發展來看,GPT-4 給人們帶來的想象空間也很廣闊,無論是可能将要實現的以大模型爲操作系統,AI+ 全場景應用,還是未來 AI 賦能機器人,可能都會帶來生産力質的飛躍。"
生産力工具,這或許是對 ChatGPT 這類應用的最好定位。
在交流過程中,身爲課程設計師的杜平從來沒有展現過關于 GPT-4 是否會取代自己的焦慮,在她眼中,比起 " 革命者 ",GPT-4 應該更像 " 合作者 "。
" 從來隻有人使用工具,沒有見過工具取代人的,ChatGPT 就是個工具,它未來隻會淘汰掉不會使用的人。" 杜平說。
" 這個兼職早晚有一天是幹不下去的,要麽 OpenAI 經過合規順利進軍中國市場,要麽國内有了能夠取代 ChatGPT 的産品。有時候感覺我就像 AI 界的‘普羅米修斯’,比起賺錢,我更想看到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用 AI 改變自己的生活。" 洪悠悠告訴記者。
10 月 18 日,記者在 OpenAI 社區向該公司團隊提出了 " 是否有推動 ChatGPT 進入中國大陸地區的計劃 " 的問題,一位名爲 Cyril 的 OpenAI 工作人員回複記者稱:" 我們理解您希望 ChatGPT 能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推出,雖然我們暫時無法提供具體的開放日期,但請放心,我們正在盡力使其在全球各地都能使用。"
(應受訪者要求,杜平、李将、洪悠悠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