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2 月 23 日電 ( 中新财經 葛成 ) " 豐田如果按照以前的研發節奏和體制,我們永遠隻是一個 follower。" 豐田中國市場營銷公關部部長徐一鳴告訴中新财經,豐田如果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盤照搬特斯拉、造車新勢力的經驗,必然是一條死路。
但在汽車行業競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豐田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在中國市場正面臨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挑戰。徐一鳴說下這番話的同時,這家入華 20 餘年的車企恰逢 " 多事之秋 ",面對銷量下滑,行業巨頭要如何 " 轉身 "?
資料圖:豐田概念車。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
10 年來在華銷量首次下滑
豐田汽車公司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 年,豐田集團全球銷量約爲 1048.30 萬輛,同比微降 0.1%。同時,豐田在華新車銷量也出現了 10 年來的首次下滑。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 年,豐田在華新車銷量爲 194.06 萬輛,比 2021 年減少了 0.2%。
豐田旗下的豪華品牌雷克薩斯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雷克薩斯中國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年,雷克薩斯全球銷量爲 62.54 萬台,降幅相比 2021 年接近兩成;在華銷量 17.61 萬輛,降幅超過兩成,該品牌也結束了在華銷量連續 17 年正增長的局面。
進入 2023 年,豐田在華的銷量下降趨勢更加明顯。乘聯會數據顯示,1 月份豐田在華新車銷量爲 11.38 萬輛,較上年同期減少了 23.5%。
電動化轉型 " 慢人一步 "?
盡管豐田在華銷量下滑,但中國整體汽車銷量仍在保持增長,新能源汽車正在快速蠶食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汽車銷量爲 2686.4 萬輛,同比增長 2.1%;而 2021 年中國汽車銷量爲 2627.5 萬輛,同比增長 3.8%。從 2021 年開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開啓了 " 翻倍 " 增長模式。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 25.6%,這意味着每賣出四輛新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汽車。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自主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的特征明顯,競争格局正在轉變爲以自主品牌爲主導的新趨勢。
而豐田恰恰被認爲 " 在純電動車路線上轉型進程緩慢 "。
一位新能源汽車資深工程師告訴中新财經,純電動車在結構方面與燃油車有所不同。顯然,如豐田這類的老牌汽車企業,在電動化轉型上,需要摒棄燃油車時代的保守思路,投入更多的資金和資源,以确保産品在市場上具備競争力。
不同新能源路線間的選擇
事實上,豐田早已開啓向新能源轉型的步伐,隻是在方向上一直聚焦于混合動力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并未全面進軍純電動汽車市場。
2012 年,豐田推出了首款量産混動車型普銳斯,并迅速在全球範圍内獲得了認可。在這之後,豐田推出了一系列包括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在内的新能源汽車,積極嘗試不同路線的電動化轉型。
不過,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對純電動這一技術路線卻始終持懷疑态度,并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出質疑。他認爲,純電動汽車隻是氫能源過渡,未來隻會有混動和氫能源兩種驅動形式。
在豐田章男看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嘗試多路線發展,既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又符合豐田的風格。" 選擇什麽樣的汽車,決定權不在我們,而在各地市場和消費者。我們希望最終正确的路線明朗之前,爲消費者盡可能多的提供選項。"
從 2021 年開始,純電動汽車在全球範圍内迎來了爆發。以電動汽車行業龍頭企業特斯拉爲例,2021 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爲 93.62 萬輛,同比增長 87.2%;2022 年,這一數據達到 131.39 萬輛,相比 2021 年增長超 40%。
面對純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豐田章男卻不以爲意。" 汽車行業的參與者基本都是沉默的大多數,孤注一擲地追求電動汽車真的可以嗎?但他們又覺得這是大勢所趨,所以不能大聲說出來。" 上述觀點也被外界解讀爲豐田并不是拒絕電動車,而是不想隻做純電汽車。
豐田會有什麽樣的新答卷?
面對市場變化,豐田也在作出調整。
1 月 26 日,豐田汽車宣布從今年 4 月 1 日起,已經擔任社長職位 13 年的豐田章男将卸任該職位,出任董事長職位。同時,豐田任命豐田首席品牌官兼雷克薩斯品牌負責人佐藤恒治接替新社長職務。
在這次人事調整之後,即将接任新社長的佐藤恒治首次公開亮相就明确了豐田的電動化轉型方向。
據日經新聞報道,佐藤恒治在 13 日東京都内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豐田需要以新一代純電動汽車爲起點,采用純電動汽車優先的思路,明顯改變業務形态,不斷調整純電動汽車的設計和業務模式。
與此同時,豐田還宣布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變動。自 4 月 1 日起,中島裕樹将出任首席技術官,宮崎洋一将出任首席财務官,兩人将和新任首席品牌官西蒙 · 漢弗萊斯 ( Simon Humphries ) 一起加入董事會。
據徐一鳴透露,在豐田新老兩位社長 4 月 1 日正式交接後,經過董事會批準,豐田汽車将在全球發布更爲詳細的智能化、電動化和碳中和方面的新舉措。此外,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期間,豐田也将與中國的兩位合作夥伴一同發布新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戰略。
當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異常激烈。傳統車企戰略轉型的空間已越來越小,造車新勢力正迅速搶占市場。徐一鳴認爲,像豐田這樣的 " 大船 " 隻要有轉變的意識,有把危機轉化爲現實挑戰的想法,一定會快速做出相應的變化和行動。
變革下,作爲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之一的豐田将會交出什麽樣的答卷?外界正拭目以待。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