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在拿到 SteamDeck 之前,我曾對它抱有過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我知道它又大又沉,續航拉跨,風扇狂轉,不過考慮到這是大廠出品,也有 Steam 打底,怎麼想也不該差到哪去。
直到真正上手之後,我算是對這台機器徹底改觀了。它确實不差,可我也幾乎提不起興趣打開它。
目前 SteamDeck 的現貨已全面鋪開,國内能很方便地購入現貨,外加各種媒體測評也都早早出爐,現在再來聊這台機器的優缺點實在有些不合時宜,我僅代表個人,站在一個小衆遊戲愛好者的角度上談談這幾天的心路曆程——盡管我自認為自己的口味已經足夠大衆,遊戲庫裡卻仍有三分之二的遊戲未能完美适配。
老實說,我并不指望這機器能暢玩什麼大作,我對它的要求很簡單,能讓我躺在床上把暫時擱置的幾款遊戲打完就算是完成目标了,一番腦補過後,我認為操作簡便的 RPG,刷子遊戲,肉鴿遊戲,以及視覺小說應當是最适合 SteamDeck 的遊戲類型。
我将第一個目标定為 1 月 14 日發售的《Demons Roots》,這是一款非常傳統的 RPG Maker 小黃油,畫面簡陋,戰鬥以回合制為主,完美契合我對 SteamDeck 的定位,然而當我興沖沖地打開遊戲卻發現它不支持雲存檔時,心立馬涼了半截。
不支持雲存檔當然不是 SteamDeck 的問題,但我又怎能責怪同人社團出品的一款沒多少人玩的小黃油。用掌機重玩一遍也是個選擇,隻是這台機器想打上 R18 補丁的過程還挺繁瑣,不如幹脆換個簡單點的遊戲來得省事。
提到 " 簡單 ",我腦子裡頭一個冒出來的遊戲類型就是視覺小說。比較遺憾的是,完美适配 SteamDeck 的視覺小說還挺稀有,至少我的庫存裡一隻手都數得過來,最後我看中了玩家人數有保障的《ATRI》,起碼兼容性旁邊的那個綠色勾号看着就很有安心感。
事實上,就算遊戲頁面标注了 " 非常适合 SteamDeck" 的字樣,也不代表你的遊戲體驗能好到哪去,因為打開《ATRI》我才意識到,原來 Steam 上八成的視覺小說,都是不支持手柄操作的。
實際上《地球防衛軍 5》根本沒有多少文本可供閱讀,打開中文配音你甚至都不用開啟字幕,但這并不妨礙極小的字體與難懂的繁體字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閱讀障礙,這裡姑且還是放一下實機畫面:
如果排除模拟器、刷系統等場外因素,SteamDeck 的優秀與否其實全看你庫存裡有多少遊戲能通過兼容性測試,在我的體驗過程中,像是《宵星傳說》、《神之天平》這類打上了綠标,解放了右搖杆,同時也不吃配置的遊戲就相當完美。可這所謂的兼容性測試堪稱玄學,例如本人很想嘗試的《怪物獵人 崛起》被标上了 " 不支持 SteamDeck" 的字樣,導緻我自己完全忽略了這部作品,然而在網友們的反饋之中,這款遊戲卻被證實能完美運行,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
按網上的說法,SteamDeck 是一台需要 " 折騰 " 的機器,越是折騰越是好使。折騰固然能解決一些問題,但這台掌機帶給我的負面情緒恐怕也不是折騰就能解決的:開機卡 LOGO、玩遊戲黑屏閃退、網絡質量時好時壞,就連最基本的适配工作都做得模糊粗糙,把玩兩三日之後,我還是坐回到了電腦前,拿着手柄放心玩遊戲。
可能你也注意到了,SteamDeck 的賣點在于随時随地爽玩大作,對于沒有便攜性要求,且專挑冷門日式遊戲來玩的我來說,究竟是出于什麼心态入手了這台機器?是啊,為什麼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這台 SteamDeck 是我在公司年會上免費抽到的吧。
說到支持度嘛……
—— Caesar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