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危害有多大?
根據我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的數據,僅在 2019 年上半年,全國查處酒駕醉駕 90.1 萬起,因此導緻死亡交通事故 1525 起,造成 1674 人死亡,而導緻非死亡交通事故數量更是多達 7512 起。
所謂 "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 道理是人人都知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不少人盡管完全清楚酒駕的危險性(至少在清醒的時候是這樣),比起自己冒險開車也有很多的代替選項,可他們卻仍然選擇了最危險的酒後駕車。
那麽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麽讓他們做出這樣不理智的選擇?自身又該如何避免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
酒精,蒙蔽你的雙眼
首先,酒精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決策能力。
心理學中有大量關于酒精影響人們認知、決策和自我控制等能力的研究,牛津大學心理系發表的一篇文章研究了飲酒對決策功能的影響,32 名研究者被随機分配到飲酒組和飲料組,每人都要完成 80 次賭局,這些賭局在預期收益、損失和各自的概率上都有所不同,從理性層面來說,他們應該要在風險和收益及其概率之間做出平衡,在收益大、風險低、赢面大的時候應該更多下注,反之則應該更少下注。
結果發現飲酒組的這種理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例如在高風險且赢面大的情況下,飲酒組似乎分不太清潛在收益的大小,即使在收益很小的情況下,仍然冒着高風險去下注。
這項研究說明,飲酒後的人盡管知道此時駕車會有很高的風險,而且也不會帶來什麽好處,但是由于他們的風險感知和決策能力已經處于較爲低下的狀态,因此他們很難做出理性的決策。
另一項相關的研究還發現,飲酒後的人更容易出現樂觀偏差,指的是人們傾向于相信自己比平均人更不容易受到各種危險的影響,這種信念會導緻對風險的低估。飲酒者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酒精耐受性和駕駛能力,誤以爲自己足夠清醒,并且能夠安全駕駛,從而決定酒後駕車。
從衆,反正大家都喝了
群體效應是社會心理學中一種重要的心理現象,群體效應主要涉及個體在群體中的行爲受到群體行爲和期望的影響,導緻他們采取與群體一緻的行爲。
群體效應的主要機制之一是從衆心理,指的是人們在不确定或模糊情境下,傾向于模仿或跟随大多數人的行爲,以獲得社會認同感或減輕不适感。如果周圍的人都在飲酒後駕車,或者周圍的人都在慫恿 TA 酒後駕車,個體可能會感到社會壓力,希望與群體保持一緻,以避免被視爲不合群或受到社會排斥,從而可能會導緻他們選擇酒後駕車,即便他們明白這是危險和違法的。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群體效應的另一個機制是社會認同的需求,指的是人們渴望在社交群體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爲了滿足這種需求,個體可能會放棄個人判斷,選擇與他們所認爲的社會規範一緻的行爲。如果一個人所處的社交場合中,大家都認爲飲酒後駕車并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這樣的社會規範會促使個體可能會爲了獲得社會認同感而采取這種危險且不負責任的行爲。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共同飲酒人如果有勸酒灌酒等行爲,一旦同桌人因喝酒出現事故造成損失,往往需承擔一定責任(視具體情節而定,這裏不再贅述)。
酒壯慫人膽,有點道理
我們都知道,喝酒會對我們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喝完酒的人會變得特别興奮,情緒也非常多變,而這也就導緻了他們容易酒後駕車。
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在飲酒後,大腦的獎賞系統會被激活,同時自我控制系統會被抑制,導緻個體更容易追求即時滿足感。在心理學中,即時滿足感指的不僅是傾向于追求及時的愉悅感受,還包含着對延遲滿足感和長期後果的忽視,所以飲酒後的人更容易選擇冒險行爲,因爲這種即時滿足的欲望掩蓋了酒後駕駛風險的預估。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同時,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一種 " 情緒動物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被情緒牽着走,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說,情緒能夠快速地讓我們産生應激反應,躲避很多緊急的危險,但同時情緒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心理學認爲情緒會顯著影響一個人的決策,例如我們在高興的時候會很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見,在憤怒的時候更容易做出一些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研究發現,飲酒對一個人的情緒影響是極大的,會更容易讓人變得興奮,而這種興奮并不是真正的快樂,隻是因爲情緒控制能力變得更差了,正因如此,飲酒後的人也會更容易感受到消極情緒,例如焦慮或抑郁情緒等。無論是哪種情緒,導緻的結果都是降低了個體的心理抵抗力,使其更容易做出沖動和情緒化的行爲,例如酒後駕車。
總而言之,酒會對我們的大腦皮層産生影響,導緻我們風險決策和自我控制等能力下降,加上所處環境和群體的影響,就很容易導緻我們做出不理性的行爲,從而酒後駕車。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但這些因素并不是無法預防或控制的,不喝酒、少喝酒,謹防我們提到的這些心理機制的影響,以及請對自己比較有影響力的親友來幫忙提醒自己等方法,都能有效防止自己酒後駕車。
最後再強調一下,交通安全無小事,酒後千萬别開車。
參考文獻
[ 1 ] George, S., Rogers, R. D., & Duka, T. ( 2005 ) . The acute effect of alcohol on decision making in social drinkers. Psychopharmacology, 182, 160-169.
[ 2 ] Loeber, S., Duka, T., Welzel, H., Nakovics, H., Heinz, A., Flor, H., & Mann, K. ( 2009 ) . Impairment of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decision making after chronic use of alcohol: the impact of multiple detoxifications. Alcohol & Alcoholism, 44 ( 4 ) , 372-381.
[ 3 ] Sayette, M. A. ( 2017 ) .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emotion in social drinker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88, 76-89.
策劃制作
作者丨 ACC 心理科普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唐義誠 北京中科普心理心理健康促進中心 副主任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往期
精選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點亮 " 在看 "
拒絕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