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工人日報報道,近期,位于湖南張家界的大庸古城引發公衆關注。數據顯示,這一項目總投資約 25 億元,但運營 3 年多累計虧損超 5 億元,去年上半年僅約 2300 人購票,日均購票人數不足 20 人。
有專家表示,"2016 年住建部等部委鼓勵各地培育特色小鎮,一些地區不顧自身情況跟風上馬,很多缺乏經驗的地産商也想分一杯羹。"2018 年,國家發改委對全國特色小鎮進行測評,419 個 " 問題小鎮 " 被淘汰整改,其中許多是以仿古爲特色的小鎮。
有遊客表示," 各種古鎮就像複制粘貼的,相似度高達 99%。"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24 中國古鎮旅遊發展報告》顯示,有 51.3% 的受訪者認爲目前古鎮之間有一些相似,有 38.5% 的受訪者感覺古鎮都很相似,缺乏獨特之處。
" 公衆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水平不斷提升,對旅遊産品的要求自然也更高。當下,很多古城古鎮項目缺乏曆史底蘊支撐,加之定位不清晰,運營方經驗不足,跟風效仿不斷,導緻同質化現象嚴重,遊客自然不買賬。" 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