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的時候,對于國内的地方電視台們而言,優酷、愛奇藝等在線視頻網站還夠不上太大的威脅。那時的電視機也不止是用來投屏的設備,打開就能看電視節目。
" 真人秀 " 節目是當時各家電視台搶奪收視率、拉取廣告贊助的必争之地。上海的東方衛視通過《中國達人秀》的火爆嘗到了 " 版權翻拍 " 的甜頭,緊接着采購了一系列歐美熱門真人秀的版權,将其制作為本土版本,《頂級廚師》就是其中之一。
《頂級廚師》(MasterChef)系列從 2010 年以來每年推出一季,是英國知名的老牌真人秀節目。
不過它的中國姊妹篇就沒這麼幸運了——東方衛視版《頂級廚師》引起的反響遠稱不上熱烈,在播出兩季後便草草收場,就連原本的官方微博都被後來的其他綜藝節目鸠占鵲巢。
和那些年裡許多 " 糊了 " 的綜藝節目一樣,中國版《頂級廚師》原本連 " 時代的眼淚 " 都算不上,絕大多數人壓根沒聽說過這節目,更談不上懷念或情懷,
然而就在 2023 年春節期間,一段名為《頂級廚師保留大腸原本的味道》的節目剪輯,點擊數短短幾天便突破千萬,成為 B 站上播放量最高的電視綜藝節目剪輯之一。
淩晨一點,2000 人在 B 站看評委品味原味大腸
1
這段 36 秒的節目剪輯沒有交代任何前因後果,大部分觀衆也不認得屏幕中出現的這兩個人是誰,但這不妨礙人們藉由雙方的對話,腦補一出 " 嘴硬詭辯的參賽選手,騙評委嘗了一口包着屎的豬大腸 " 的好戲。
在許多觀衆看來,即便近年來春晚語言類節目加起來,也抵不上這短短 36 秒所呈現的喜劇效果,倆人的台詞和神情,雙方自然而真實的演出,表現力甚至超越了周星馳電影《食神》裡的類似橋段。
在這個視頻的評論區裡,關于 " 原味大腸 " 的澄清被頂到了最前排——按照常規的清洗方式,肥腸首先會被撕剪開來或是内外翻轉(套腸),再加上腸内壁平滑,動物糞便本身很容易就會被清洗幹淨。
依據更完整的節目錄像,片中的 " 西瓜頭小胖廚師 " 也确實是如此操作,隻是搞砸了焯水步驟。讓評委面露難色的 " 原味 " 并不是糞便渣滓,而是豬大腸網油所殘留的腥味。
澄清歸澄清,促使這段視頻傳播愈演愈烈、每日增加上百萬播放的,終究是 " 頂級廚師讓評審吃‘答辯’ " 的誤解版本。
與此同時,随着節目的原片引來更多挖掘,人們發現在這個十年前的真人秀裡," 抽象 " 場面遠不止這一處。
例如這位小胖廚師早在 " 原味大腸 " 之前,就先做過一道名為 " 西瓜枸杞瘦肉湯 " 的 " 創新菜 ",其色香味看起來都隻能以 " 黑暗料理 " 來形容,被評委們評價為 " 莫名其妙 ",其他選手則直呼其為 " 嘔吐物 ",當之無愧地被評為那期節目的最差菜品。
面對其他人的非議,當時 17 歲的 " 小胖廚師 " 俞濤顯得頗不服氣,面帶不屑地說出了如今同樣正在成為流行語的名言—— " 我的水平遠遠在這之上 "。
宇智波斑看了也要說聲 " 霸氣 "
至于他之後拿出的 " 遠遠在這之上 " 的作品,就是我們如今所見到的 " 原味大腸 ",他本人也終于因此被淘汰。
視頻裡的另一名主角是節目的評委兼主持人曹可凡。在 " 九轉大腸 " 這一期的完整節目中,就在小胖端上自己的 " 原味大腸 " 之前,曹可凡剛剛點評了前一名參賽者所做的大腸 " 處理過度、喪失了原味 "。
這段話顯然成了緊接着上場的俞濤的救命稻草,他在此前烹饪過程中沒能妥善處理焯水步驟,此時則堅稱自己是為了保留 " 保留大腸原味 " 而有意為之,騎虎難下的曹可凡不得不嘗了一口他做的菜,随後便有了我們所看到的 " 名場面 "。
曹可凡的 " 求仁得仁 " 無疑為原片跟添加了幾分戲劇性,促使其進一步傳播。而在這個 " 寶藏 " 節目裡表現抽象的也不止是俞濤和曹可凡。
在另一期節目中,兩位評委捧着一位女選手處理粗糙的洋蔥切片,質問她究竟 " 愛不愛食材 ",女選手則帶着不知是因為動情還是因為洋蔥刺激而流下的淚水,大喊着:" 我愛它!我愛它!我愛這顆洋蔥!"
更離譜的是,伴随着這位選手熱淚盈眶的激動呼喊,兩位評委真的讓她通過了這一關刀工考驗。
通過這些剪輯片段,我們也不難理解這節目在十年前為什麼會糊——盡管當年已經有不少情節離譜的真人秀,但作為一檔挂着《頂級廚師》名頭的美食節目,這些場面對于電視機前的觀衆群體還是太超前了。
2
正如上文提到的,《頂級廚師》是一檔從海外采購的品牌節目,在被正式引進之前,常被民間翻譯為《廚神當道》或《廚藝大師》,但節目的實際内容并不像名字這麼浮誇。
這檔真人秀挑選的參賽者除了少數尚未出師的料理學徒以外,大多是非科班出身的業餘廚師甚至家庭煮婦 / 夫,他們有的懷揣着開設一家自己餐廳的夢想,有的是希望得到名師的指點,有的則隻是想讓自己的廚藝得到肯定。
在原版節目獲得最新一屆冠軍的就是一位前海軍飛行員
換而言之,這檔節目主要面向的是非專業的料理人,幫助他們中的一些人蛻變為真正的 " 大廚 ",并不是一個堪比 " 特級廚師考試 " 現場,能讓人看到衆多頂尖廚師比拼精湛廚藝的地方。
從中國版第二季的宣傳語,也不難看出些原版節目的設計初衷
戈登 · 拉姆齊是《MasterChef》的主評審,他是一名開設了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名廚,同時也是世界知名的美食節目主持人。
國内的觀衆多半更熟悉他參與的另一檔節目《地獄廚房》:這同樣是一檔美食真人秀,但參與者大多是頗具經驗的職業廚師,他們要在戈登領導的後廚下工作,在對外開放的餐廳中制作面向一般食客的料理。經過殘酷的淘汰後,最後的幸存者将獲得在知名高級餐廳入職的機會。
這檔節目中正是因戈登總是無情痛罵參賽選手而聞名。一旦選手犯下低級錯誤,尤其是影響到餐館的正常經營時,戈登就會像一些常見的 " 壓力怪 " 領導一樣,極盡所能地進行刁難和辱罵,但他同時也能一針見血地指出選手的專業問題,使其心服口服被淘汰。觀衆們覺得這是對于名餐廳後廚(以及一些職場)場景的真實還原,節目也因此經久不衰。
戈登的大吼小叫罵哭了無數參賽選手,也足以讓觀衆看得心驚肉跳
相比之下,面對《MasterChef》裡的業餘選手,戈登通常會表現得溫和收斂許多。盡管還是少不了各種招牌式的陰陽怪氣,畢竟這已經成為了收視率的保證,但戈登在這檔節目中通常更有導師的派頭,不吝于指導和鼓勵參賽選手,也會給出中肯的意見,分析選手究竟是否适合踏入餐飲業。
戈登在這檔節目中甚至願意通過舔盤子來表達對選手作品的贊賞
除了常駐的戈登以外,每季節目請來的另兩名評審通常也都是餐飲業人士,要麼是知名的美食評論家,要麼是經營有多家餐館的名廚,能在節目中帶給選手一些職業方向上的專業建議。
這檔節目來到中國後,參賽廚師依舊是那些業餘水平的廚師,但評委就很難說還是同一檔的評委了。
除了烹饪專業出身的劉一帆以外,第一季《頂級廚師》的另兩名評審分别是歌手李宗盛和上海本地的主持人曹可凡,被宣傳為嘗遍美食并有一定下廚經驗的 " 老饕 ",但這樣的組合就好像是三個人加在一起,才勉強湊齊了戈登的專業性、明星效應以及主持控場能力。
中國版《頂級廚師》的整體調性以及環節設置幾乎都是對原版如法炮制,而三名評審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有着明顯的模仿痕迹,除了不能罵髒話以外,不論是捧着食材逼問選手,還是經典的 " 吐菜摔勺扔餐盤 ",多是對原版名場面的一比一複刻。
把選手做的菜扔進垃圾桶看起來像是評委情緒失控,實則是原版的保留節目,連運鏡都大同小異
而一到品嘗和點評環節,劉一帆以外的兩位評審又很難給出專業評價,更别說提出直擊痛點的建議,隻好說些模棱兩可的車轱辘話。也正是這樣的 " 無效發言 " 給評審們自己挖了坑,最終不得不一嘗 " 原味豬大腸 "。
失去了 " 娛樂性 " 和 " 專業性 " 的平衡,還摻雜了特色的 " 中式煽情 ",這個節目本身所呈現的效果就像是俞濤做的那鍋西瓜枸杞瘦肉湯,在當年的大部分觀衆看來莫名其妙,更沒人覺得 " 原味大腸 " 是什麼有意思的笑點。
但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的節目,正是那些最不符合 " 頂級廚師 " 名頭的場景,在十年後成了新一代網民挖到的 " 寶 "。
3
大年初三,在梗走紅的第一時間,美食作家王剛就錄制了一期《廚師長教你 " 原味肥腸 "》的視頻,不出意外成為了他今年以來在 B 站播放數最高的視頻。
任誰都看得出來, " 頂級廚師 " 和 " 原味大腸 " 就是最新版本的流量密碼,且比起之前硬推的幾個 " 鬼畜明星 ",這個梗自帶基礎笑料,沒有什麼理解門檻,也不容易引起争議。
另一方面,如果要不帶任何傾向地評出一個 B 站去年誕生的年度熱詞,無疑要數作為諧音的 " 答辯 " 當選,越來越多的年輕網名正使用這個粗俗而直白、帶着些返璞歸真氣質的詞彙來辱罵一切自己看不慣的事物。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一個 " 品答辯 " 視頻的走紅幾乎可說是應運而生。
即便是在過年期間,也不耽誤 B 站上關于 " 頂級廚師 " 的二創如雨後春筍般冒尖,還有無數人正如淘金般挖掘着這檔十年前的過氣綜藝,試圖從中找到另一個 " 小胖 " 和下一道 " 原味大腸 "。
如今檢索 " 廚師 " 這個關鍵詞,出現的已經是下面這樣的場面。
隻剩軟色情封面可堪一戰了
在抖音上,随着 " 小胖廚師 " 俞濤本人出面認領,原本似乎受到限流的相關話題也一躍成為了熱門。俞濤從兩年前開始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做菜視頻,而如今,每條視頻底下都有着 " 十年做菜無人問,一朝大腸天下知 " 的留言。
俞濤本人顯然很想搭上這班快車,他給自己的視頻帶上了 " 曹可凡吃大腸 "" 九轉大腸 "" 頂級廚師 " 等一切他能想到的标簽,号召路過的人們關注他的賬号。
隻是相比原視頻仍在上竄的點擊量,俞濤目前一天一萬的漲粉速度在抖音很難稱得上迅猛,關注他的人裡也沒幾個人關心他的廚藝在十年間究竟有多少增長。究竟能借此博到多少關注,大概得等到他發布《本人親自複刻原味大腸》的時候才能知曉了。
而作為另一名當事者的主持人曹可凡,正如他在節目中的 " 老饕 " 人設,向來喜歡在微博上分享一些美食照片。現在,他發布的每一條微博下,都有人不厭其煩地追問他 " 有原味大腸嗎 "" 怎麼不點大腸 "" 味道和大腸比怎麼樣 ",并通常會被點贊到熱評的位置。
作為上海本地的知名主持人,如今的曹可凡已經到了臨退休的年齡,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頂級廚師》多半稱不上一檔成功的節目,很難想象他會希望自己因為 " 品答辯 " 而變得更出名,但無論本人意願如何,這段視頻都将成為他在這個 " 抽象時代 " 的新代表作。
結語
即便是那些成天把 " 真的抽象 " 當作口頭禅的網友,大概也很難說明白究竟什麼是 " 抽象 "。這個網絡詞彙的誕生和曾經鬥魚上的直播團體 " 抽象工作室 " 有關,又早就在傳播過程中變得沒多少相幹。
如今我們能看見的是:一些看似無意義的詞彙組合,一些讓人不明就裡的動作表現,一旦被認定為 " 抽象 ",就有機會讓一個普通人成為網絡明星,也能讓一個職業圍棋選手成為 B 站直播的頂流。
因為直播中的諸多無意表現,職業棋手戰鷹被推舉為 " 抽象天才 ",一夜間和圍棋界的頂尖選手柯潔、連笑齊名
正如 " 答辯 " 這個詞被曲解的過程一樣,一些詞彙和圖形經過網民的集體加工與傳播,就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背後則指向具體的事物、具體的人、一個個具體群體之間的彼此認同。
而将一段内容形容為 " 抽象 ",有時是說它莫名其妙、令人費解,有時又是指其 " 值得或有必要被抽象 "。
正如 " 抽象 " 界的慣例,如今 " 原味肥腸 " 的視頻也已經被制作成 Emoji 版本和靜态的表情包,即便原本的場景和人物被完全替代,認得這個梗的人依然能理解這些内容,甚至有人覺得其打破了原版帶來的審美疲勞,添加了笑料。
或許,互聯網上的 " 抽象 " 和藝術界所說的 " 抽象 " 沒有距離太遠,它們同樣有人喜歡、有人厭棄,同樣成為了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