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于黎教授所在的團隊宣布,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穿山甲,暫名" 神秘穿山甲 "(Manis mysteria)。這是已知的第 9 種穿山甲,也是第 5 種亞洲穿山甲。
圖片來源于網絡
之所以給這個新種穿山甲起這樣一個 " 神秘 " 的名字,是因爲研究團隊實際上并沒有見過這種動物。同樣,他們并不知道這種動物生活在哪裏。讀到這裏,你或許都要拍桌子了:自己沒見過的動物,竟然都能發表新種,還給它起名了。科學研究工作這麽不嚴肅的嘛!
先别急,說科學家們沒見過這種穿山甲,稍微有一點點不準确。實際上,他們确實見到過這種穿山甲,不過,所見的個體并不完整——甚至連 " 部分 " 都說不上。也許你已經猜到了,研究團隊是根據 " 甲片 " 确定這個新種的。
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穿山甲科所有動物都已經被列爲重點保護對象。其中,中華穿山甲(M. pentadactyla)是我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包括中華穿山甲在内,整個穿山甲科都被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任何從野外捕獵的商業用途均被禁止。然而,盜獵穿山甲和非法貿易卻屢禁不止。中國多地都曾經破獲過大規模穿山甲走私案件。
在 2012 年和 2013 年,香港海關曾經檢出并罰沒了 27 個穿山甲甲片。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張華榮博士團隊對這 27 枚甲片進行了分析,發現 2 個新的單倍型與當時已知的 8 個穿山甲現生物種可能無關。不過,當時檢出的基因片段非常有限,所以還無法據此得出更明确的結論。
沿着這樣的線索,于黎團隊分析了 2015 年和 2019 年在雲南省罰沒的兩批穿山甲甲片中的樣本。最終确定,确實存在一個新的穿山甲物種。将這個物種暫時定名爲 " 神秘穿山甲 ",正是這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研究過程的體現。
在查獲樣品中發現的穿山甲新物種鱗片。圖片來源:楊鋒(中國香港特别行政區嘉道理農場植物園)
此前,人類已知有 8 種穿山甲,其中 4 種分布在亞洲,4 種分布在非洲。4 種亞洲穿山甲全部列入穿山甲屬(Manis),親緣關系較近。而這一次确認的 " 神秘穿山甲 " 是于大約 500 萬年前,從菲律賓穿山甲(M. culionensis)和馬來穿山甲(M. javanica)中分化出來的。
亞洲的穿山甲,分布于中國南方、南亞和東南亞。這一區域環境多樣性極高,生境分化明顯,因此有大量未知物種尚未被科學家發現。此次第 9 種穿山甲的發現,顯示我們需要對亞洲穿山甲有更多研究。
此次發現基于分子生物學的對比研究,并有一定的甲片形态學對比數據。但問題是,科學家并沒有辦法對甲片進行溯源。
目前,所有的穿山甲都是保護物種。理論上來說,沒有合法進口的穿山甲。而在非法貿易中,盜獵者通常會把甲片拔下來歸在一起運輸、販賣,沒有甲片的胴體歸在一起。
所以,走私的甲片,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一大堆。近幾年幾個大案,動辄一噸、兩噸甲片,2021 年廣東海關甚至破獲過一起 8 噸甲片的大案。一隻亞洲穿山甲,全身甲片加在一起,大約有 0.5 千克。也就是說,一噸甲片就意味着來自兩千隻穿山甲。而且這些非法貿易的甲片,沒法追蹤到來自哪個國家,也不知道它們來自哪個島、哪片森林。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目前我們完全無法得知第 9 種穿山甲長什麽樣子,更别提分布、數量、栖息地。通過這樣的方法,發布一個動物新種,确實是極爲罕見的。
新研究顯示,這個種有較高的近交系數。換句話說,神秘穿山甲個體之間,彼此 " 近親結婚 " 的概率會較高。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意味着,它們要不就是分布在一個小島或者孤立的森林裏,是個很小的種群;要不就是已經經曆過一次大災難,個體數量已經非常稀少——這個物種本身,就已經在極其脆弱的狀态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給這個新種起的 " 神秘穿山甲 " 這個名字,是 " 暫名 "。因爲嚴格來說,如果要正式描述并命名一個物種,需要發現這個物種本身,并建立 " 模式标本 "。眼下,我們隻是知道它們存在,而看不到它們的樣子,無法建立模式标本,無法正式定名。
如果不能盡快徹底杜絕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也許科學家、也許我們将永遠無法一睹 " 神秘穿山甲 " 的真容。它将永遠 " 暫名 " 下去。
參考文獻
[ 1 ] Tong-Tong Gu et al, Genomic analysis reveals a cryptic pangolin speci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2023 ) . DOI: 10.1073/pnas.2304096120
策劃制作
作者|花蝕 科普作家 徐來 科普作家
審核|黃乘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策劃|徐來
責編丨楊雅萍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複 " 轉載 "
往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