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尼爾森爲代表的數據統計機構紛紛調整測量體系,試圖更全面地反映流媒體時代的劇集表現時,Netflix 也主動做出了改變。除了讓财報上的數字更好看之外,Netflix 此次變動還有什麽目的?
曾幾何時,Netflix 對自家劇集的收視數據守口如瓶。但就像平台終于改變了對商業廣告的态度後,它對收視數據的态度也發生了轉變。既然做了改變,就要做到極緻。在公開平台劇集和電影收視數據一年半後,Netflix 再次改變了自己的統計規則。
最受歡迎榜單大洗牌
此前,Netflix 用來劃分平台上劇集和電影受歡迎程度上的标準是 28 天内的累積收視時長和觀看人數。值得注意的是,凡是觀看視頻時長超過兩分鍾的播放均算作有效的觀看人數。無論這種統計方式是否能反饋作品的真實表現情況,起碼讓平台的數據很好看。
無論怎麽更改統計方式和評價标準,《鱿魚遊戲》第一季仍是迄今 Netflix 影響力最大的非英語内容。圖片來源:豆瓣
這次變更後,Netflix 将按「浏覽量」(觀看總時長除以劇集 / 電影總時長)進行排名,并且将統計時間延長到 9 周,達到 91 天。這也恰好是一個完整的季度,與 Netflix 和其他上市公司報告财務業績的時間跨度相同。
「延遲觀看文化(delayed-viewing culture)」讓這額外的 63 天值得信任。在官方聲明中,Netflix 指出許多自制電視劇和電影都是後起之秀, 它們的表現「都随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了顯著的增長」。在過去的幾周裏,Netflix 開始在給媒體發送的郵件中将「浏覽量」與常規指标混在一起。麥特裏伊 · 拉瑪克裏斯南(Maitreyi Ramakrishnan)主演的《好想做一次》(Never Have I Ever)最終季的總播放時長爲 7621 萬小時,「換算」成浏覽量就是超過 1500 萬次(7620 萬小時除以 4.9 小時的節目總時長)。
圖片來源:豆瓣
平台内部的消息稱,媒體和創作者對這一新數據的反饋都很積極。畢竟,比起動辄上千萬的、巨大的觀看小時數,「浏覽量」這個數字更容易被理解。
Netflix 爲什麽主動改變?
平台爲什麽願意主動改善統計體系呢?
或許可以将原因歸結爲此前 Netflix 的另一大改變——支持廣告版會員的推出。此前,由于不需要向廣告商報告,平台并沒有理由發布觀衆數據,除非這一數據非常值得炫耀,但現在不是如此。
新體系是以觀衆的「參與度」爲基礎的,也允許第三方平台相對客觀地比較電影和電視劇的影響力。「我們希望通過相對一緻和透明的數據信息,讓所有人(消費者、創作者、分析師和媒體)更好地了解流媒體的成功之道。」
變更後,蒂姆 · 波頓(Tim Burton)的《星期三》是目前 Netflix 有史以來收視率最高的英語節目。圖片來源:豆瓣
在新體系統計下出爐的首個前十名榜單直觀地體現了過去因節目總時長較短而處于劣勢的半小時喜劇節目和非 IP 衍生的作品如何從這一新體系中獲益。《星期三》的總觀看時間僅有 17.2 億小時,少于《怪奇物語》第四季的 18.4 億小時,但因爲總時長隻有一半,《星期三》獲得了 2.521 億次的浏覽量,取代後者成爲英語劇集榜單上的第一位。
在電影領域,《斯賓塞的機密任務》(Spenser Confidential)和家庭電影《全民小英雄》(We Can Be Heroes)是當下最受歡迎的 Netflix 電影。這兩部影片的時長均在兩小時以下,依照過去的統計體系,它們的名字前很難挂上「最受歡迎」這個名号。
雖然受歡迎,但《全民小英雄》的評分并不算高,IMDb 上僅有 4.7 分的評分(滿分 10 分)。圖片來源:豆瓣
與過去的測量、統計方式相比,新的測量體系更加公平。舊體系不成比例地獎勵那些節目時長更久的作品,讓那些十幾季的肥皂劇看起來比近年來的「文化爆款」更有影響力。在統計體系更新後,《後翼棄兵》(The Queen ’ s Gambit)成爲有史以來收拾第五的劇集,而它之前甚至不在榜單上。
風向評論
盡管 Netflix 自己也說「統計流媒體節目的收視沒有一個完美的指标」,但在流媒體播放數據仍大量缺失的情況下,任何能夠反映觀衆觀看習慣的數字都令人歡迎。與季度财報同步的收視統計不僅讓這些作品有了更寬裕的時間與觀衆産生共鳴、允許人們更方便地比較流媒體電視和傳統線性電視的收視情況,也讓廣告商能夠更直觀地評估自己的投資決定。
果然,在真金白銀面前,曾經的秘密也不再是秘密。
譯者 | 徐鳳儀
編輯|盧楓原文來源 | IndieWire 原文作者 | Tony Maglio;Wilson Chapman 原文發表時間 |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