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什麽意思呢?
就是說進攻兵力集中、實力強大的敵人,不如使強大的敵人分散、減弱了再攻擊。攻擊敵人的強大部位,不如攻擊敵人的薄弱部位更有效果。
這就是打蛇打七寸,打架要卡敵人的脖子。那怎麽做呢?
這是《三十六計》中的一句話,這句話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圍魏救趙。
《資治通鑒》記載,田忌準備帶兵前往趙國邯鄲,去解邯鄲之圍。但是,孫膑提出來不同的想法,他對田忌說:" 魏、趙兩國現在打得不可開交。咱們沒有必要參與進去。咱們就算要解邯鄲之圍,也沒有必要沖到邯鄲去。不如因勢利導,趁虛而入,這樣一樣可以化解邯鄲的危機。現在魏國的精兵全部都去攻打邯鄲了,魏國國内必然兵力不足,而且隻剩下老弱病殘,這個時候,咱們不如直接攻打魏國的大梁。這樣的話,龐涓必然會回軍救援。這樣一來,咱們不僅幫助趙國解了圍,還能給魏國予以打擊,同時還能避免對上魏國的強大軍隊。"
《資治通鑒》中,孫膑的原話很有意思:"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簡單來說,排解兩方的鬥毆,不能用拳腳将他們打開,更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幫着打。
接着,田忌率軍在桂陵設伏大敗魏軍。
這就是圍魏救趙的故事。
同樣這個套路,13 年之後,魏國攻擊韓國新鄭,眼看新鄭就要守不住了,田忌孫膑又玩了一次這個套路。
齊魏兩國再度交戰,龐涓被他的老同學孫膑設計,在馬陵道中了埋伏,最終自刎而死,而孫膑呢,也從此名滿天下。
這個套路的重點在于:抓住對方的要害,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因勢利導,這樣才能有勝算的把握。圍是手段,救才是目的。要達到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對方的注意力,讓對跟着你的思路走,進入你的圈套。
這段故事,爲我們展現了孫膑過人的智慧,他就是算準了龐涓的必救,然後誘敵深入,半路設伏。
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牢記自己的目的,在行動中,始終圍繞目的來進行,知己知彼,抓住要害,你就更容易取得最後的勝利。
要善于發現形勢的變化,尋找和發現機遇,同時要抓住實質性的問題,以及對方的軟肋,這樣你就更容易制服對手。
攻敵所必救,就是跟對方玩陽謀,看他救不救,隻要對方救,就會被你牽制,最終進入你的圈套。
這也是圍魏救趙告訴我們的道理,它更是一種看問題的全局視角。如果你還沒明白,再簡單一點,歸納成一句話:不要去解決問題,而是想辦法解決制造問題的人。你覺得是這樣嗎?
做個專欄宣傳:我的《資治通鑒》解讀專欄,目前已經更新了 98 節,努力做到讓《資治通鑒》有趣更又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訂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