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丁遠泓
越來越多人,選擇靈活就業。
" 我現在是在幹外賣。之前沒有想過自己會來送外賣,畢竟女孩子幹這一行,體力消耗很大。" 今年從某一本大學畢業的小林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确實是因爲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最起碼,努力了工資就不會太低 "。
小林背後,是中國龐大的靈活就業市場。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底,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 2 億人。
騎手在送外賣的路上 圖源:圖蟲創意
北京市政府官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解答中," 靈活就業 " 被界定爲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态。
換言之,非全日制的單位就業或兼職就業,個人創業經營、個人勞務、自由職業等個人就業群體,以及 " 跨界 " 傳統單位就業和個人就業之間的 " 平台網約就業 " 這一新就業形态群體,都屬于靈活就業人員。
靈活就業究竟有何優勢?
近日,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2023 中國新型靈活就業報告》(下稱《報告》),把依托互聯網平台發展起來的新型就業形式劃分爲新型靈活就業,重點關注平台電商、生活配送、生活服務、平台微商、知識服務、自媒體、平台直播、共享出行司機這 8 類工種。
他們在工資收入方面的優勢愈發凸顯——最常提供的工資水平爲 10001-15000 元,占比高達 30.3%。因此,求職者數量不斷提高,由 2020 年一季度的 18.6% 上升至 2023 年一季度的 23.2%。
較之傳統就業,靈活就業求職者也能更快找到工作。據測算,近 50% 的新型靈活就業求職者可以在 20 天内找到工作,比傳統就業求職者(40.6% ) 高了 9 個百分點。
新經濟業态拓寬了當下年輕人的靈活就業渠道,他們發展前景如何?
近 4 成職位工資超 1 萬元
工資高,是新型靈活就業的特點之一。
燕小(化名)今年畢業後,收到的第一份工作邀約是去教培公司,主要是線上授課。網課本身并不難,難的是要做管理續費,要保證學生留存率。
周休 2 天、六險一金,工資是底薪加提成,稅前基本達到 1.2 萬元,後期還有晉升空間。但燕小不喜歡教育類工作,最終還是拒絕了。
" 當時真的猶豫了很久,他們開出的工資太高了,福利也不錯。" 燕小感歎說,後來找工作接連失利的時候就會後悔,想着當時要是把這工作接下來就好了。
如今,她做的是辦公室工作,穩定下來稅前八九千,與教培相比,工資還是低了。
教室裏的課桌 圖源:圖蟲創意
月薪過萬的高薪職位在新型靈活就業中不算少數。
《報告》提及,新型靈活就業職位提供的工資水平基本在 6000 元以上,低于 6000 元的職位占比僅有 18.4%,最常提供的工資水平爲 10001~15000 元,占比高達 30.3%,提供 15000 元以上工資的職位占比超過 8.2%。
也就是說,有近 4 成的崗位提供超 1 萬元的工資。
傳統就業職位招聘工資有 26% 在 6000 元以下,工資水平最集中的區間在 6001~8000 元。與之相比,整體薪資水平明顯低了不少。
雖然小林還沒有實現 " 月入過萬 ",但在三線城市已經算是不錯。" 現在每天能跑四五十單,從來沒有超時。先攢錢吧,有錢就有底了。"
美團官方數據能佐證。2020 年上半年,即使受疫情影響,仍有 45.7% 的騎手月收入在 4000~8000 元,7.7% 的月收入超過 1 萬元。
騎手在工作 圖源:圖蟲創意
這個薪資水平,已遠高于全國 " 平均線 "。數據顯示,2020 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爲 57727 元,換算下來,也就是平均每月約 4811 元的薪資。
" 找到一條新出路 "
小林所做的工作,招聘要求都不高,要麽是經驗不限,要麽是學曆不限。這樣的要求,更像是對應聘者 " 敞開懷抱 "。
《報告》顯示,新型靈活就業職位對求職者的學曆要求和經驗要求相對更低,不限學曆的招聘職位占比高達 59.6%,遠高于傳統就業職位的 31%;而新型靈活就業職位中對工作經驗要求爲不限的達到 5.7%,傳統就業爲 3.2%。
雙方達成就業意向 圖源:圖蟲創意
燕小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自己不是師範生,也沒有過教學經驗,但她感覺與政府服務類崗位的招聘環節相比,教培機構的面試更加簡單。" 我的直覺就是面不上的概率很低,雖然我沒有經驗,但我畢業的學校是師範類院校,面試過程中會有一種在遞‘橄榄枝’的感覺,那家機構果然在面試結束的第二天就給我發了 offer。"
這份邀約也讓她在 " 困難 buff 疊滿 " 的求職過程中,拾起了自信和勇氣," 實在不行,就再去找一份教培工作 "。
新型靈活就業用人要求不高的另一面,是求職者學曆更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占比分别達到 45.5% 和 6.2%,高于傳統就業求職者。
也就是說,在學曆水平與職位要求不匹配已十分常見的當下,這樣的現象在新型靈活就業中會更加普遍。
《報告》指出,新型靈活就業求職者學曆水平高于所投遞職位的平均學曆要求的人數占比能達到 95.1%,而這個占比在傳統就業求職者中爲 80.0%。
小林也是靠着送外賣的工作再次有了自信。
還在讀大四時,小林和朋友就曾規劃要回家鄉找一份不加班、氛圍好的工作,但一直到今年七月,她仍然沒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小城市的工作機會相對沒有那麽多,真的找不到工作了,就算與自己讀的專業沒關系,送外賣也是一份能賺錢的工作。"
人們駐足看招聘信息 圖源:圖蟲創意
據統計,2023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 1158 萬人,同比增加 82 萬人。而近年來,大學生送外賣、送快遞等現象在日常生活也屢見不鮮。
在年輕人就業壓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新型靈活就業成爲了不少人的 " 容身之所 "。
部分職位已經接近飽和
年輕人将目光投向新型靈活就業,但現實是,不少職位的在職人數瘋狂增長,已經接近于飽和狀态。
網約車行業就是其中之一。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 460 萬本。這個數據在 2023 年 7 月 31 日,變成 597.6 萬本。
然而,網約車用戶規模卻在下降。2022 年,全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爲 4.37 億人,比 2021 年的 4.53 億少了近 1600 萬人。
2023 年以來,長沙、東莞、三亞、溫州、濟南等城市更是拉響了網約車市場飽和預警:或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業務,或發布預警稱當地網約車市場運力已接近飽和,提醒相關人員謹慎入行。
網約車行業 " 輕松過萬 " 的月薪已經成爲了過去式。
乘客在等車 圖源:圖蟲創意
" 像網約車這種行業出現運力飽和,是一種現象。但不管是什麽行業,都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标準,要從專業性角度設置門檻,可以保證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數維持在一定标準。"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樣能确保大家都可以得到較爲穩定的工資,也可以保證從業人員能夠在專業性上保持較高水平,整個行業往更高素質的方向發展。
葉青舉了一個例子:" 我曾經遇到一位代駕,抱怨現在從事代駕工作的人太多,行業内的專業性也參差不齊,導緻他收入不如預期。我覺得這應該是新型靈活就業下一步要攻克的方向。"
除了規範從業者,新型靈活就業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從招聘方着手,提升招聘的規範化和職位的福利待遇。
以燕小爲例,她當初應聘的教培公司雖然提供了不錯的福利,但當時該公司邀約她簽署的并非三方協議書或勞動合同,而是另外一種協議,需要先參加培訓,按照最後考核情況來決定是否簽合同。" 一聽上去就不正規,感覺就是先把你弄過去,然後再篩人。"
有待提高的,還有社保待遇。《報告》顯示,從 2021 年第三季度以來,新型靈活就業的社保覆蓋率一直都不足傳統就業社保覆蓋率的一半。
社保卡 圖源:圖蟲創意
不過,從國家層面出發的調控已經頒布。
2021 年,《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公開發布,首次明确平台企業對勞動者權益保障應承擔相應責任。從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等多方面補齊制度短闆,并将所有新就業形态勞動者納入勞動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範圍。
對于未來的規劃,小林說:" 我以前想找一份雙休、有五險一金、朝九晚五的工作,現在覺得送外賣也挺自由。不知道後續會怎麽選,也說不定以後福利會越來越好,能晉升的話,或許就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