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吃網紅瓜,都很驚歎。
驚歎世界如此豐富。
我總以爲大多數人生活在差不多的圈子或者氛圍中,但一擡頭看瓜田,人類的多樣性總能創造另類的 " 精彩 "。
昨天,一個微博粉絲量 60 萬,某音粉絲量 200 萬的網紅 " 小來愛耍賴 ",發了一條日常博。
底下的評論很不客氣。
說她一個白富美按捺不住出來試水了。
于是我去圍觀了一下這個網紅的瓜,發現要素過于多,有錢、嘲諷窮人、疑似劈腿和霸淩,赤裸裸現實版的《黑暗榮耀》。
先介紹人物。
" 小來愛耍賴 " 是傳媒學院的一名學生,她在 2021 年那會開始走紅。
走紅的原因是爲了完成老師交代的課業,錄朗誦視頻到社交平台上,老師會要求點贊數和粉絲數。
詩朗誦是什麽樣的呢?
大概是她頂着一張生無可戀被迫營業的臉,跟被迫上班的打工人一樣。
之後,帶着幾分搞笑性質開始了詩朗誦。
朗誦莫名其妙火了以後,她開始分享自己的生活,事無巨細的那種。
比如美妝。
噢,也有失敗的時候。
比如自己的随拍。
元氣又可愛。
比如男友。
兩人一起做了什麽有趣或無聊的事。
也有,一些沮喪大哭的時候。
以及,她的夢想。
她的專業好像是播音主持,夢想當一名新聞主播。
此外,她家庭條件也不錯,美妝視頻裏都是自己買的護膚品,身上穿的用的也有奢侈品。
她說自己不會帶貨,做社交平台僅僅隻是記錄生活,她的夢想就是當主播。
這很像什麽呢?像小版的歐陽娜娜。
家庭條件好,長相不錯,元氣滿滿擁有夢想。
關鍵她還不過于驕傲,說自己很幸運,樂于分享自己的生活,被大家看着成長很有意義。
富家女自信又不自傲,真實又接地氣,當然讨喜。
粉絲很喜歡她。
說她就是向往又羨慕的那種女孩子,還有人表示永遠相信她的推薦。
" 永遠 " 是個魔咒,一旦說出口,可能立馬變成 " 短暫 "。
2021 年火,2023 年翻車。
具體翻車的引火線不太清楚,總之後來她出現在熱搜上和之前的判若兩人。
比如她家庭條件好,但她骨子裏很傲慢。
看這段文字 ↓
" 條件好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不管是雙商還是眼界都比别人高,自信、聰明且順利。"
是不是優越感滿滿。
粉絲說感覺自己很窮,買十幾塊的芭比娃娃舍不得買。
她:姐妹兒小時候買芭比娃娃穿的衣服都要好幾百。
粉絲:這輩子還沒有吃過螃蟹。
她:天啊,我今年大概吃了三十隻了。
就很迷惑。
迷惑在她低端又赤裸裸的炫耀,也迷惑在她沒有同理心。
她明明知道很多關注她的女孩子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學生黨,大家喜歡她就是因爲她家庭條件好還自信又正能量,結果她轉身就踩在别人的痛點上蹦迪。
然後還輕飄飄來一句 " 可以羨慕我,但請不要自卑 "。
這是翻車的第一點。
翻車第二點是她說一套做一套,人設矛盾。
之前她多次表示自己不帶貨,就純純分享,當網紅是個副業,她以後有正式工作。事 b 的品牌方拿錢砸她,她都不搭理。
壕氣的富家小姐說這話,很多人自然就信了,也很相信她的推薦。
後來,出爾反爾。
打軟廣還是小問題,主要是不坦誠,讓喜歡她真誠性格的粉絲懷疑她的人品。
前面兩點頂多算是粉絲範圍的塌房,最後讓她大面積塌房的是什麽呢?
是高中及藝考時期疑似霸淩和低素質的事被扒出來。
那信息量就大了,和她呈現出來的自信正能量富家小姐面貌完全不一樣。
總結版 ↓
這裏面涉及到一些談戀愛私生活方面的事,我就不擴展了,畢竟那會就是個素人,主要說說她素質和霸淩方面的事。
先說高中時期。
第一位當事人。
曬過自己的高中畢業證書,證明和 " 小來愛耍賴 " 同一個高中過。
這位同學表示有四個人被她搞過。
追到寝室約架。
還被孤立。
第二位當事人,算是一群人,是藝考時和她接觸過的學弟學妹們。
有當時的合影爲證 ↓
說她在藝考機構爆粗口罵人。
拿着工資給學弟學妹們化妝,把人家眼皮夾腫,态度也不好。
笑話别人考不上中傳。
自稱老子,自豪說自己脾氣最大。
第三位當事人。
被她打過。
爲什麽事呢?
爲了男人," 小來愛耍賴 " 直接打了這女生一巴掌。
總之,下場的同學非常多,基本都是控訴她素質差霸淩同學。
翻車之後," 小來愛耍賴 " 做過回應。
否認霸淩。
說自己就是脾氣上來,說話不過腦子,發表過激言論,和同學隻是發生口角。
但當年的同學們并不買賬。
這 ↓
這 ↓
連好幾任前男友都下場吐槽過她。
當事人的口述隻能作爲一方面。
我們再從其他方面去判斷她這個人的素質,就的确不是太好的樣子。
她曾在網上喊話:見某某一次打一次,和某某做朋友的也勢不兩立。
态度嚣張,頗有王思聰當年發朋友圈的氣勢。
當網紅後脾氣也很沖,品牌方找她投廣告,被稱呼爲 " 事 b",感覺挺牛的。
粉絲說她錄視頻的方式有點做作,她瞪着眼睛咬牙切齒,說以後見一個罵一個。
給人感覺内心的狂妄快要沖出屏幕,讓人害怕。
再想一想,當年還是十幾歲的高中生們,看到她這樣豈不是更害怕?
那應該是的。
想想最近爆火的《黑暗榮耀》中的女二給人的壓迫。
反派女二樸妍珍,家裏有錢,長相可以,以霸淩窮孩子爲樂趣,但凡女生們看到她就像看到鬼一樣。而這種内心滿是負面能量的人,長大後搖身一變,當賢妻良母,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氣象播報員。
今天本文的瓜主,跟樸妍珍幾乎是百分百複刻,隻是程度不一樣。
樸妍珍的人生信條是 " 不要埋怨自己,要指責他人 ",今天的瓜主是 "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把對别人的傷害解釋成是情緒上來,說話不過腦子。
但實際上都是缺乏起碼的教養,無視他人苦痛,且從未改變。
最後,再聊聊另一個話題。
我發現,網絡上很多人會在某些網紅身上找投射,比如今天聊的這位,很多粉絲說羨慕她,她活成了想象中的大學生樣子。
能理解,人會對自己缺失的東西産生向往,比如優渥的家境,和諧的家庭氛圍,敏感脆弱的人群羨慕開朗自信的性格,嘴笨不會講話羨慕他人情商超高妙語連珠,這是人之常情。
這也是爲什麽現在很多分享日常的博主能做起來,吸引一批粉絲,因爲他們的有趣或特性填補了粉絲内心的一角。
但其實,不必過于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或者去仰視那些人。
網絡上的真真假假是其一,其二是自身的境況已經如此,與其去羨慕去仰視,不如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增強自己的内核,漸漸獲得内心的安穩和平靜,那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看似波瀾不驚,但能抵禦風雨。
前幾天聊的黃多多以及楊紫瓊的八卦,是一樣的道理。
她們的出身和接受的教育資源,99% 的人做不到,但起跑線隻是人生路上很小的一段,後面如何去走,去成爲一個什麽樣的人,依舊在于自己的選擇,黃多多底盤不穩,才女人設崩塌,楊紫瓊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殺出血路。
我們或許無法擁有楊紫瓊那樣精彩的人生,但我們可以不斷鍛煉自己的内心。
去制定一些計劃,看看書,種植一些植物,記錄有趣瞬間,學會某些技能,養一些寵物,或者在工作領域不斷精進,或者僅僅隻是做到早睡。
這些計劃不分大小,隻要是良性的即可。
慢慢地做下去,你的内核就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大變堅韌,你會肯定自己,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等再遇到相似的人時,發出的不會是 " 啊,好羨慕你 ",而是 " 認識你很開心啊 "。
過去的事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現在,哪怕隻是往前走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