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我們通常說的:抑郁感和抑郁症是兩件事一樣。
我先在此,摘錄了一下 百度百科對于權威恐懼症的定義:
權威恐懼症,屬于恐懼症當中恐人症的一種類型,它和其他恐人症的不同之處是,這種恐懼症的對象相當固定,往往是具有管理權力和批評權力的人,比如領導者,當一個人對上司産生了刻意的回避心理時這就是患有權威恐懼症。一般人對領導和老師都會有一點畏懼感,這種害怕或畏懼感是正常的,但是當一個人對上司産生了刻意的回避心理時就不正常了,這就是所謂的權威恐懼症。
重點在于刻意回避的心理,具體表現爲害怕與領導打交道,甚至一看到上司就會心跳加速,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總之,看到領導害怕,是正常的。而怕到無法相處,迅速逃離,就是病證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對自己溫柔點,别總是撿着各種症狀、性格标簽,給自己用,也包括内向這個詞彙。我們的生命還沒結束,那麽我就充滿各種可能,我是值得去認識和分析的。
别管症不症的,任何人,不管外向内容,見到權威者都會緊張。
我在 36 歲考上研究生,複試的時候,異常緊張,哪怕我将中英文的自我介紹來回念叨了兩個小時,在複試教師門口排隊的時候,我也緊張的手顫抖。
然後我們來具體地分析自己——
我在不熟的人或者同事面前也不太講話,并且換言之,公司也不是交友與交談的地方,在不影響工作事項的前提下,不說話也完全沒問題。
我并不是很贊同那種教導别人在職場中一定要圓滑與讨人喜歡的觀點,那種在酒桌上八面玲珑,話語不斷的人,也可能會被評價爲輕浮,而面對其他風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與想法,強行改變自己或許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一直覺得,職場人并不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隻需要學會尊重他人與保有真誠,這才是我們應該修煉的課題。
一方面,一般人都不會喜歡和領導吃飯,和朋友吃飯不香嗎?我和客戶、領導吃飯,都會感到全身長刺一樣的難受。
一方面,我們真的渴望權威的認可,因爲他們有資源,并且也代表這某種正确。我認識一個業内大咖,每年隻能和人家吃一段飯聊聊天,而我在各種場合,和我的家人、朋友吹牛過,表示自己認識這位大咖,還和他吃過飯呢。這也是我的真實需求。
所以關于你的需求,回答一個問題:
你真的視金錢名利如糞土而不想和領導說話吃飯嗎?還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因爲對失敗的恐懼很大,才拒絕的?如果是前者,那麽非常淡然,沒有物質需求,很好。如果是後者,說明我們的自尊心還不夠強大,失敗的恐懼足以撼動我們放棄本來的需求。
至于很多人都會關心的 " 我不想和領導一桌是因爲不想說奉承的話 ",這是一個道德标準很高的解釋。那麽能不能即和領導一桌,又不說違心的奉承話呢?你敢在心髒突突跳的緊張中,嘗試這種策略嗎?
總之,緊張是正常的。不要誇大這種緊張,顯得它如同高山一樣不能撼動,這樣我們的失敗就是非戰之過了,這個策略,我非常不推薦。面對自己的緊張,也終于自己的需求,是真正的道德,因爲這是負責任不逃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