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字帶電,軍字帶車 "?
撰文:許濤
在多數人的認知裏,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古語亦有雲:"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可偏有人不信邪,選擇挑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正如市場中一衆進行跨界造車的企業那樣。
早在 2017 年,寶能集團便已正式跨界進入汽車産業;而曾經房地産行業的佼佼者——恒大集團,也在 2018 年進入了新能源造車領域,可這兩家車企的結局大家有目共睹 ......
目前的跨界造車企業中,僅有創維汽車仍然在乘用車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月銷量能穩定在 3000 台以上。
但在我看來,跨界造車中的後起之秀——小米汽車,有機會成爲最成功的一家!
最近小米汽車的熱度可謂十分之高,除了本身自帶的流量之外,近期的洩密事件也将小米汽車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件起因是某媒體在網絡上公布了小米 SU7 的實車拍攝現場照片,雖然小米早已發布了工信部圖片,但實車外形等資料仍處于保密階段。
小米汽車相關人士回應媒體稱,已經鎖定洩密媒體,将根據簽署的《保密承諾函》進行追責。據悉,該保密協議簽署金額爲300 萬人民币。
也有人質疑,這次的洩密事件是不是小米自導自演的?爲的是給新車宣傳吸引更多流量。因爲他們發現這次洩露出來的圖片,像極了官方拍攝的視角。另外,小米 SU7 路跑的視頻也在網絡上廣爲流傳,這款車的外形可以說是早已 " 一覽無遺 "。
在 12 月 19 日晚上,小米發布了一則公告,直接公布了洩密的媒體以及涉事人員。另外還查實小米汽車三名前員工傳播不實信息,擾亂小米汽車正常業務開展的行爲。
" 對于惡意洩密、惡意造謠、傳謠行爲,小米集團将依法追究到底。" 在看到這強硬的做法後,小米汽車 " 自導自演 " 的傳聞不攻自破。
還記得在十年前,小米那令人難以忘記的 "1999 元 ",讓它從競争極爲激烈的手機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智能手機的普及。
當時剛上高中的我,看到同學用小米手機玩着當時需要極高硬件配置才能玩的 "NBA 2K" 系列遊戲,眼裏滿是羨慕。
對硬件的毫不吝啬加上 MIUI 系統的超強優化,使得小米手機的流暢程度完全不輸同時期的蘋果,這在當時的安卓陣營中必然是 " 遙遙領先 " 的存在。
造手機時的優良傳統,也延續到了造車的道路上。
在近期接受媒體專訪時,雷軍表示小米第一輛車投了 3400 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了 100 億。
" 我們是用了 10 倍以上的投入。有這樣的把握以後,反正我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來做的。"
根據已知的消息,新車預計會提供基礎版、Pro、Max 共三種版本,還會配置甯德時代的三元锂電池、弗迪的磷酸鐵锂電池以及英偉達的智駕芯片等大廠出品的零件。
而軟件方面,小米也帶來了自研系統 Xiaomi Hyper OS,也就是澎湃 OS 系統。小米基于深度進化的安卓,将旗下的 MIUI、Vela、Mina、車機 OS 四個系統的軟件架構進行底層合并,最終帶來了澎湃 OS 系統。
這套系統的核心理念是 " 以人爲中心,打造人車家跨端智聯的全生态系統 ",根據官方介紹,小米澎湃 OS 可融合 200+ 品類,連接 8.2 億設備,包括手機、平闆、電視、手表、音箱、攝像機以及汽車等全類目智能設備,真正實現全生态覆蓋。
不出意外的話,小米 SU7 将會是首款搭載澎湃 OS 的車型,
" 全身名牌 " 配合自身軟件優勢,是小米慣用的招式,而且這招放在造車上面并不違和。
在宣發手段上面,小米也有着與生俱來的優勢。無論是 " 爲發燒而生 ",還是 "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發生 ",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宣傳口号。如果小米真的想要進行營銷的話,分分鍾可以再造一條爆款口号。
可在高調宣布造車之後,小米并沒有像恒馳汽車那樣大肆宣傳,反而是在 " 低調做事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小米認真造車的決心。
當然了,小米造車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它仍然面臨着幾個問題。
其中最大的阻礙莫過于造車資質的問題,目前國内新能源汽車生産資質管控政策十分嚴格,由于沒有造車資質而導緻車輛無法交付的情況也有發生。
小米汽車在北京亦莊的一期工廠已投入使用,年産能達 15 萬輛。如果不想發生像 " 自遊家 " 那樣因爲資質問題無法交付車輛的話,小米必須做些什麽。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工信部披露的兩款小米牌車型,生産企業名稱是 " 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 "。小米暫時借用了别人的資質,但使用了自建工廠來進行生産。
長期來看,小米還是會繼續申請獨立的資質,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限制因素,就像江淮和蔚來終究還是分道揚镳那樣。
小米造車的第二個阻礙,是汽車行業目前極爲内卷的風氣。在性能門檻越來越低的當下,小米汽車的參數略顯平庸。
小米 SU7 單電機版本配備 220kW 的驅動電機,極速 210km/h;雙電機版本配備了前後兩個電機,前電機 220kW,後電機 275kW,極速 265km/h。
近期發布的各種新車,例如智己 LS6、極氪 001FR 等等,最大功率動辄 500kW 以上,在它們的映襯之下小米 SU7 的性能參數并沒有那麽吸引人。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尺寸分别爲4997/1963/1440mm,軸距3000mm,定位運動風格轎跑車型。市面上同類型的車型也一抓一大把,例如極氪 007、智界 S7 以及阿維塔 12 等等。
最後一個阻礙,是小米作爲一個 " 後來者 ",還需要較長時間來積累口碑。在如今的車市中,首批購車的用戶很難不成爲韭菜,對于跨界造車的企業來說,如何獲得用戶認可是一個難題。
既然面臨着困難,那我爲什麽還會說小米可能會成爲跨界造車中最成功的一個?
因爲小米的受衆群體實在太多太多,從小米 2 的 "1999 元 " 到小米 6 的 " 釘子戶 ",再到現如今的 " 年輕人的第一家網吧 ",小米不僅帶來了衆多熱梗,更是積累了不計其數的客戶。
當初追求性價比買小米的年輕人,現如今基本已經成爲了社會中流砥柱;而從不趕客的小米之家,也将在 00 後、10 後的心中種下 " 種子 ",小米汽車的目标客戶遍布五湖四海。
有了受衆群體,價格就成爲了關鍵因素。
根據網絡上流傳的各種信息,預計小米 SU7 極有可能爲了情懷,将基礎版車型的售價定爲19.99 萬元,而頂配車型的售價預計會在 30 萬元左右。
20 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幾乎是各大車企的 " 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國内消費者最爲關注的售價區間之一。
對于社會中流砥柱來說,這個售價區間的車型有着極大吸引力,這是一個他們不難負擔得起的價格,同時也是一個 " 有面子 " 的價格。
平心而論,小米 SU7 的硬實力其實是與這個價位相符的,甚至還挺有性價比,這非常符合其受衆群體追求性價比的心理需求。
另外小米的受衆群體似乎很吃 " 饑餓營銷 " 這一套,所以也不難解釋爲何小米始終要對新車遮遮掩掩。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部分小米之家已經開始了展車擺放的确認工作,SU7 預計明年一季度正式到店。
而其它地區的小米之家也将陸續擺放小米 SU7 的展車,不久的将來我們甚至有可能會在許多小縣城看到它的身影。
與傳統車企相比,密集且下沉的銷售網絡也是小米汽車的優勢之一。
根據已知規劃,小米将在未來三年内相繼發布三款新車型。其中兩款爲純電動,一款爲混合動力,兩款電動車的内部代号分别爲 " 摩德納 "、" 勒芒 ",而混動版的内部代号則爲 " 昆侖 "。
投資百億的小米汽車能否成功 " 上岸 ",讓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網絡)
今日話題
你看好小米造車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