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注了最近的汽車新聞,那麽有一條信息你肯定有印象——東風雪鐵龍 C6 優惠 9 萬,裸車 12 萬落地不超過 15 萬。這條消息的真實性是得到過确認的,但是如果仔細研究過雪鐵龍 C6 這款車型,還是能發現其中一些端倪。
在去年雪鐵龍 C6 共創版上市的時候,它的全國統一指導價僅爲 16.47 萬元,上市一段時間之後,指導價後改成了 21.68 萬元,但終端仍然優惠到十六萬多。這樣一算,12 萬裸車相較于最開始的 16.47 萬元的指導價,優惠幅度也就是 4 萬多,并沒有達到 9 萬。抛開優惠幅度的真實性,12 萬的 C6 确實香,但是問題來了,已經知道有人 12 萬裸車購買 C6 的前提下,你還會願意花 15 萬左右的裸車價格去買 C6 嗎?哪怕目前全國已經不再有 12 萬裸車的 C6。
降下的價格是潑出的水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不會再甘心花 15 萬左右的裸車價去購買 C6 了,因爲在你腦海中,已經認定了它的價格就應該是 12 萬。因此小編預言,雖然 C6 的巨大優惠爲它賺足了流量,并順利地幫助其經銷商在今年 7 月 1 日之前将國六 A 排放的車型庫存清理掉,但在國六 B 全面實施之後,雪鐵龍 C6 的銷量回升是存在一定難度的,甚至會波及雪鐵龍品牌下的其他車型。
人性是奇妙的,曾經加價的雷克薩斯越賣越火,降價的捷豹越來越邊緣。其實車本身都沒有太大問題,可一旦大幅降價且産品垂直換代時間較遠,就會把産品定位拖下水。
指導價是某些合資品牌脫不下的長衫
如果隻看指導價,不難發現目前合資品牌車型的平均指導價仍然高于自主傳統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但如果深入了解優惠後的裸車價格,其實合資品牌車型的優惠幅度遠大于自主品牌,相較于那些直營模式的造車新勢力就更别提了,直營模式的促銷活動要麽是加配不加價,要麽就是官方調整指導價,雖然可能會背刺老車主,但仔細想想,指導價相同但優惠不同難道就不是背刺嗎?隻是消息來得慢罷了。
甯可大幅優惠也不降低指導價是很多合資品牌維護品牌形象的一個方法,但在自主傳統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的沖擊下,過高的指導價隻會讓其産品逐漸被邊緣,關注度越來越低。小編預測,國産車崛起這波沖擊先是會影響到銷量不溫不火的合資品牌,不久之後會逐漸波及到一線合資品牌。
總結
随着國内汽車品牌的不斷野蠻生長,國内汽車市場的份額比例也在暗流湧動,讓我們拭目以待,在國六 B 的全面實施之後格局會發生多大的變局吧!
想買物美價廉好車的點" 贊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