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國家一級演員王霙逝世 # 的詞條出現在了熱搜上。
中國國家話劇院在官網上發布訃告稱,2024 年 8 月 25 日晚,王霙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無錫病逝,享年 66 歲。
許多人在初聽這個名字時,或許會覺得有些陌生。
但若是說起《開天辟地》中的青年毛澤東和《我的長征》裏的中年毛澤東時,大多數人便會恍然大悟。
他就是被許多觀衆譽爲:國内演藝圈飾演毛主席的 " 第二人 " 的特型演員王霙。
他不僅填補了熒幕中青年毛澤東的形象,還與 2005 年去世的古月一樣,一輩子隻扮演了毛澤東這一個角色。
說起王霙與毛澤東的緣分,就不得不提 1991 上映的《開天辟地》了。
1989 年,爲了慶祝我國建黨 70 周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準備拍攝一部名爲《開天辟地》的革命影片作爲獻禮片。
該片要将中共一大的召開作爲重頭戲。
然而,與會的 13 名代表中,其他 12 人的演員都好找,唯獨青年毛澤東的演員遲遲定不下來。
由于這是影視中第一次出現青年毛澤東形象,所以,導演組慎之又慎。爲了遴選出合适的演員,還在全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招募。
後來,導演在諸多演員中選定了當時還隻有 27 歲的 " 達康書記 " 吳剛。
可當他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簽約時,卻在大門口演員介紹欄中看見了王霙的介紹和照片。
于是,便提出想見一見王霙。
而那時的王霙留着中長發,不僅在身高和毛主席很接近,連臉形輪廓也與青年毛澤東十分相似。
這辦公室裏的匆匆一面,讓導演印象深刻。
所以,不到半月,王霙便收到了去上海面試的通知。
到了劇組後,王霙首先是被安排先到化妝間進行試裝。
當他做完造型,換上長衫從化妝間出來時,所有工作人員都驚呆了。
眼前這個穿着一襲長衫,撐着一把雨傘的王霙,簡直就是從劉春華的那幅《毛澤東去安源》的油畫裏走出來的。
整場試戲結束後,導演毫不猶豫地定下王霙飾演劇中的毛澤東。
此後,爲了能夠演好毛主席,王霙不僅翻閱了大量關于毛澤東的資料、著作和書籍,還去毛澤東的各個影像摳細節,以便還原他的言行神情以及日常習慣等。
甚至還多次跑到毛主席的故居湖南韶山,學習了毛主席家鄉的方言,走遍了毛主席走過的地方,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毛主席的生活。
期間,王霙還認識了毛主席的好朋友的湯瑞仁老人家,從老人家那兒了解了作品之外的毛主席。
這一番努力,讓他将青年毛主席的神采奕奕、堅定潇灑展現得淋漓盡緻。
影片一經公映,他就獲得了大家的一緻肯定。
随着《開天辟地》的成功,王霙迅速走紅,緊接着,他在多部影視作品中飾演青年毛主席,成爲了繼古月之後最被認可 " 毛主席 " 特型演員。
然而,飾演 " 毛主席 " 如此成功的王霙最初學的卻是讓人意想不到的芭蕾舞。
1957 年 11 月,王霙出生在浙江杭州。
童年的王霙,不像尋常男孩一樣喜歡武術、愛好打球。
他偏愛舞蹈,12 歲時便考入浙江省藝術學校的舞蹈班,學習當時非常冷門的芭蕾舞。
衆所周知,芭蕾舞演員對形體很有要求,在到學校後的一年裏,他猛蹿了 10 多公分,體重也控制得很好,再加上他又肯努力,老師們都很看好他。
然而學了一年芭蕾後,越劇團的老師又發現了他這株好苗,想要勸服他去唱越劇。
正巧,越劇發源于浙江嵊州,在杭州非常流行。
年幼的王霙在看到越劇那精緻的戲服和道具,聽到越劇那韻味十足的唱詞,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于是,13 歲的王霙又轉入了越劇學習班,由于他的學習和表演都特别用心。
所以,同年就被越劇組選中,小小年紀就成爲一名越劇演員。
在越劇團裏,王霙主要練習小生的基本功,他主演的第一部越劇名叫《胭脂》,在當時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然而,此後由于他個子太高,實在找不出合适的女演員與他搭戲。
所以,團裏的老師建議他轉行做話劇演員。
于是,他便離開了越劇的舞台。
此後,王霙君奮發圖強在家備考。
25 歲時,他又成功考入了中戲表演進修班。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中央實驗話劇團工作。
沒多久,王霙所在話劇團又并到了國家話劇院,他也因此成爲了國家話劇院的一名演員。
這爲他此後與 " 青年毛主席 " 這個角色相遇埋下了契機。
之後,王霙參與出演了很多部諸如《聊齋》之類的經典話劇、影視。
但都反響平平。
直到 1989 年,王霙才迎來自己演藝生涯的轉折。
王霙出道 34 年,曾在 19 部電影和 34 部電視劇中飾演毛澤東。
曾有人說,他這輩子,就是爲了扮演毛主席而活的。
可即便演繹了這麽多次毛主席,王霙還是覺得塑造毛主席,永遠是一個嶄新的起跑線。
他說:" 隻有堅定了這個信念,我才有可能不斷突破、不斷創新。"
他把每一部戲都當作第一部來演,他用十二分的真心來演繹每個階段的毛主席。
1992 年,王霙進組拍攝電影《秋收起義》時,當時的軍委副主席張震将軍曾去劇組探班。
他看着臉色紅潤,清秀俊逸的王霙,搖頭直言道:" 我在秋收起義時見到的毛主席是蓬頭垢面,外加瘸腿,沒你現在這麽胖,他那時骨瘦如柴,當年條件不好,吃的穿的都挺寒酸,那時的毛主席可不像現在的你呀。"
聽了張震将軍的話後,王霙便開始拼命減肥。
在此期間,他戒掉了主食,每天靠着青菜水果維持能量,實在餓極了就喝水充饑。
愣是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瘦掉了 30 多斤。
電影開機時,導演見到他都被震驚了,就這樣,他成功地塑造出了秋收起義時期的毛主席。
還有在 2017 年拍攝《血戰湘江》時,王霙爲了能呈現出戰争狀态下,毛主席指揮部隊的憔悴感,他三天才睡了幾個小時,愣是把自己熬成了貓頭鷹。
電影拍攝期間,他每天都浸在炮火中,一遍遍的汽油炸彈把他的臉炸得通紅。
可每一次重來,都讓王霙想到他不過是在演戲,而身處那段曆史裏主席和戰士,卻是親身經曆了這些。
這讓他更加堅定要演好主席,拍好片子。
将他們最真實的狀态展現給觀衆,讓觀衆們可以銘記先烈們的付出。
也正是這樣一個認真負責不怕吃苦的王霙,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塑造出屏幕中不同時期的偉人形象,才讓觀衆真真切切地認識那個有血有肉的毛主席。
然而 " 天有不測風雲 "。
誰能想到,去年 9 月,還在山東扮演毛主席做了主題演講的王霙,前段時間于無錫某酒店住宿時,意外摔倒,頭部遭遇重傷。
最終在醫院的極力搶救後,仍無力回天。
王霙的離去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位優秀演員的生命,更是一份對偉人崇敬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