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廠長又來給各位避雷了。
沒辦法,誰讓女一是熊黛林呢,眼瞅她這身材火辣,以及類似女戰士的造型。
講真,有誰不想點進去多看一眼?!!
更何況此片還有一個帶感的名字——《羔羊遊戲》。
故事設定是女主在婚禮當天遭遇了匪徒劫持、丈夫被槍殺兩個重大創傷,她在死裏逃生之後,潛心修煉。
終于,她伺機報複,将自己作爲誘餌,引誘匪徒上鈎。
當獵物進入了發生慘劇的那棟噩夢般的大廈,一場狼抓小羊的追捕遊戲上演了。
乍一看,還有點兒意思。
實際看幾分鍾,就被勸退。
一是人設一塌糊塗。
女主從唯唯諾諾,沒一點兒武力值,到智商飙升,能力開挂太太太太太突然了。
她仿佛是寒冰射手上身,直接反殺大 boss。
二是情節割裂,邏輯不符合常理。
明明是心狠手辣、壞事做盡的反派,在女主面前,像是被感化了一般,做出許多無法理解的事情。
比如他們見誰都殺,唯獨不殺女一;
不僅不殺,還囚禁她解悶玩兒,最後玩到全員被一鍋端。
諸如此類的無語橋段,片中還有很多很多。
可以說,該片作爲複仇題材,既不爽,也不精彩;是觀衆看了覺得智商有被侮辱程度,更不要提有什麽深度了。
說到這,就不得不推薦它了——
《複仇者之死》
近些年,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複仇題材那是層出不窮。
尤其拍女性的崛起、反殺,更是 " 屢戰屢勝 "。
而本片則是一股清流,前來複仇的是一個男人。
飾演該角色的麥浚龍,在娛樂圈絕對稱得上是一個話題人物。
他是富二代,是阿嬌前男友,是藝術家;
他擔任導演,拍出了被稱爲是香港最後一部僵屍片的《僵屍》;
他會寫劇本,本片就出自他之手,滿屏的好評。
除了男一,女一也是話題滿滿。
翻開評論區,大部分觀衆第一次看,基本都是沖着蒼老師來的。
不過,看到最後你會發現,本片并非是博眼球的爛片,你絕對有意外的收獲。
在此,廠長友情提醒膽小、承受能力弱的朋友,謹慎觀看。
内含有大量血腥暴力鏡頭!!!
毫不誇張地講,第一個鏡頭,就鎮住了不少人 ......
隻見挺着大肚子的孕婦,拎着大包小包獨自回家。
下一秒,她正準備去關門,回頭臉上便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随後,男主人回來了。
他呼喚老婆的名字,屋内卻沒有人回應。
突然,一個男人從背後捂住他的口鼻,将他撲倒在地,死命勒住他的脖子。
畫面一轉,警方從河裏撈出一個可疑包裹。
用刀子割開外層的布,即刻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撥開一看,竟是連着臍帶的嬰兒;
一堆血腥中夾雜着一張警官工作證。
就這樣,警方調取工作證主人的信息,找到其住所。
一男一女,雙雙死在房子裏。
可怕的是,殺戮才正式拉開了帷幕,接下來一起接着一起發生,又有孕婦的肚子被剖開。
且她們的丈夫或是被勒死,或是被扔進熱水池活活燙死。
總之,一個比一個凄慘。
兇手到底是誰?
爲何采取如此極端、惡劣的手段?
不同于别的片子,把懸念留到最後,本片,可疑人很快就出現了。
在警方嚴密的封鎖下,可謂是一隻螞蟻都别想溜出去。
這之中,有人沉不住氣,見了就逃。
此人立刻被逮捕,遭到詢問。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被抓時非但沒有害怕,還相當的冷靜,甚至,有種見到老朋友的感覺。
這邊他在警局接受調查;
那邊一位孕婦撥通了警局的電話,她聲稱有 " 剖腹案 " 發生:
挂斷電話後,隻見她走進洗手間,親手剖開自己的肚子,随後将刀子丢進了下水道。
又有案件發生,意味着兇手另有其人。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可疑人被釋放了,但,他當真不是兇手嗎?
可以說,在陰郁的色調、平緩的配樂下,懸疑氛圍拉滿,引發一個又一個疑問。
看了眼進度條,不過過去了 10 分鍾。
而從警官對可疑人的刑訊逼供,我們能得知,慘案背後隐藏着另一個慘案。
從這裏開始,故事分爲兩條時間線,一條是現在,一條是半年前。
跨越時間交錯,觀衆看了五味雜陳。
原來,可疑人名叫陳傑。
曾經的他,非但不是殺人犯,還是個純情大男孩。
他在包子鋪打工。
每天都會給一個女孩偷偷預留一個包子。
這名女孩叫張穎。
她留着長直發,身穿校服,臉上總是挂着懵懂的笑容,一看就是小男生喜歡的類型。
可惜,張穎生來是個苦命人。
她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被父母抛棄,一直與奶奶相依爲命。
一天,陳傑發現張穎沒有像往常一樣,來買包子。
他去她家才發現,張穎的奶奶突發疾病去世,無人照顧又沒有自理能力的張穎,則被強制送入福利機構。
面對陌生的人和環境,張穎無比排斥。
陳傑在了解她的痛苦後,便想盡一切辦法帶她離開。
意外的是,他帶她回家的舉動,竟把張穎推入了萬丈深淵。
二人到家才發現,張穎家門上被貼上了封條。
碰巧鄰居的姐姐要出門,出于好心,她留二人在家中過夜。
這位姐姐,是個 J 女。
好巧不巧,她出門工作,陳傑外出的功夫,有客人登門來找享受。
張穎聽到敲門聲,開開門。
客人誤以爲她是新來的,便不顧其反抗,試圖淩辱她。
幸好陳傑及時趕到,客人才沒有得逞。
陳傑教訓完此人後,便帶着張穎去警局報案。
男的被留在外面問話;
女的被帶進審訊室;
看似正常的錄筆錄環節,随着辦公桌上的一張合照入鏡,暗示将有不詳的事情發生。
與此同時,看到照片的陳傑也意識到,剛才的客人正是警局的頭頭。
可惜爲時已晚,頭頭到了辦公室發現陳傑和張穎,便指令手下兵分兩路,一波去淩辱張穎;
一波去把陳傑吊起來打。
兩個無辜的人隻能任由擺布,無力還手。
過後,頭頭收到福利院發來的失蹤人口尋找求助,他轉頭就拿陳傑的命威脅張穎回到福利院。
接着随便給陳傑安了個襲警的罪名,關了他幾個月。
直到陳傑出獄後,看到張穎隆起的肚子,他的心更痛了 ......
看到這我們能猜到,開頭的受害者全部是那晚在警局的所有工作人員極其家屬。
講真,導演簡直是把 " 光明 " 揉碎了按在地上摩擦,拿着針在觀衆的心上戳。
在此,必須重點說下幾位主演的表演,從微表情到動作,實在是太細膩了。
錢小豪脫下道袍,飾演腹黑的探長,陰森的可怕。
想報仇?
你以爲我認不出你嗎,陳傑。
麥浚龍飾演的陳傑,從懵懂男孩到複仇戰士,前後反差巨大。
他在監獄裏,用凳子逐一戳爛手指,磨平指紋的鏡頭,看得廠長渾身肉疼。
最最驚喜的當屬蒼老師,片中,她露出幸福的笑容,宛如純潔的鄰家女孩。
她演得了受到驚吓的小白兔;
也演得出爲了拯救愛人,甘願自行剖腹的決絕。
夠血腥夠揪心。
這種壓迫感除了來自演員的表演、大量的血腥暴力場面,更來自由内而外所散發出的人性複雜。
陳傑。
在張穎眼中,是愛人,是守護者;
在世人眼中,卻是殺人不眨眼的狂魔。
頭頭。
本該代表着正義,但他卻幹出了猥瑣、醜惡的事兒。
退一步說,倘若張穎真的是 " 小姐 ",他就可以不顧反抗淩辱她嗎?
在錯綜複雜的恩怨中間,在導演的安排下,似乎影片在同情弱者,提倡 " 以暴制暴 "。
實際并不是。
影片最後,彼時頭頭早已退休,成了宣講大愛的教父。
陳傑找到他,成功進行了最後的複仇。
正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教堂裏親眼目睹教父死去的孩子們,一擁而上;
其中一個孩子,拿着畫筆直戳陳傑的頸部 ......
說到底,這是一場十足的悲劇。
正如一位豆瓣網友寫的——
貪欲的起點,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病菌,控制了便不會繼續惡化;一旦它擴散、感染、惡化,便會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
仇恨亦是如此;
最後形成一個冤冤相報的怪圈,沒有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