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原文标題:《一套搭建部門知識庫的方法》,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熟悉并快速掌握新工作,是很多人遇到的難題。
前幾天,朋友加入一家公司負責品牌營銷,面試過程中跟人力部門、業務負責人聊得都比較愉快,實際到崗後卻發現自己無從下手。
爲什麽呢?
上一位負責人離職後留下的資料不全,除了品牌手冊、幾個平台賬号,以及要維護的幾家供應商外,再沒别的信息。
另外,他不知道業務到什麽進度,不清楚具體要調整哪一塊,以及如何與其他部門協作,了解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但老闆不等人,需要他立刻上手,加入戰鬥。
這真的很讓人苦惱。
記得之前部門招聘一位新媒體運營同事,他問内容組的夥伴,公衆号排版、圖片配搭有什麽要求,後來被别人質疑:做這麽久,這都不知道?
每個人有一套做事标準,當大家無法在一條線上保持同頻時,做事溝通效率會大打折扣。
商業世界看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中小公司,乃至小體量上市公司,在數字化、信息化建設方面仍然很落後,知識管理環節非常薄弱。
一
如何進行知識管理?從公司角度談過于宏觀,畢竟涉及部門多,需求情況不同,一概而論不現實。所以,我想從項目負責人角度談一談。
先來說下:我在什麽動機下建立了部門知識庫?有兩點:
第一,當年負責市場部時,旗下新媒體、品牌運營、營銷策劃、渠道投放以及線下活動都在這;事項比較多,夥伴們經常問我一些基礎問題,很困擾。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學習新知識後,如果三天不複習,我們可能會忘記其中的三分之二。我發現,不僅是我,其他人在處理和記憶信息方面的能力也非常有限。
第二,我注意到部門缺乏一個固定的信息整合平台。
大家通過釘釘、微信發文件,這種做法效率低下,還容易造成版本混亂的問題,那些即時更新的文檔,V1、V2、V3 版一大堆,每次都得按照時間軸找東西。
記得有一次,因爲發錯演講用的 PPT,老闆到會場後在群裏瘋狂 @我,這才讓我認識到信息管理有多重要,所以,從那以後我就尋思,一定要有做信息管理的地方。
可是,問題來了,知識庫到底怎麽建呢?
一開始,我上網搜一些知識庫軟件,花兩天時間學習後跟團隊說,讓大家把重要的文件上傳到知識庫裏。
沒過多久就發現,大家似乎都不太清楚什麽是知識庫,我也沒事先解釋清楚。結果,各種亂七八糟的文件都被扔到同一個文件夾裏,簡直一團糟。
關于知識庫的定義,我建了一份文檔,現在還在筆記軟件中放着,意思是:
知識庫像你的外腦,裏面裝着各種各樣的信息和知識;你可以往裏面放文件、常見問題解答(FAQ)、操作指南、教程、經驗分享、案例研究等,這樣做是爲了減少和同事之間的溝通誤差,幫助對方找到需要的資料。
它像資料室、電子圖書館,出于公平交換的原則,你突然想到的問題也可以放在裏面,知道答案的人可以來補充。
之後,我讓一個夥伴幫忙整理,他還蠻圖省事,就按照 PPT、Word、Excel 的文件類型分開放,簡直讓人頭大。因爲媒介投放、新媒體等不同部門的東西不一樣,一刀切的整理方法簡直讓人抓瞎。
經過這些事之後,我實在受夠了。覺得部門内部得弄個像樣的知識庫,一個能幫助夥伴的系統。
二
知識是動态的,整理時,我也很抓撓。從混亂到标準,大緻分爲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關鍵目标。
第一階段,建立框架
這一階段的目的很明确,先把分類弄好,讓大家知道每個部門應該有什麽;在行動上,我把所有散落的知識點,進行初步分類和評估,确定哪些有用。
市場部是一個大部門,我按照部門構成分爲媒介組、公關關系、品牌資産、新媒體運營、線下活動等維度,把大家發的東西以此進行羅列。
這個階段的最大感悟是:大家都清楚資料應該放在哪裏,但在分類上,我碰到了難題。
有的文件純粹隻有使用屬性,主要講做什麽(What);有些文件像會議紀要,解釋爲什麽這麽做(Why),還有一些内容夾雜着标準。例如,媒介給達人寫的簡報要求,市場部接待企業參訪團的要求。
我簡直要原地爆炸了,怎麽辦?隻能重新來過。
第二階段,打散優化
看完所有文件後,我發現,不能按照大家的思路梳理結構,于是,我開了一場會,收集使用知識庫時,遇到的問題和建議。
基于反饋,我把每個小部門的通用問題進行體系化調整,合并細碎的分類,将其整合爲寬泛的分類,這裏最關鍵的一步是:以問題爲導向,做成了 QA(使用手冊)。
這相當于打散固有的結構,建立一套以問題爲導向的手冊。
舉個例子:
我們的新媒體知識庫大緻分爲四個部分:基礎信息、運營細則、常見疑問,以及其他資源。基礎信息涵蓋賬号登錄密碼、負責人、團隊夥伴緊急電話等;運營細則包括選題标準、内容排版和審核标準等。
常見疑問部分囊括學習資料、經驗教訓、長短期規劃、營銷活動策劃、合作夥伴和資源列表,以及常用工具、相關法規等。
剛開始劃分得沒有那麽細,我記得隻包含前兩個類别。後面相似屬性的内容多了,就逐漸将它們進行了拆分,在這個過程中,夥伴們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知識囤積(Knowledge Hoarding)。
他們誤以爲當我将某個類别單獨列出來後,就要盡可能補充完整;實際上,大多數内容沒有用,後來建立标準時,我就采取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堅決以問題爲導向 "。
換言之,沒有親身經曆某個問題,不要無中生有,預設問題來補充内容。
以此類推,其他部門也按照該邏輯進行梳理,可沒過多久,我發現,部門知識管理占用了我很大的精力,大家是輸出者,我成了整理者。有點像吃完飯總等着我把碗刷了一樣,很頭大,于是我又開始建立規則。
第三階段,建立規則
一開始,我做文檔,寫了每個子版塊的負責人是誰,以及大家的提問标準、訪問權限、使用規範,随着知識庫内容不斷豐富,新問題又來了。
我發現,知識庫裏存在着不成體系的信息和過時的内容,得找到新方法,讓知識保持更新,更符合團隊實際需求。比如:針對常見問題和錯誤,提供更詳細的解決方案。
我記得 Delphi Group 有個調查說,光列出一堆顯性知識,不能真正幫助大家成長,藏在員工腦子裏的隐性知識(Tacit Knowledge)才是重要的。
但隐性知識太個人化,有些東西很難分享出來,而且大家不想說。
比如:
如果突然學會了某個技巧,可以讓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分享的。他們擔心自己會被淘汰,或者經驗被别人搶走,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
如何将隐形知識流動起來,是系統内知識流動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也是讓規則升華成爲人人都是主人翁最重要的環節。
整個階段的最大感觸是,從建立規則到鼓勵分享,得找到促進大家交流的方法;簡單來說,交流是更新換代最快的方法。
三
如何促進交流?開會、分享會隻是形式。
形式執行得不好,會變成一種儀式性的過程,就像團建活動一樣,表面上大家都參與了,實際心思不在這裏,并不能觸達真正核心的問題。
後來,從個人體會的角度,我意識到,想真正激發每個人的分享欲,有三個最佳做法:自上而下的引導、自下而上的鼓勵,以及橫向的交流。
什麽是自上而下呢?
讓有經驗的人先發聲。工作中,下屬會因缺乏經驗、害怕提出的問題太 " 菜 " 被笑話,隻能單方面聽取和接受。
所以,以往自上而下方式往往是單向的,缺乏來自接收方的反饋,這就導緻一個問題:我聽不到下屬的真實想法;如此一來,對工作的理解會出現偏差,要麽完全理解錯了,要麽沒抓住關鍵點。
我會先從自己做起,用 " 議程設置理論 "(Agenda-Setting Theory)對夥伴進行引導,讓下屬注意關鍵信息,減少理解偏差。
聽了一個關于某個品牌的精彩演講,我覺得有收獲,就會把個人經驗分享出來,先影響品牌部夥伴的看法,然後關注他們對哪些看法産生了好奇,最後把這些好奇拿出來,再進行讨論。
這樣下來,我的傳遞不是 " 照鏡子 " 式的複制,而是一種有目的的取舍。
他們從我這裏拿到想要的,會更願意把問題給我,畢竟我給他們帶來了成長,整個循環下來,加上持續性的鼓勵,他們也更願意在知識庫中分享心得。
什麽是自下而上呢?
說白了,讓下屬自己說說看,分享他們的經驗、工作中的反饋、成果。這是獲取意見和新想法最直接的方式。
不過,這條路不那麽好走。因爲面對職級比自己高的人,人們下意識會害怕被拒絕、被否定,所以,聲音很容易陷入 " 沉默的螺旋 "。
所謂 " 沉默的螺旋 ",即,如果我發現别人都支持我的觀點,就會更積極參與讨論;如果發現沒幾個人理會某個觀點,就甯願保持沉默。這會造成一個聲音越來越小,另一個聲音越來越大的後果。
怎麽破?我通常以鼓勵爲主。比如:給出具體且有建設性的反饋,告訴他們哪裏做得好,哪裏還需要改進。另外,我比較喜歡授權,即便做得不好,也會主動幫他們承擔更多責任。
但是,螺旋本身像磁石一樣,傾向哪一種都不好,因此,各種交談中還是得平衡好雙方的位置。
還有一種是橫向交流,我特别喜歡。
橫向交流在部門裏不那麽常見。當一個人隻關注和崗位有關的知識時,很容易被鎖在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中,看似守好了所謂的 " 一畝三分地 ",可久而久之,自己會像蠶繭一般桎梏于 " 繭房 " 中,無法出來。
前段時間,有位做媒介運營的朋友離職後和我聊天,他說,自從離開上一家公司,出來面試任何一家,都感覺和對方的要求不匹配。
說白了,我們以爲做好崗位所要求的就行了,但實際上,過于局限在崗位知識上會困住自己。我定期會和每個人聊聊,聽聽對方最近在關注什麽,當對方表現得足夠安穩時,我會适當給予 " 焦慮 " 刺激。
雖然三個方法都是溝通的原則,但是,從建立知識庫項目的角度出發,所有溝通都圍繞知識沉澱、分享這些主要目标進行。
四
後來,我想了一下,不管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用在知識庫管理上都是一樣的邏輯。
爲什麽?
沒有知識庫時,我的想法是,把部門的信息集中起來,讓它們有個沉澱的地方,一步一步實現一個大目标。
一開始,我要求大家把所有内容集中在一起,這個過程就像我手裏有一堆零件,想把它們組裝成一個玩具,但一開始不知道這個玩具長啥樣。
怎麽開始組裝呢?
簡單來說,先把手頭上所有的文檔、PPT 都擺出來,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急着找答案,把信息按照類别、特點分一下類,看看能歸納出什麽規律來。
然後,根據歸納出來的東西,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一步步推敲出要做的事情是什麽。
運用自下而上法,有三個操作步驟:羅列信息、分類信息、總結出基礎答案;像從地基開始蓋房子,把一塊一塊磚頭堆上去,慢慢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
後來我發現,房子的結構不對,得按照部門 + 分類 + 問題的方式重新歸納知識庫,也就有了自上而下的過程。
要把某個訴求說清楚(告訴大家要建立知識庫),然後圍繞目标,建立起一個大框架,接下來,往框架裏填充具體内容,一點一點讓它豐滿起來,有條理又詳實。
總結起來共三步:定個主題、搭個框架、整理和填充内容;如果要再加一步的話,那就是定些規則。想一想,是不是這樣?
說得再通俗點,建立知識庫像開超市。
你得知道進什麽貨、貨怎麽來、貨架怎麽擺,确保客人能買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且,還得不停地更新貨品。隻有這樣,知識庫才能發揮作用,爲團隊服務,所以,很多事物的底層邏輯是相同的。
值得一提的是,所需工具方面根據企業需求選擇即可,市面上有很多種,PingCode Wiki、雲策文檔、notion、語雀、石墨文檔、企業微信、Teambition 等都不錯,要注意,涉及機密的部分要進行保密處理,并控制訪問權限。
還有一點,要把它作爲日常工作中的必備項,比如:要求開會内容上庫,活動内容上庫,小組管理者定期去除冗餘等等。
所以,知識庫是共享化、顯性化、體系化到再生化( Internalization)的過程,如此循環下來,才能爲公司沉澱下信息化資産。
總結一下:
庫不難建,難在運營。
将來,知識将成爲一家公司最核心的競争力之一。把零碎的知識點,變成聯結的、及時拓展的、高效應用的,各個部門才能更好地協同,管理才能更高效。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