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梁争譽
房地産行業出清仍在繼續,深圳最大的新房代理商走上追傭道路。
近日,多名深圳中原員工向中原地産讨要新房銷售傭金,有員工要求深圳中原墊付。
針對員工要求墊付傭金的相關事宜,8 月 11 日,中原集團發布通報稱,公司成立 45 年以來一直執行傭金提成發放制度,從未有任何拖延薪資或惡意欠薪的情況,如先行墊付傭金,金額超過 4 億元,将會導緻公司經營更加困難。
事實上,和基層員工一樣,中原集團也站在被欠傭的隊伍裏。
時代周報記者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了解到,因爲被拖欠傭金,深圳中原已起訴深圳、東莞、惠州三地的十餘家開發商。其中,僅恒大地産旗下項目深圳恒大城就拖欠深圳中原銷售傭金超過 1000 萬元。
此外,時代周報記者統計天眼查披露信息發現,2020 年至今,中原地産代理(深圳)有限公司(深圳中原的運營主體)爲原告、案由爲 " 商品房委托代理銷售合同糾紛 " 的開庭公告有 22 份,涉及恒大地産、遠洋控股、龍光集團、泰禾集團、富悅房地産、祥祺房地産、大亞灣東圳房地産等房企。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深圳的出險房企不少,每家多少有一些,加起來壞賬也很多。"
圖源:天眼查
中原集團稱,各開發商、代理商尚未支付深圳中原的傭金超過 10 億元," 董事局決定,即日起成立重大項目追傭跟進專案組負責後續的追傭工作,并任命中原集團首席運營官劉天旸先生總負責,牽頭處理相關事宜。"
成立專案組追讨 10 億傭金
深圳中原是深圳規模最大的新房代理商。
根據深圳中原二級市場戰略發展中心披露數據,2023 年 1-6 月,其代理銷售金額超 420 億元,代理銷售新房超 7200 套。深圳市房地産信息平台數據顯示,同期深圳累計成交新房 16209 套。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深圳每賣出 5 套新房,就有 2.2 套是中原成交的。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目前深圳一手市場住宅類項目的轉介傭金平均水平爲 3%,商辦類項目因爲去化較爲困難,傭金點數通常在 6 到 10 之間。按 3% 保守計算,今年上半年深圳中原實現收傭 12.6 億元。
然而,受部分房企出險影響,深圳中原陷入被拖欠傭金的泥潭。
深圳中原一門店,時代周報記者攝
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嵘簽署的《關于深圳中原反饋墊付傭金相關事宜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稱,近年來,房地産行業不景氣,部分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無法正常支付中原集團及旗下相關公司的銷售傭金,導緻公司連續的巨額虧損,經營舉步維艱。
深圳中原正在通過法律途徑追讨傭金。不過,追傭之路艱難。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法院于 2022 年 11 月 22 日發布的執行裁定書(2022)粵 0310 執 1218 号之一顯示,針對深圳中原與深圳中維菁山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維菁山 ")合同糾紛一案,該院作出(2021)粵 0310 民特 106 号民事裁定書并生效。工商信息顯示,中維菁山爲泰禾集團全資子公司。
由于被執行人中維菁山沒有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确定的給付金錢義務,深圳中原向坪山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請求責令中維菁山支付銷售代理費、轉介服務費共計 1238384.27 元。由于以中維菁山爲被執行人的執行案件總債權爲 72154021.18 元,坪山區人民法院已扣劃到案的執行款 53213083.91 元不足以清償所有債權,深圳中原實際受償金額 898702 元。
深圳中原與被執行人深圳市心海騰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中,由于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财産,導緻執行裁定書(2022)粵 0304 執 10204 号之一無法進行,福田區人民法院于 2023 年 3 月 20 日裁定終結執行程序。
" 各開發商、代理商尚未支付深圳中原的傭金超過 10 億元,目前在法院已經啓動訴訟追傭的金額達 5.35 億元,其中法院已經裁決在強制執行的金額超過 4 億元,待判決的金額約 1.35 億元。" 中原集團表示,開發商、代理商拖欠巨額傭金,深圳中原、合作方及員工均是共同受害者。
員工讨要傭金事件發生後,中原集團決定成立專案組負責追傭。
8 月 11 日,中原集團公布一項人事任命,中原地産(中國内地)副總裁劉天旸接過原先由中原地産華南區總裁兼深圳中原總經理鄭叔倫兼任的中原集團首席運營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一職。同一天,中原集團董事局宣布成立重大項目追傭跟進專案組,由劉天旸負責牽頭處理相關事宜,鄭叔倫配合。
劉天旸于 2005 年加入中原,曾是中原最年輕的營銷總監、最年輕的地區老大。據媒體報道,劉天旸作風強勢,雷厲風行,在原萃擔任總經理期間作爲債權債務清理小組組長,負責應收賬款催收、員工關系處理等工作。
中原集團在《通報》中表示,中原集團及深圳中原将繼續加大追傭收款力度,協調法院和相關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竭盡全力采取各種合法合理的方式、方法向開發商、代理商催收傭金。
老牌中介規模已收縮 30%
房地産行業低迷,産業鏈上下遊同此涼熱。
中原集團 1978 年創立于香港,1992 年進入中國内地,是一家以新房和二手房的房地産經紀、代理業務爲主,同時也涉足咨詢顧問、物業管理、測量估價、按揭代理、資産管理、投資移民等多個領域的大型綜合性房地産服務企業。
根據中原集團官網,其已在中國内地、香港、澳門等地設立分公司,業務輻射至英國、韓國、澳洲等國外市場,是目前房地産經紀代理行業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除了二手房買賣、租賃,包括案場租售、全國聯網推廣、項目推介等服務在内的樓盤代理業務,已經逐漸發展成爲中原集團的主要業務。根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原集團 6 成收入由新房業務貢獻,3-4 成來自二手房業務。
深圳中原在一招聘網站發布的 " 公司簡介 " 顯示,深圳中原在二級市場總計代理新樓盤成交面積超過 3000 萬平方米,成交金額達 5818 億元。自 2001 年起,深圳中原二級市場代理樓盤數量和銷量均已位居深圳房地産市場首位。2023 年 1-6 月,深圳中原二級市場行家代理市占率達 75%。
房地産行業的深度調整,這家根基深厚的老牌中介公司也未能幸免。
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嵘近期在接受觀點網采訪時表示,地産開發行業大縮水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實,同時購房需求也明顯降低,中介行業勢必會再進行一次洗牌。
" 過去一兩年市場很不好的時候,中原收縮了規模,大概是 30% 左右。有的城市收縮多一點,有的城市少一點。" 施俊嵘透露。
深圳中原在三級市場有閉店動作。
2022 年 9 月,深圳中原位于南山中心區的一間門店宣告結業。一名在該門店工作過的經紀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間門店經營了十多年,因爲在地鐵口又是轉角鋪,生意一直不錯,但受三級市場業績慘淡拖累不得不走向關門的結局。" 做地産别有情懷,有錢賺就開,沒錢賺就關。"
一名深圳經紀人在街頭推銷樓盤,時代周報記者攝于今年 7 月
來自深圳市房地産中介協會(以下簡稱 " 深房中協 ")的數據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深圳二手房網簽錄得量(在深圳市房地産信息平台發起的買賣合同份數,非最終成交過戶套數)分别爲 120295 套、44375 套、26853 套。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網簽錄得量爲 20852 套,僅爲高峰期 2020 年的零頭。
交易規模收縮,均分到每間店的 " 蛋糕 " 更是微乎其微。
根據深房中協統計,2022 年,深圳中介門店的年均網簽單量約 3.96 套,即一間門店一年成交的二手房不到 4 套。而在市場活躍的 2020 年,這個數字是 18.15 套。
裁員關店、收縮規模,成爲中介公司的經營路徑。
《2022 年度深圳市房地産中介行業白皮書》指出,受 2022 年低迷市場行情影響,中介機構經營壓力大,通過合并或裁撤不斷優化從業主體結構。截至 2022 年年底,深圳有效備案地鋪(在主管部門進行備案的地鋪)爲 2090 間,較 2021 年減少 1035 間。其中,2022 年僅新增 17 間備案地鋪, 同比大跌 94.5%。
2022 年深圳新增的備案地鋪斷崖式下降,圖源:深房中協
深圳中原因爲在二級市場的長期布局,業績尚屬不錯。
施俊嵘就直言,由于競争對手的消失,新房代理行業内部競争減少了," 二級市場的競争現在反而對我們相對有利,包括開發商因爲資金鏈相對緊張,銷售需求更加大的時候,也是我們的突破點。"
深圳一中介公司的高層也曾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市場漲跌對業務影響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房子不好賣的時候,開發商上來就給 3 個點的傭金,還有三萬、五萬的現金獎勵。市場火到閉着眼睛都能把房子賣掉的時候,可能隻能拿到 1% 的傭金甚至開發商都不需要我們。以前一個月賣一套房子,現在兩個月賣一套,但收入是差不多的。"
硬币的另一面是,當開發商因爲資金鏈緊張仰賴代理商加快去化回款的同時,就有可能因爲流動性不足無法兌付傭金。
深圳中原相關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爲了追回傭金,做了很多工作,正在全力解決。" 從公司目前的情況來看,Alan(鄭叔倫)都會參加(追傭工作),直面員工的訴求,公司收到傭金次月将立即發放員工提成及合作方的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