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16 日訊(編輯 馬蘭)巴以沖突将全球經濟推入新的不穩定之中,随之而來的高油價及美元飙升對新興市場的發展尤其不利。
經濟學家們擔憂,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對抗如果升級爲中東地區的大規模沖突,那麽石油供應體系将受到嚴重沖擊,美元和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将加劇經常項目赤字較高國家的風險。
華僑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Lavanya Venkateswaran 指出,如果油價長期上漲,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更容易受到貿易條件惡化的影響。雙赤字國家,即經常賬戶和财政都爲赤字的經濟體,則更容易受到資本外流的影響。
雪上加霜的是,油價走高将重燃通脹動力,并推高美債收益率。法國投資銀行 Natixis SA 的 Alicia Garcia Herrero 警告,這對預算赤字較高的國家來說又是一重阻力,因爲這樣它們可能很難在全球市場籌集資金。
新興市場動蕩
Garcia Herrero 表示,斯裏蘭卡和巴基斯坦面臨的風險最大,因爲其外債十分危險。其次,印度和印尼也不樂觀,其經常項目常常出現赤字,相當依賴外部融資。
而近期全球債市的走勢也反映了這一風險。目前印度或印尼債券相對于美債的收益率溢價,已經達到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代表着投資者正在逃出新興經濟體的債券市場。
彙豐銀行的策略師們表示,在低收益的亞洲貨币中,他們更看好人民币和韓元。中國在财政政策上的調整以及對房地産市場的高度關注,和韓國央行持續的外彙抛售及該國明年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的可能性,支撐了這兩個國家的貨币。
除了中韓之外,其他低收益貨币不僅沒有可以支撐其币值的因素,各國自身還各有各的問題。彙豐的策略師補充稱,泰铢受到财政指标惡化的影響,新加坡元的估值則過高……
不過,巴克萊銀行駐新加坡區域經濟學家 Bum Ki Son 認爲,馬來西亞将受益于油價上漲。出口關稅、石油所得稅和國有石油公司股息的增加,将增加該國的财政收入。
還有人則看到印度的一些積極因素。Garcia Herrero 表示,印度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是亞洲表現最好的,強勁的宏觀數據讓印度雖然面臨阻力但仍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