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川智能宣布已完成 3 億美元的 A1 輪戰略融資,阿裏、騰訊、小米等科技巨頭及多家頂級投資機構均參投了本輪融資,公司正式跻身科技獨角獸行列,創下國内大模型初創企業最快晉升獨角獸的記錄。
投資界獨家獲悉," 本土 VC 之王 " 深創投也是本輪投資方之一。不久前,百川智能創始人王小川出席在深圳舉行的深創投 2023 投資年會,以被投企業身份發表了主題演講。此筆投資,極具意味——深圳正在重注 AI 産業。
說起來,創投圈對王小川并不陌生。1996 年,王小川被點招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生畢業後便加入搜狐。從搜狐到搜狗,王小川在互聯網時代留下了不少記憶。直到今年 4 月,他官宣自己的大模型創業之旅,旨在打造中國版 OpenAI。
今年以來,AI 大模型成爲了國内一級市場最火爆的賽道之一,擠滿了形形色色的投資人。不止如此,城市也加入了——如深圳一般,國内幾乎各大城市都悄悄投身這場未來超級産業之戰。
第二次創業
王小川幹出 10 億美元估值
這是王小川的第二次創業。
出生于 1978 年,王小川從小學習優異,尤其在數學和計算機競賽中成績不俗。1990 年,他以成都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成都七中數學實驗班,三年後又以全國數學聯賽一等獎被保送入成都七中高中部。
即将升入高三的那個暑假,王小川偶然有機會親身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實驗室,看到了研究生在裏面做實驗。" 我第一感覺是高級、神秘,這就是科研在我心中代表的至高無上的方向。" 王小川曾在清華計算機系的采訪中回憶道。
這次近距離接觸,最終引領王小川來到了清華計算機系。1996 年,他憑借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金牌,被點招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在清華先後獲得工學學士、工學碩士、EMBA 學位。
在本科期間,王小川加入華人青年社區 ChinaRen 創業項目實習,首次接觸到了 " 搜索 ",甚至開發了提問式搜索引擎 " 孫悟空搜索 "。而随着次年搜狐收購了 ChinaRen,王小川由此進入了搜狐。完成研究生學業後,他正式加入搜狐,先是擔任高級技術經理,做出了第三代中文搜索引擎——搜狗,在 2005 年晉升爲搜狐當時最年輕的副總裁。
2006 年搜狗輸入法面世,緊接着推出了搜狗浏覽器,與搜狗搜索構成了 " 三級火箭 ",讓王小川和搜狗聲名鵲起。2010 年,搜狗從搜狐分拆單獨運營,王小川成爲搜狗公司 CEO。時隔三年,騰訊以占比 36.5% 的股份、4.48 億美元戰略入股搜狗,後者也在王小川的帶領下于 2017 年登陸紐交所。
轉折點發生在 2020 年 7 月,騰訊向搜狗發出全資收購要約,這筆 11.8 億美元的收購案最終在 2021 年 10 月塵埃落定,王小川宣布卸任搜狗 CEO。
直到今年 4 月,王小川再次亮相,官宣了自己的大模型創業之旅——和前搜狗 COO、清華 1998 級校友茹立雲聯合創立人工智能公司——百川智能。據王小川介紹,百川本意是衆多的河流彙集奔赴海洋,象征着衆多數據、行業知識彙聚成爲一個強大的智能體系,生生不息。
談及新的創業,王小川直言,要比當年搜索引擎時候的成就感更大,現在做大模型與搜索的模型做了一定程度的結合,事情比原來更吸引人。" 其實挺愉悅的,我們的進度是在一個快樂的狀态。"
此後,王小川與百川智能動作迅速,成立半年,便接連發布 baichuan-7B/13B,Baichuan2-7B/13B 四款開源可免費商用大模型及 Baichuan-53B、Baichuan2-53B 兩款閉源大模型。其中 Baichuan-7B/13B 兩款大模型在多個權威評測榜單均名列前茅,累積下載量突破六百萬次。Baichuan 2 更是在各維度全面領先 Llama 2,引領了中國開源生态發展。8 月 31 日百川智能率先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是唯一一家今年創立的大模型公司。9 月 25 日,百川智能開放 Baichuan API 接口,正式進軍 To B 領域,開啓商業化進程。
百川智能表示,Baichuan 大模型,融合了意圖理解、信息檢索以及強化學習技術,結合有監督微調與人類意圖對齊,在知識問答、文本創作領域表現突出。目前已有阿裏雲、騰訊雲、火山引擎、浪潮、順豐科技等超過 300 家合作夥伴使用 Baichuan 大模型。
随着融資消息發布,百川智能也宣布啓動 2024 屆校園招聘并發起 " 星耀計劃 "。本次校招将面向海内外學生,同時覆蓋北上廣深等多個城市多所高校,目前百川智能是 2024 屆校園招聘規模最大的大模型初創企業。
據介紹," 星耀計劃 " 是百川智能面向全球精英科技人才的專項校園招聘計劃。崗位涵蓋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強化學習、基礎架構等多個人工智能關鍵技術方向,旨在尋找有技術理想,熱愛 AI 領域的精英。
成立之初,王小川曾透露,公司早前已獲得 5000 萬美元啓動資金,來自自己與業内好友的個人支持。而在今年 8 月初的一次媒體交流中,王小川再度表示百川智能第一次融資時,估值已超過 5 億美元。如今,百川智能成立不到半年時間便跻身科技獨角獸行列,創下國内大模型初創企業晉升獨角獸速度之最。
AI 崛起一支清華系
排隊宣布融資
不隻是王小川,眼下最火的 AI 大模型賽道,清華系可謂是一騎絕塵。
這當中,王慧文率先打破平靜。今年年初,王慧文宣布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爲自己參與創立的 AI 公司光年之外招攬人才,本人率先出資 5000 萬美元。作爲清華老同學,王興鼎力支持,參與了光年之外的 A 輪投資,并出任董事。
期間,光年之外還與一流科技達成并購,後者成立于 2017 年,創始人兼 CEO 袁進輝同樣爲清華校友,是該校計算機系工學博士,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但可惜的是,王慧文在 6 月底被曝出因病離崗,光年之外随後也被美團全資收購。
最新案例則是大模型創業公司月之暗面——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智源青年科學家楊植麟教授領銜,兩位聯合創始人周昕宇和吳育昕也均出身清華。投資界獲悉,公司已獲得紅杉、今日資本、砺思資本、真格基金等知名機構近 20 億元投資。
同樣來自清華系的深言科技也備受關注。今年 6 月,公開信息顯示,北京深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騰訊旗下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據了解,深言科技創始人兼 CEO 豈凡超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是孫茂松教授的學生;聯合創始人兼 COO 李潇翔則是清華大學電子系博士。
稍早前的 4 月份,面壁智能完成由知乎領投的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種子輪股東智譜 AI 繼續跟投。這同樣是一家清華系 AI 公司,創始團隊來自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聯合創始人劉知遠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智源青年科學家;聯合創始人以及 CTO 曾國洋爲悟道 · 文源中文預訓練模型團隊骨幹成員。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跟投方智譜 AI 同樣出自清華,由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的技術成果轉化而來。核心團隊中,CEO 張鵬畢業于清華計算機系,董事長劉德兵系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弟子,總裁王紹蘭爲清華創新領軍博士,清華大學計算系教授唐傑也參與孵化。此前,智譜 AI 獲得數億元 B 輪融資,由啓明創投、君聯資本聯合領投,身處大模型風口之上,公司估值水漲船高。
再早之前,聆心智能宣布完成 Pre-A 輪融資,由 SEE Fund 領投,老股東超額跟投。公司成立于 2021 年 11 月,孵化自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緻力于打造 " 超拟人大模型 "。聯合創始人黃民烈師從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小燕,他也曾參與智源 " 悟道 " 大模型的研發。
爲何清華系 AI 創業者備受投資人的青睐?
在同樣是清華校友的源碼資本合夥人王星石看來,清華系 AI 創業者擁有強烈的科技創新願景,善于深度探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踐行上堅守務實态度。
這離不開清華的底層文化。王星石說,清華一直推崇務實與創新,秉持爲國家持續輸出優秀高科技人才的理念,鼓勵創業創新。因此在整體文化和氛圍的烘托下,更容易催生和激發創業意識。" 當一些行業如 AI 有創業創新機會時,這些專業知識過硬,又有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的同學,就會抓住機會,從而沖出不少頂尖創業者。"
爲何會是深圳?
1000 億人工智能基金群
深創投此次出手百川智能,并非偶然。
這背後是深圳重注 AI 産業的一抹縮影。其實自 2017 年以來,深創投及管理基金累計推動 260 餘家科技企業簽約落戶深圳。尤其近年來,深創投也圍繞深圳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加大服務 "20+8" 産業集群發展支持力度。" 國家需要什麽,深創投就投資什麽。" 一定意義上來說," 深圳需要什麽,深創投也投什麽。"
而如今,AI 正成爲深圳的一張 " 新名片 ",更是坐擁兩個 " 全國最多 "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圖鑒》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底,深圳人工智能企業的存續數量達到 63763 家,全國最多;從 2016 年至 2022 年期間,深圳人工智能産業鏈相關企業增長總量爲 42598 家,全國最多。
還有另外一組數據:《深圳市人工智能産業白皮書 ( 2023 年度 ) 》顯示,2022 年,深圳市人工智能産業規模達 2488 億元,同比增長 32.10%;2022 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企業數量達 1920 家,同比增長 14.22%。
毫無疑問,深圳已崛起爲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内的一塊 AI 高地。這裏既是工信部第一批認定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部确定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也是國家發改委認定的人工智能産業集群,聚集了騰訊、華爲、平安等 AI 領軍企業,以及晶泰科技、雲天勵飛等 AI 領頭羊和獨角獸企業;還坐擁一批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如鵬城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等。
去年 7 月,3D 視覺感知獨角獸奧比中光登陸科創闆,最新市值 115 億元。奧比中光背後,是一位 " 非典型 " 的潮汕科學家——黃源浩。早年北京大學畢業,他曾在海外求學深造,2013 年回到深圳創辦奧比中光,在 42 歲收獲人生第一個 IPO。
談及奧比中光創業落地深圳南山區,黃源浩曾表示是被深圳強大科創優勢及良好營商環境、創新環境所吸引。" 這幾年,深圳從空間場地、人才服務、産業鏈配套等方面都給予我們巨大的支持。比如得益于政府的産業發展政策,奧比中光通過挂牌取得了産業用地,自建研發大樓。"
還有雲天勵飛,今年 4 月在科創闆成功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漲 137.04%。背後的掌舵者陳甯也是一位海歸博士,1997 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随後赴美深造。2014 年 8 月,他來到深圳創立了雲天勵飛,締造了一家擁有算法、芯片和大數據全棧式能力的人工智能企業。
随着 AI 浪潮席卷而來,深圳不敢掉以輕心。2022 年 8 月,深圳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産業促進條例》,提出補齊深圳在人工智能領域基礎研究的短闆,強化對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的支持。
随後在今年 5 月,深圳又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 ( 2023 — 2024 年 ) 》,同步發布首批 " 城市 +AI" 應用場景清單,統籌設立規模 1000 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着力打造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由此,深圳構築起了 " 一條例、一方案、一清單、一基金群 " 的人工智能政策體系。
放眼望去,AI 的戰火早已在城市中蔓延開來——上海、北京等超一線城市同樣全面發力,争搶之勢躍然紙上。毋庸置疑,由 ChatGPT 掀起的 AI 浪潮正席卷全球,沒有人願意錯過這場科技盛宴。而深圳,更沒有理由掉隊。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劉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10/523657.shtml
【本文爲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衆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