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科技組
作者|王一鵬
頭圖|AI Pin 發布視頻
Humane 公司的合夥人伊姆蘭,站在 TED 講台标志性的紅圈裏,看着台下面無表情、默不作聲的聽衆,漸漸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勁。
太沉默了。
他的演講已經開始了兩分鍾,展示了頗有未來感的激光投影和手勢交互,但現場沒有出現任何預期中的掌聲和歡呼。他爲蘋果公司工作了 22 年,理應對喬布斯那些曆史性的發布會印象深刻。他參與設計了 Mac、iPhone、Apple Watch 等一系列蘋果最成功的移動設備,十分熟悉如何講好一個有關 " 締造新時代 " 的産品故事。
但 2023 年 5 月 9 日這天發生的一切,可能都和伊姆蘭預期的不太一樣。
終于,通過他首次披露的新設備 AI Pin,與伊姆蘭遠程連線的妻子兼合夥人講了個笑話,惹得現場聽衆傳來一陣稀稀落落的笑聲。伊姆蘭的面部松弛下來,表情如釋負重。他知道從首次披露到正式發布,大概還有六個月的時間,他必須要做點什麽。
不過半年後,從 11 月 9 日的發布視頻以及社區反饋來看,收效甚微。
圖片内容來自 TED 官方視頻
AI Pin,它想挑戰 iPhone
從資本背景來看,Humane 公司其實來頭不小。OpenAI CEO Sam Altman 完整地參與了 Humane 成立至今的三輪融資,其他投資者包括微軟、高通、LG、沃爾沃以及 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他們募集了數億美元,最終制作出 Humane 的第一款産品:AI Pin。
AI Pin 是一款半個煙盒大小的無屏幕、可穿戴設備,由設備本體和磁吸式電池兩部分組成,總重 54g 左右,既可以将設備本體置于衣服外側,電池置于衣服内側,通過磁力夾在衣服上;也可以通過額外配置的小夾子别在胸前。
AI Pin 配備了傳感器、攝像頭、麥克風、觸摸闆、激光投影和 GPT-4,可以通過語音直接交互,直接識别眼前的物體,解答相關問題;也可以将少量信息投影在手掌上,通過手勢完成交互。
圖片來自 AI Pin 官方網站
AI Pin 發布後,MindBranches 用 GPT 快速盤點了所有發布核心信息,并生成了一張思維導圖,貼在了相關推特的評論區中:
圖片來自 MindBranches,Twitter
随即惹來衆多網友的跟推回複:總結得好,所以這東西有什麽用呢?
圖片内容來自 Twitter
的确,在發布會上,創始人夫婦花了大量的時間描述 AI Pin 在顔色、材質等設計方面的特點,而在使用場景上,目前能看到的隻有消息助手、生活信息查詢、食物信息查詢、随身翻譯、随身 mini 音箱等,更像是個帶着攝像頭的 Siri。
或許 AI Pin 最大的亮點在于其主要功能全部由 GPT-4 支持,所以交互體驗遠勝傳統語音助手。但正是大模型作答的不确定性,也導緻 AI Pin 在發布會上現場翻車。伊姆蘭在演示中抓起一把巴旦木仁(加州大杏仁),問 AI Pin,大概含有多少克蛋白質。AI Pin 回答道,大概含有 15g 蛋白質。
圖片内容來自 AI Pin 官方發布視頻
網絡資料顯示,這種杏仁的重量平均每顆 1 克左右,蛋白質含量約占其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15g 蛋白質,約等于三顆雞蛋的蛋白質含量,大概需要 75 顆杏仁提供,伊姆蘭的小手裏顯然沒有這麽多。
這一演示失敗幾乎是緻命的——一個本就缺乏剛性使用場景的産品,在有限的演示上誤導了用戶,其産品價值頓時變得無比模糊。果不其然,發布會剛剛結束,AI Pin 就被國外網友廣泛吐槽。
這是機器視覺 + GPT-4 聯合犯下的又一次常識性錯誤。著名投資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裏曾提問,如果一個産品 99% 的價值都由大模型來提供,那麽圍繞大模型進行創業的這家公司,本身的價值是什麽?AI Pin 還沒觸及這個問題,就已經絆了個跟頭。
除此之外,699 美元的最低售價(約合人民币 5094 元),24 美元 / 月的服務訂閱費用(約合人民币 175 元 / 月),也讓人望而生畏。
遍觀 Twitter、YouTube、Quora、Reddit,喝彩者寥寥,質疑聲居多。
盡管時代周刊将其評爲 "2023 最佳發明 " 之一,但一個不好的聯想是:名噪一時的谷歌眼鏡也曾登上過時代周刊 2012 年度的最佳發明榜單,而在今年年初,谷歌眼鏡徹底放棄掙紮,黯然退出市場。
沒有人歡迎一個 " 身上長着攝像頭 " 的人
當年的谷歌眼鏡與今天的 AI Pin,在輿論上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被吐槽:貴,不知道買來幹嘛用,也都長着一個在社交場景中無比敏感的攝像頭。
AI Pin 的發布日期,恰好是美國咖啡館抵制、禁用谷歌眼鏡的十周年,據中國網報道,西雅圖一家咖啡館的老闆,要求戴谷歌眼鏡的客人進店前必須摘下眼鏡,他還貼了一張告示:" 若要别人尊重你的隐私,請先尊重别人的隐私。"
在騰訊出品的一檔《巅峰文檔》節目中," 可穿戴設備之父 " 彭特蘭也說道:" 谷歌眼鏡非常明顯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應該裝攝像頭,對吧?如果沒有安裝攝像頭,我覺得我不會反對這款産品,沒有人會反對。"
而當年谷歌眼鏡踩過的大坑,也引起了 AI Pin 的重視——但不多。
據官方描述,AI Pin 待機時,攝像頭、麥克風不會處于監聽狀态,它需要被喚醒,才正常進入工作。AI Pin 在産品左上角的部分,單獨設計了一個 Trust Light(信任之燈),隻有當設備被喚醒時,Trust Light 被點亮,AI Pin 才會開始采集數據。Humane 公司鄭重其事的在 AI Pin 官網寫道:隐私是你的,真的(Privacy that ’ s yours. Truly.)。
圖片内容來自 AI Pin 官網
可公衆真的能接受這樣的設計嗎?目前尚無定論,但信任是一個極其感性的名詞,它代表的諸多引申含義是可能性的,而非事實性的。當你在胸前佩戴了一個智能微型聯網設備,你很難說服人們接受 " 燈不亮時就可以放心說話、換衣服 " 這一設定。況且,你隻需要一個小小的黑色貼紙,就能讓這玩意再也不亮。
那無形的鐐铐,不是工藝,而是内容
谷歌眼鏡退場,PICO 團隊解散," 元宇宙 " 被投資人按關鍵詞屏蔽,其核心問題在于内容價值匮乏,不足以抵消用戶在日常使用上的不便感。
今日的内容創意和表現形式,并未超出科技的承載邊界。從遊戲到音樂,再到影視,尚不足以支撐 VR 産業高速發展,遑論其他可穿戴設備。
而像 Apple Watch、Go Pro,乃至近兩年大火的 " 健身鏡 ",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場景,它們要麽可以複用移動時代用戶好評度較高的内容,要麽隻提供功能性的産品價值。
而 AI Pin 在這一點上更接近前者——它的内在價值很難由自己掌控,更多取決于 OpenAI 旗下 GPT-4 的未來發展。
11 月 16 日,AI Pin 就将在美國公開發售,我們将很快見證公衆對于這一創新産品的價值評估和買單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