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某中學采購了一款 " 智能情緒宣洩儀 ",據稱其能夠幫助學生們緩解壓力和焦慮感。
* 羊城晚報
結果有學生拍視頻表示,這個所謂的 " 宣洩儀 ",其實是任天堂于 2006 年推出的遊戲機 Wii,再連接一個顯示屏。
收費公告顯示,這台 " 心理儀器 " 的價格,達到人民币 46500 元,價格這麽高?
一台二手 Wii 的價格,在淘寶市場大概是 409 元,在日本中古市場,則是 273 日元,約合人民币 15 元。
15 元的産品,4 萬 6 的采購價,如此差距,不能不讓人懷疑其割韭菜的本質。
該産品是北京奧泰瑞格科技有限公司制造,1 月 8 日,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産品是多年前生産,網傳不實。
該學校相關人員也表示,視頻裏拍攝的内容,跟學校并不相符。
不管結果如何,這條新聞還是引起不少網友共鳴,因爲在大衆心中,如今的電子設備,在教育行業,就是割韭菜的利器。
學習平闆" 一魚兩吃 "
在教育行業,最好的割韭菜産品,就是各種學習平闆,特别是割家長和學生的韭菜,十分方便。
去年 2 月,學而思推出了一代電子學習平闆 xPad,最低配爲 4599 元起。
這款設備采用 11 英寸 2k 屏幕,60 赫茲刷新率,天玑 8 核 CPU,續航 7500 毫安,18W 充電功率,最低 6G 内存 + 128G 存儲。
然後,上線僅僅 10 個月,在沒有告知用戶的情況下,學而思于去年 12 月推出第二代學習平闆 xPad 2 / xPad 2 Pro Max。
這更新速度,比智能手機還快,有的家長在雙十一才買了第一代,僅過一個月就迎來第二代,硬生生被背刺。
二代學習平闆,屏幕從 11 寸增大到 12/14 寸,刷新率變成 120 赫茲,續航 12000 毫安,45W 充電,最高 12G 内存 + 512G 存儲。
既然配置提升了,價格也得漲,xPad 2 起售價 6599 元,xPad 2 Pro Max 更是來到 8599 元,幾乎是一代平闆的兩倍。
除了硬件有區别,軟件也搞差别對待,同樣的 App,例如精準學和 AI 查字典等軟件的部分新功能,一代沒有,隻有二代才有。
舊的電子設備,不能用 App 的最新功能,并不奇怪,但人家是過了好多年才停止更新。
你這兩款産品,相隔不到一年,舊款就停止更新軟件,逼用戶買新的,吃相也太難看了。
價格不菲,毫無預兆的新品上線,較短的更新頻次,軟件區别對待,學而思的種種舉動,受到很多用戶的诟病。
面對用戶的不滿,學而思推出以舊換新政策,要買二代平闆,可以用一代平闆抵扣部分金額。
不過,抵扣上限有規定,10 月後買的一代平闆,能抵扣 70%;7 月到 10 月抵扣 60%,7 月之前買的隻能抵扣一半。
如果用戶在去年上半年買了一代平闆,在官方平台隻能賣 2000 多,要買二代平闆,還得再花 4000 多,買二代頂配版則再花 6000 多。
買了一代平闆的家長,如果要使用最新功能,還得再買一款,一年之内買兩款,前後花費近萬元。
這一魚兩吃,啧啧。
舊産品 " 廢物利用 "
一魚兩吃固然該接受批評,但别人的配置好歹是給到位了,下面這個,才是重量級。
兩三年前,人教社曾推出學習平闆,這款平闆可是著名的割韭菜神器。
這款學習平闆的配置,屏幕爲 10.1 英寸 1920x1200 分辨率,搭載 MT8173 四核處理器。
MT8173 處理器是聯發科于 2015 年推出,28 納米四核,兩核是 2.4GHz/A72,另外兩核是 1.5GHz/A53。
該産品不僅使用 2015 年的處理器,而且還運行着 Android 6.0 這種古早版本的系統,配置嚴重過時。
該産品隻是内部流通,并不面向個人,網傳售價高達 4000 多元,而在二手市場,售價僅爲 80 元。
如今,該産品早已退出人們的視線,但類似的平闆,在市場上并不少見。
這些産品的配置,屬實一言難盡,不僅還是 720P 屏幕,有的甚至還保留 Micro USB 接口,純純電子垃圾。
更離譜的是,某些廠家還會把早已停産的平闆,改頭換臉成新産品,在學校高價售賣。
2021 年,四川省射洪市柳樹中學要求學生購買學習平闆,該産品的售價高達 5998 元。
當地媒體調查後發現,這款售價近六千元的平闆,網上售價僅爲 1599 元,而且早在 2016 年停産。
把停産多年的産品,改成新品發售,好一招廢物利用,更糟糕的是,家長似乎無法拒絕這些廢物。
大多數學校表示,購買學習平闆,是家長的個人行爲,學校并沒有強制要求。
真的沒有 " 強制要求 "?未必。
央視《焦點訪談》就曾報道,部分學校以 " 推廣信息化教學 " 爲由,推薦家長購買指定的學習平闆。
聽上去是自願購買,但學校會根據購買情況進行分班,隻有購買該産品的學生才能進入 " 快班 ",不買的則進入 " 慢班 "。
自己的孩子因爲此事被分到 " 慢班 ",哪個家長願意?這不等于強制購買?
在教育行業,電子設備往往意味着暴利,由于各家廠商對成本的攤銷不透明且不統一,人們很難進行比價和衡量。
監管的缺失,導緻廠家可以随意更新産品、随意提高售價、以次充好,甚至還能 " 廢物利用 "。
一些廠家和部分學校,還會抓住家長 "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 " 的心理,賺着黑心錢。
在各方的 " 不懈努力 " 下,教育行業的電子設備市場,已經十分畸形,廠家吃飽,隻有學生和家長的錢包在哭泣。
要改變現狀,相關部門必須對這些廠家和産品,好好整治一番了。